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正被歷史牢記的人,他們不一定有高官厚祿,但是因為他們有遠大的理想與貢獻,最終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敬重與崇拜。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因為韶華易逝,人們都懂得追求永恆的價值。在生命不可避免的走到最後的時候,我們會思考我們留給這個世界哪些值得紀念的東西。有些人認為自己努力一生,積累了大量財富,可以讓子孫後代從容生活,不必辛苦打拚;有些人積累社會名望,蔭庇自己的子孫,讓他們也能步入社會名流。有的人在世界上瀟洒走一回,自然也沒有考慮到會留給這個世界什麼值得紀念的東西……這種生命價值的選擇是多元的,正因此,也值得我們去思考與選擇。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這個問題當然古人們也思考過。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提出過生命價值的問題。這個討論被記錄在《左傳》當中,足以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魯襄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549年,這一年偉大的思想家孔子仍然在襁褓之中,才兩三歲而已,然而這個時代卻正醞釀著偉大的思想。魯國的大夫叔孫豹受命出使晉國。晉國派遣了本國的卿范宣子接待他,一番寒暄之後,兩個人交談了起來。范宣子家族是世代的高官,很為自己的家庭自豪。於是他問叔孫豹:「你覺得古人曾經說過的『死而不朽』,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叔孫豹不知道範宣子提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用意,暫時沒有答覆。范宣子見他沒有回答,頗為得意的說:「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這個意思就是說,我的家族從虞舜開始,千餘年下來,歷代都是有官爵的人,傳而不絕,直到我這裡還是高官,而且這個位置可能還會傳給自己的子子孫孫,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可以繼位,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聽了這樣的解釋,叔孫豹有些不以為然。他想了想回答道:「在我看來,您所說的是世代享有俸祿,卻不是死而不朽。我們魯國有一位大臣,叫做臧文仲。他還在世的時候,人們都認為他是守護魯國的賢臣。他去世之後,人們都還懷念他的恩德,他的言論還被人們牢記與傳頌。這才是真正的死而不朽!我聽說過,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這才是不朽!如果只是保護一個姓氏的官位,守住宗廟,世世代代維持祭祀,每個國家都有許多這樣的人,這可算不上死而不朽。」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這是一番驚天動地的言論!叔孫豹指出的「立德、立功、立言」,被千載以後的讀書人嘆為觀止,無數的人將這六個字謹記心頭,作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標準。而真正做到這「三不朽」的,無一例外都成為了流芳百世的偉人。在這裡我們就談三個代表性的人物。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第一位,毫無疑問就是孔子。在春秋爭霸、中原局勢將要崩潰的局勢下,他懷抱救世的理想周遊列國,想要讓這片土地重新成為太平盛世。儘管多遭挫折,缺少機會,孔子卻沒有放棄。後來年事漸高,他回到魯國,被人們愛戴、視為國老。在這片家鄉的土地上,他播撒自己理想的種子,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士大夫,傳播自己的文化和理想。在他挫折的晚年,長子孔鯉和愛徒顏回、子路都先他而去,但他卻沒有放棄。最後,他的理想被人們認同與紀念,最終成為了被人崇敬萬世師表。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第二位,蜀漢賢相諸葛亮。他的事迹家喻戶曉我們就不多說,值得提倡的是他身居高位卻不忘自己的操守,在誡子書中,他教育自己的兒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去世後,他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都在保護蜀漢的戰場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雖然他的子孫不一定有他那經天緯地的才華,但堅貞的氣節上卻絲毫不讓。因為懷念賢相,每年都有無數的百姓自發祭祀諸葛亮,在魏國入蜀之後,也順應民心去祭祀他。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第三位,知行合一的心學大師王陽明。因為不屈服於官場的黑暗,他被貶官西南做驛丞,逃過太監劉瑾的追兵,在荒涼的龍場反躬自省,教化當地未開化的百姓。苦難的經歷最終造就一代宗師。後又被朝廷啟用,平定了大量的地方叛亂。在去世後,地方的百姓和軍人自發穿著麻衣去為他送葬。他的心學,鼓舞與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士人,還東渡日本,成為明治維新諸豪傑們的信條。

什麼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真正被歷史牢記的這批人,他們不一定有高官厚祿,但是因為他們有遠大的理想與貢獻,最終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敬重與崇拜。天道公正,我們應該立志去向這樣的英雄豪傑看齊,爭取去做一個大寫的人。


本文為騰訊儒學頻道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衛靈公第三十:吾嘗終日不食章
錢穆先生:重陽談「孝」
佳節又重陽 這些習俗還是要了解
劉備遺詔:愛子心切 勸善勸學
衛靈公第二十九:過而不改章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