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Google在上周的秋季發布會上喊出了從移動優先(Mobile First)轉向人工智慧優先 (AI First)的口號。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


今天探長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谷歌吹響了人工智慧的號角,人工智慧的現狀和未來的前景是怎樣的。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是時候調整移動優先的戰略了!


根據KPCB女王的報告,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比上年增長21%,去年增長31%,增速放緩;在經過5年高增長後,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10%,去年增長28%,而前年增長40%。


在中美等移動互聯網發達的市場,移動互聯網從硬體到工具再到社交和商務,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鏈都非常成熟了,大的創新的機會已經很少了,更多機會可能是需求驅動的細分領域的創新。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而個人跟蹤矽谷公司的新產品的體會也是,移動互聯網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基本很少了,而移動設備的硬體發展至今也是大同小異了,沒有大的突破。


所以要繼續做移動互聯網,要麼做細分領域的創業,要麼去亞拉非的其他移動互聯網欠發達國家耕耘,要麼是智能手機之外的移動設備中做文章。


為什麼要人工智慧優先?


簡單的說,人工智慧已經服務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工智慧未來有廣闊的市場,並且具有潛在的顛覆性,可能是一個範式的轉變。

先看看人工智慧在當前有哪些應用場景:


其實人工智慧技術服務人類已經很久了,好的人工智慧技術使用的時候往往讓我們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比如搜索就是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的應用,被各大網站和應用使用的推薦系統也是人工智慧的應用。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必須要承認,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還是非常早期階段,很多技術其實並不成熟,但是人工智慧某些細分領域的商業化已經可以做起來了。


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相對成熟的領域(可以應用於工業界),主要有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其中任何單一個方面的應用都可以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比如語音識別,這是一塊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應用的前景依舊是一片藍海。


語音作為認為一種非常自然的交互方式,在可穿戴設備、醫療領域、智能家居、教育領域等方面有大量的應用場景,比如出門問問發布的全語音交互的TicWatch智能手錶就是一個典範。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又比如在智能家居領域,一些機械的行為很容易被語音所替代,比如語音控制開燈關燈,調節空調控制溫度等。


而百度語音的使用的飛速增長也可以佐證這一點: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再說說知識圖譜,知識圖譜旨在描述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各種實體或概念,是一系列結構化數據的處理方法。


比如利用谷歌知識圖譜,Google Play Movies & TV應用中添加了一項功能,當用戶使用安卓系統暫停播放視頻時,視頻旁邊就會彈出屏幕上人物或者配樂的信息。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用戶可以點擊人物的臉來查看相關信息)


把知識圖譜應用細分領域也是一塊很大市場,比如地產、電子商務、金融,實際上國內外都已經有公司在做這個事情了。


比如美國的AlphaSense,面向金融投資領域,從文件/新聞和研究中集合所有投資信息並進行語義分析,在全球公司數據中進行趨勢分析。國內的文因互聯通過知識圖譜、數據挖掘的方式為投資人提供專業的新三板公司服務。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圖像識別也是一個潛在應用廣泛的領域,目前的廣泛應用的有光學字元識別(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人臉識別等,這已經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把多種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想像空間更大,典型的例子谷歌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


未來人工智慧有哪些應用場景?


未來隨著AI技術的成熟、數據的積累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AI在很多領域會有大的爆發。


簡單的例子,如果自然語音處理技術繼續成熟,會話式UI(conversational UI)極有可能取代APP成為下一代服務的入口,這是一個可能可以顛覆搜索引擎和APP的應用場景。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從網頁,APP到智能助手)


但是人工智慧在無人駕駛、個人智能助理、家庭機器人、智能專家系統未來都將會成熟起來,前景廣闊。


人類總是討厭重複而低效的任務,AI未來能夠有大的發展的原因是AI至少能夠在很多領域上超越人類從而幫助人類提升生活質量。


比如計算機視覺結合感測器能夠比人看的更遠更深更準確,機器翻譯(未來)能夠超越大部分人的翻譯能力,無人駕駛的安全性也超越人類,機器能夠在諸多理性層面上超越人類是毫無問題的。


人工智慧優先是移動優先的延續


人工智慧不是魔術,人工智慧的本質是基於大量數據建立模型然後進行應用。


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工智慧的應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語音,有了手機,語音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廣泛(參見百度語音的使用數據)。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人工智慧優先是移動優先的延續,因為的背後的基本邏輯是計算的普適化、機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理解人類的生活,基本背景是包括移動設備在內的智能設備的大量普及,大量的智能設備(包括移動智能設備)和感測器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人工智慧發展可能帶來的顛覆:軟硬結合


我們來比較谷歌和蘋果在人工智慧時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谷歌在人工智慧領域非常有優勢,一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另一方面在深度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都積累了很長時間,有強大的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


這次秋季發布會上,「站在硬體和軟體的交叉路口」反覆出現,軟硬結合將是未來的趨勢,硬體用於獲得數據,是服務的載體,而軟體則是數據處理層面/人工智慧層面。


谷歌在硬體上一直有短板,但是在雲服務/數據上很有優勢,所以他們在補齊短板,在秋季的發布會發布了眾多智能設備。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而蘋果則一直在硬體產品上有優勢,但是在雲上比較有劣勢。科技評論家Ben Thompson曾經擔憂隨著硬體的微縮化(比如隨著語音介面的發展,設備硬體的交互會變成語音介面),蘋果在硬體的優勢會消失


個人的感覺是人工智慧的本質是「服務」,硬體只是服務的載體,最好的人工智慧服務會變得成為「隱形」的服務、雲端的服務,而硬體也會微縮化,從這點上,谷歌會比蘋果有優勢。


人工智慧時代的開放與封閉的選擇


從平台的開放性和封閉性角度來分析,「人工智慧服務」時代類似谷歌的開放性平台策略看起來更有優勢,可以產生競爭和多元化的生態,更容易有完善的服務,畢竟沒有哪家公司是全能的。


如果要說封閉式系統有哪些優勢,可能隱私的保護依舊還會是蘋果封閉體系的優勢,但如同前面所說,在語音介面等逐步取代硬體UI的情況下,蘋果在用戶體驗上的優勢會被弱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而在人工智慧時代,數據都是個人隱私,數據會在智能設備和雲端內流動,開放的互聯網將被終結。


本文為矽谷密探旗下《AI嚴肅說》專欄文章

谷歌吹響人工智慧優先的號角,移動互聯網真的到頭了



作者:嚴肅


「最煩媒體無腦誇大人工智慧」


微博 & 知乎:矽谷密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麻省理工進軍時尚界,這個「電子紋身」完美演繹科技美學
幫助你懷孕的智能手環出現了
史上最具視覺衝擊力的遊艇來襲:你是來自外太空嗎?
美國版「知乎」一鳴驚人,擊敗Snapchat位居app排行榜第一
簡直嚇尿!千萬別用這款VR設備玩恐怖遊戲!

TAG:矽谷密探 |

您可能感興趣

風口從移動互聯網轉向人工智慧 人機交互變革的下一個陣地是客廳
移動、電信、聯通全新手機號數字真是搶眼:為了它你會換號?
移動互聯網的下一波技術浪潮,如果不是人工智慧,那會是什麼?
號角吹響,銀聯裂縫撕開,銀行各自戰隊!都是移動支付逼迫的?
移動互聯網創業,我們的機遇!
新思維,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釘子戶」
丁磊向最關注的前沿科學領域出手了!網易智造推兩款移動電源
移動互聯網的盛世!智能手機正在推動所有網路流量的增長
李彥宏:人工智慧將對移動互聯網形成降維攻擊
瞬間移動和黑洞有著必然的聯繫么?
移動金融:移動互聯網浪潮下,互聯網金融的6種創新模式!
雲九資本邱諄:人工智慧會成為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後的第三波浪潮嗎?
電信/移動/聯通迎來新號段,移動最X,有了想換號的衝動!
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競爭的「下半場」,誰將會率先出局?
懶人福音?松下推出概念性產品:聲控的移動冰箱
移動互聯網!從連接人到連接「物」!
移動互聯網戰爭的下半場,要被中國聯通終結了
移動、聯通、電信全新號段曝光 手機新靚號要來了!
萌到爆!魅族小黃人版移動電源亮相,粉絲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