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炳棣:科舉制的客觀性

何炳棣:科舉制的客觀性

何炳棣:科舉制的客觀性



隨著時代的前進,賢才的觀念卻越來越狹窄,到了明清時期,有大部分時間,賢才的觀念竟緊縮到只剩經書的知識、僵化的行政理論和文學學識。這個賢才觀念長期變遷的原因相當複雜,但值得做一簡要分析。

第一,漢代及其後的察舉制,理論上,是以廣闊的賢才觀念為基礎,卻常不能發揮其重要的社會與政治的功能。漢代經由察舉進入政府服務的人,其中大半是現任的低級官員,或官員的後代,及讀書人家的子弟。近代有一項詳盡的察舉制度研究顯示,經察舉這個途徑進入政府做官的人,從他們留下的傳記看,只有極少數是布衣或非讀書人家庭出身的。從公元二世紀末起,中央政府權威漸失,地方上豪族的影響力大增,察舉制越來越被濫用,後來成為只是豪族延續自己權勢的有利工具而已。


由於察舉制發生的流弊與作為社會流動的途徑之失敗,使這個制度在後漢帝國於公元220年亡國以後,便不再繼續實行,而由九品中正官人法代替。九品中正官人法之下,在每一州郡置一新官名曰中正(字義為「不偏」「公正」),其職權在品第與核實本地人才,分為九品,以供選用。這個制度本為糾正漢代察舉制之流弊,但很快地被濫用,以至於官品普遍皆依候選人的家庭地位而定。


晉愍帝建興四年(316),華北陷入胡人手中,國家在政治上四分五裂,雖然有些胡人集團對北方豪族做致命性的鬥爭,但這些不願南遷築塢自保的豪族並不好對付;所以,五胡中最成功的,例如氐人所建立的前秦(前秦高祖皇始元年至末主延初元年,351-394)與鮮卑拓跋氏所建的北魏帝國(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至孝靜帝天平元年,386-534),都了解到爭取中國地方豪族支持的重要。於是在北魏的種族與政治妥協之基本政策下,北方的豪族與鮮卑的貴族合作,出任內政高官,以延續家族的生命。在南方的漢人王朝(東晉元帝建武元年至隋文帝開皇九年,317-589),則依靠當地南方豪族及五胡亂華後由北方南遷的世家大族支持;因此,社會階層的秩序,特別是上層社會變得更僵化。在這將近三個世紀期間,不論南北,政治領域均由世家大族所控制,雖然仍有出身寒微的人因其雄心大志與賢能成為高級官員。但一般來說,高階官位仍然是世家大族世襲的。


第二,開皇九年(589),隋室統一中國,緊接著的是唐朝(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宣帝天祐四年,618-907),有必要建立一些選官的客觀標準,以及具競爭性的文官考試制度。初唐時代考試分為「秀才」(才能不凡之士)、「明經」(飽學經書之士)、「明法」(法律事務熟練之士)、「明書」(書法高明之士)、「明算」(算術精通之士)和「進士」(文意為「高級學者」,西方學者常視之為「文學博士」)等六科,除了最後的進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漢代,只是以前是察舉,現在改用考試登進而已。這些考試反映的賢才觀念並不狹隘,而且仍經常大規模地薦舉各種賢才。

然而經過反覆試驗、不斷摸索,這個寬泛的賢才觀念逐漸縮小到只剩進士一科。進士科創立於隋大業年間(605-618),一直延續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這個變遷的原因有好幾個:第一,唐初所立的秀才科,標準訂得很高,只有少數高才博學傑出者才可應試,貞觀年間(627-649),有推舉而不中第者坐其州長,由是秀才科遂絕。而明算、明書與明法三科,又因為太專門而不能作為主要登進途徑。因此,在唐立國後百餘年中,明經與進士就成為兩種最重要的學歷。明經考試有三,首先要由下列經書:記錄禮儀的《禮記》、記春秋各國歷史的《左傳》、論說孝順的《孝經》、孔子語錄的《論語》與解釋字意的辭書的《爾雅》中各選一段,背誦帖文十條,由考官給士子幾個字作為起頭,在這十條帖文中,應考士子若能背誦五條以上,才算及格;第二場考試是口試經問大義十條,對答六條以上才算及格;第三場考試是明白地作答指定的時務策三道,題目都是與時政或行政方面相關的。進士科與明經主要的區別,在不必考記誦帖經,但要多考兩道時務策,而且把口試經問大義改作詩賦。


岑仲勉教授曾對作為學術資格考試的明經科,為何不久之後便不受一般人的尊敬及進士科獨尊的原因,做出很好的解釋。簡要地說,明經科注重機械式的記誦,而進士科則重創作;記誦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努力就可以達到,而文學創作(指詩賦)卻要富想像力,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達成。因此,一般人均把明經科比作鸚鵡學舌。而且明經科口試經問大義,缺乏客觀標準,易於舞弊矇騙;又由於進士科每年平均錄取不過三十名,這個數額較後代少得多;所以得之不易,人皆貴之,乃有「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之諺語。就因為進士科之貴,使那些可由其他方式入仕途的貴族子弟也要參與考試,與平民相競爭。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晚唐的一位皇帝(宣宗)甚至自題其姓名於宮中殿柱上曰:「鄉貢進士李道龍」。雖然一般文體已漸改為散文,但唐政府的公文仍需使用高度嚴格而洗鍊的駢體文。因為沒有一科需要像進士科那麼要求超高練達的文學技巧,久而久之,進士科的出身升遷至政府中樞高官的機會,顯然較為優越;因此,初唐所有的科目中,只有進士科能得到社會威望,而且一直延續下去。


第三,表面上唐代與唐代以後的進士科,似乎與早期的賢才觀念相乖違,但經進一步的研究得知,其間的差異比一般想像要小得多:首先,唐宋時代曾列出一些賢能項目薦舉賢才出仕,但不過是一種裝飾品點綴點綴而已,並非有其真正的目的;因此,由這一途徑入仕的人並不多。唯一的例外是明代(太祖洪武元年至思宗崇禎十七年,1368-1644)最初的七十多年,由於政府對官員的需求極大,薦舉制才在選官方式中超越科舉制而占重要地位。可是一旦官僚組織達到飽和狀況,明朝政府便幾乎只依靠科舉制定期地補充官員。不論科舉制的範圍多麼有限,但它總比薦舉制客觀,而且少受黨派勢力的影響。自從進士科成為主要出仕之途以來,曾有一系列的辯論,比較考試制與其他選官方法的優點,其中最精緻的討論出現在十一世紀的後半。雖然有些著名的宋初政治家主張大事修訂進士科,甚至主張最終要廢除進士科,但最終並未帶來永久性的改變。在教育理論與選官方法爭論中,以大詩人蘇軾(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036-1101)的見解最為平實。他以嚴格的功利觀點立論,認為自政事言之,則無論詩、賦或策論(多基於陳腐的古人意見),均為無用,與行政效率無關;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進士科仍然是最好的辦法。他指出,雖然進士科與實際行政需要相去甚遠,但自唐至宋,以詩賦起家的成功官員與出色的政治家不可勝數;因此,仍是個相當適宜的取士方法。雖然十一世紀末關於教育方法的爭論已然明晰,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遭到西方挑戰而暴露這種教育方法缺點之前,其間並未出現任何更新的見解。原則上,進士科需要的知識範圍並不狹隘,與儒家所提倡之通才教育理想相當接近。而且即使有人能將老生常談式的古代理想與原則,加以模仿改造成新的,並因此僥倖地通過考試,但準備考試所需的通才教育,常能使應考士子養成施行善政切要的資質,健全的判斷力與常識;在一個行政問題比較簡單,不需大量專門知識的時代,這已經足夠了。


總之,雖然唐代及唐代以後的科舉制度所反映的賢才觀念,已較古代察舉制更為狹窄,但在客觀性上已大有進展;因此,岑教授明確指出,進士科之所以能長存於中國,並非由某些唐代君主的奇想,而是經驗主義的結果。


文章來源《明清社會史論》

本文鏈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88870.html


燕園人文歷史


「燕園人文歷史」是北京大學歷史學係為希望系統提升人文歷史素養的高層管理者定製的培訓和學系交流的平台,延請歷史和人文思想領域頂級專家學者為學員傳道授業,並致力於打造人文歷史教育第一品牌。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園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佛教在美國的傳播及其特點

TAG:燕園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蔚為壯觀」的王朝與其變態的科舉制度
張希清:宋代的科舉制度
唐玄宗對科舉制度的改革
科舉制度:唐玄宗時期對科舉做了哪些改革?
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對科舉制度的評價
魚躍龍門——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和干謁詩
科舉制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嗎?
為什麼說科舉制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官選拔制度?
楊廣修建京杭大運河,發明科舉制度有千秋之功為何還被稱為昏君?
發明科舉制的楊廣徹底得罪了門閥貴族,政治勢力反撲
揭秘:日本棄用「科舉制」的真正原因
中國最偉大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也以貌取人?說好的公平呢!
孝文帝曾想用選舉制產生皇上
古都洛陽:始於洛陽的科舉制度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武則天對科舉制有什麼樣的改革以及創新
魏晉南北朝,貴族的黃金時代,也是孕育科舉制的時代
北宋龍虎榜,中國科舉制的最高峰
屌絲逆襲當領導,科舉制穩住了封建王朝卻坑害了華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