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很多我們常常堅持的事情,

大多數是因為我們害怕擺脫它們。


但一旦我們開始捨棄不必要的物件,


多少會讓我們開始擁有一點對應自信,


去處理我們不必要的其它。

……


- 精緻生活 · 極簡極美-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極簡,才是極美

……


假如公寓起火的話,


你最先想到一起帶出去的東西是什麼?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如今每個人家中都會擁有很多物品,


面對多類的選擇往往讓我們難以抉擇,


忘記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當面臨至關重要的情形時,

我們才知道什麼是最珍視的東西。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約書亞·貝克爾,一個典型的高富帥。


沒有任何大學學位,18歲開始,


就從最底層的銷售做起,


為了掙得更多的錢,


他一周工作80小時,一年工作362天。


終於,在28歲時,年薪到達7位數,


掌管150家店鋪。


住豪宅,開名車,用奢侈品,


還有一個漂亮老婆,


感覺他已經擁有了一切想要的東西。


這故事聽起來像一個勵志的「American Dream」,


一個當代的「蓋茨比」。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他起初也以為:「富了,就會幸福。」


但當所有的夢想成為現實後,


他卻發現事實上「幸福感好像並沒增加。」


他的生活非常糟糕,身體不好,每天需要服藥入睡。


妻子、兒子、母親都在抱怨他,說他是家庭中的局外人。


貌似擁有一切的他,命運還是給了他沉重一擊。


那一年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的母親生病離世,


妻子因為聚少離多提出離婚。


這兩件事情的發生,讓他一下子意識到:


「過於追求物質,不但沒有得到幸福,


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走在路上,


他突然感到即使一個吹笛子的流浪漢,


都比他要幸福。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點擊播放 GIF/959K



直到11月的一天,


他看到twitter上的一個視頻。


視頻里的年輕人,


宣布自己已經厭倦了每周上班70小時的工作,


決定扔下一切,只保留51樣必需品,


一邊打零工一邊環遊世界。


視頻中的人說,


「我在努力做一個極簡主義者」。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點擊播放 GIF/704K



什麼是「極簡主義」,


他從來都沒聽說過,


但就像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的稻草,


約書亞想要做一些什麼改變。


極簡主義,也即「沒有多餘的擺設,將生活用品精簡到最少」,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對自身的再認識,對自由的再定義。深入分析自己,首先了解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然後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專註地追求,從而獲得最大幸福。放棄不能帶來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煩惱的精神活動,簡單生活,從而獲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了解之後,他開始丟棄東西,


一開始試著在30天里丟棄30個物件,


但漸漸「丟上了癮」,昂貴的衣服,多餘的器皿...


那些用不著或不需要的東西,


統統都捐獻給慈善商店。


這時,他有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買這麼多並不需要的東西呢?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又非常深刻。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點擊播放 GIF/598K



他說:「買東西只不過是因為別人買了,


或者廣告上說我『應該買』,


或者只是為了讓別人羨慕,


或者是為了讓別人高看一眼,


或者是害怕失去可能需要的東西。」


但在失去珍貴的情感之後,


回過頭來看,這些理由如此虛榮而可笑。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看清楚這個問題後,


約書亞才有底氣和勇氣開始後面的改變。


他決定堅決實行「斷舍離」,


堅持過「極簡主義」生活。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


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在8個月的時間裡,


他成功地捨棄了90%的物品,


丟到最後,他生活里只剩288件物品。


「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之後,Josh能夠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笑的更加自然,他說:


「在不斷精簡的過程中,


我慢慢意識到,這些年來,


自己失去的到底是什麼。」


「我開始意識到,到底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我開始明白我老婆為什麼離開,


我明明給她買很多東西啊,她想要的一切。


我明白了她走之前說的那句話,


『除了賺錢,你就是家裡的局外人』。」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2010年的夏天來臨的時候,


他的所用物,從288件又精簡到了243件。


他也放棄了7位數的工作,但從此擁有了大把時間:


精心做一頓美食,約朋友喝下午茶,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作家,


但之前那幾年,為了賺更多的錢,


他的小說永遠停留在開頭。


現在,我終於拾起了那支筆。」


兩年後,約書亞成了暢銷書作家。


「我丟掉了90%的東西,生活卻幸福起來。」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他再也不用擔心還不起賬單,


還把欠下來的錢,都還上了;


甚至,他還瘦了70斤,不用安眠藥也能睡得很好。


而他的生活意識也開始變得清晰,


他學會審核每樣東西是否真的需要。


變得更加的快樂與自由。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點擊播放 GIF/564K



20年的好友瑞恩看到了約書亞的變化,


於是問他:「為什麼你這麼快樂?」


那時瑞恩剛從高管的位置上被辭退,


約書亞花20分鐘跟他解釋了 Minimalism——極簡主義,


解釋他如何因為突然的變故而不得不著手清理自己的生活。


瑞恩吃下了這個安利,


於是速度的決定,


跟隨基友的步伐,


在21天內過上極簡生活。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點擊播放 GIF/544K



在約書亞的幫助下,


瑞恩花了八小時清空了壁櫥,


並把所有物品都打包放在盒子里。


之後的3周,


瑞恩每次只解開接下來一周所需要的東西。


第一周,他僅僅將需要的東西拿出來,


有他的牙刷,實際用到的傢具,一些餐具等。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一周後,他就已經基本不會在從盒子里取東西,


當21天結束後,居然還有80%的物品留在箱子里。


這些本該讓他快樂的物品,即使不存在,


對他的生活也沒有半點影響。


那些未拿出的那部分,他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


對於這種全新的生活,瑞恩似乎重新找到了激情,


他說:「我竟然第一次感覺到了富有。」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極簡主義就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


它讓你真正關注到自己的內心,


而不被外界的喧囂左右。


一天,約書亞看報時,看到了一個調查報告:美國家庭平均擁有超過30萬件物品。還有報道稱「當面臨兩份工作:一份工作時間長但工資高,另一份掙錢較少但擁有更多時間。但大多數調查者會選擇第一份工作。」這讓約書亞非常震驚:「大家低估了生活歷練的貨幣價值,而痴迷於追逐金錢,認為物質能帶來幸福。」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約書亞和瑞恩很幸運地醒過來,當了那「少數人」。


所以他們創辦網站The Minimalists(極簡主義者),


想要讓更多人知道自己曾經經歷的一切,


幫助更多的人了解極簡生活。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雜亂與充滿負荷的生活,模糊了人們珍視的視線,


物品的囤積,也是由於目標的不清晰造成的。


有時候,買了十個杯子,


但最常用的也許就只有那一個而已。


我們總是害怕失去那些我們可能需要的東西。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在這個網站里,


有這樣一段關於 Minimalism 的定義。


極簡主義是通往自由的工具。


讓你免於恐懼。


免於擔憂。


免於壓力。


免於自責。


免於沮喪。


免於圍繞我們生活的消費文化的陷阱。


剔除生命中過剩的東西,專註於重要的東西。


從而找到快樂、滿足和自由。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這個網站的創立,


他們本來也不為盈利,


所以也沒有任何宣傳,


第一個月,網站只有52個人訪問,


很慘淡。


但是這種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慢慢將大眾感染。


很快就由50人增加到500人,


後來到10000人,


如今,他們已經擁有了400萬粉絲。


甚至還有出版社找到他們,


想要讓他們將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集結成冊。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這恰好正中了約書亞的下懷——


不是登上了什麼人生巔峰,


而是實現了自己一直想實現的一個小願望,當個作家。


五年里,他們先後出版了4本暢銷書。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從TED到《華爾街日報》,


從《今日美國》到BBC、ABC和《紐約時報》。


他們的極簡生活方式,


真真正正的改變了很多人。


例如,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


從豪宅搬到了公寓。


「約書亞和瑞恩讓我明白了


物質對生活的改善有一個臨界點,


超過這個點,


物質就成了我們的主人。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而英國人弗朗辛獲得了另一種改變:


「極簡生活,讓一直沒時間的我,


在兩年里遊歷了十幾個國家,


並還清了以前欠下的所有債務。」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


一定會獲得一些東西,


然後會失去一些東西。


大多數人都難以繞過它,


但或許,


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磨練: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擁有了才會失去,只有在得失之間,


我們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斷舍離。


而當我們開始丟棄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


剩下的10%會讓我們收穫更多。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有人曾經問過約書亞:


別的極簡主義者只要五十幾樣東西就可以好好生活了,


你有200多樣,不會太多嗎?


但極簡生活,


在約書亞和瑞恩的定義里,


並不代表苦行,


而是選擇。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選擇不買那麼多衣服,


便可以買一個性能好到爆的電腦;


選擇花時間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上,


便摒棄了那些無聊的電視劇、


沒什麼用的人際交往。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你仍然可以擁有自己認為值得的東西,


也並非不要生活品質。


約書亞說:「你看,我們依然用著好手機,


依然用著好電腦,依然穿著好皮鞋。


在無用物品上省下了錢,


就可以在認為值得的地方多花一些。」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很多我們常常堅持的事情,


大多數是因為我們害怕擺脫它們。


但一旦我們開始捨棄不必要的物件,


多少會讓我們開始擁有一點對應自信,


去處理我們不必要的其它。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拋掉固有的「儲存」、「佔有」的概念,


以利用「外部倉庫」的方式清理生活,


卻是簡單有效的途徑。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極簡,才是極美……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還記得文章開頭的問題么,


假如公寓起火的話,


你最先想到一起帶出去的東西是什麼?


對此約書亞的回答是,


「Nothing. Everything I own is replaceable.」


( 沒有什麼東西,我擁有的一切都是可替換的)


圖:網路


文:沫情舒 責任編輯:蔓延


看道原創編撰,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END-

扔掉90%家中物,他卻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西風東韻主編私人微信


轉載須知


個人轉發至朋友圈無需獲得授權。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東韻 的精彩文章:

開一間茶館,你恰好來,我恰好在
書房意境
秋夜無風
佳節又重陽
詩意中國,秋日盡染暖陽色

TAG:西風東韻 |

您可能感興趣

月薪6位數卻選擇變成窮光蛋,他扔掉30萬件東西,反而被BBC、TED、《華爾街日報》稱為活得最聰明的人
50年代登上人民畫報的「網紅」李蘭丁,被稱為中國的南丁格爾
他24歲就被美國時代周刊稱為"幽靈作家",消失10年,終於等來了他的新書
8歲天才畫家收入千萬,被稱為「英國小莫奈」
30歲的日本少女,性感的她被稱為「秋田美人」
日本最美的高中生,18歲的她被稱為王道美少女
他被西方人稱為「菩薩」在世,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
歷史上的一代名將,26歲封王,32歲就義,被稱為最完美的男人
《擇天記》最新海報曝光,鹿晗娜扎被稱為「少年中國」的代表!
此人被西方稱為世界的帝王,58個國家為他寫傳記
38歲身家過億卻至今無人敢娶,被稱為娛樂圈最旺夫女星
今日亮點:此帝王30年不近女色,被人稱為「菩提帝王」,死因卻成千年笑料
3月9日為什麼會被稱為初音日
此人沒有殺死過1名日寇,卻被稱為抗日英雄
明明是個女人,105歲的楊絳為何被稱為「先生」?今天才知道
她16歲輟學,64歲驚艷世界,被稱為中國最高雅的女人
日本最強家族,延續125代至今被稱為「神」,卻都說是中國後代
當小說家稱為發明家,馬克·吐溫賺了5萬美元,又賠了20萬美元
曾是香港最年輕的選美的冠軍,10任男友被稱為緋聞女王,如今36歲慘遭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