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淋巴瘤醫生姚遠:醫院是最好的人性見證場

淋巴瘤醫生姚遠:醫院是最好的人性見證場

淋巴瘤醫生姚遠:醫院是最好的人性見證場



做了十年腫瘤醫生後,姚遠感到疲憊,想到離開。

姚遠是湖南省腫瘤醫院淋巴瘤醫生。她圈子裡小有名氣,年輕又勤勉,也是個文藝女青年,喜歡寫小說。


在從醫十年後,她開始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無論對病人怎樣盡責,在做完最後一次化療後,90%的病人都會情緒發泄似地與醫護人員大吵一架。這在醫生圈內被稱為「末次化療綜合征」


作為一名腫瘤醫生,就要學會承擔,內心強大。


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在生死場上見證的人性複雜、個人對體制的無能為力,帶來的是長期焦慮、緊張。失眠,在第十個年頭的時候,達到了頂峰。

她想到了離開,卻仍有不舍。


姚遠說,身邊的同事都有相同的感覺,這是醫生需要共同面臨的困境。


重複地解釋


醫院走廊上到處都是人,姚遠一邊往辦公室走,一邊和人打招呼。


面對「斗瘤」(微信號antica-hero),她說話語速很快。這是職業習慣,因為每天都要面對許多病人,要跟他們一遍一遍解釋各種完全陌生的概念和術語。

每次遇到對治療方案拿捏不準的病人,姚遠總是會很直白地說,化療藥物都有相當高的毒性,一旦打進人體就沒法挽回,所以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來做選擇。


「年輕人抵抗力好,年老的弱,化療就是在共性檢查的基礎上做個體化治療。很多時候,對於年紀大或者體質差的病人,我們並不建議做化療,因為他們往往還需要同步護心、護肝或護胃,有時候熬不住化療藥性,不僅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可能走得更快。」


化療藥物的劑量都是根據患者的體表面積算出來的。每次病人一旦決定化療了,姚遠就要開始計算藥物劑量。有時候大半天時間,為了精確到5毫克以內的劑量,姚遠就在那裡埋頭改來改去再算來算去。


有時候,病人嫌她算得太久,等得不耐煩了,就會鬧情緒,姚遠又需要反過來耐心勸導。


許多化療病人接受不了自己身體的變化,也會偶爾鬧情緒。姚遠又得解釋:「化療藥物殺死的是快速生長的癌細胞,而人體里毛囊細胞和消化道細胞也長得最快最為活躍,這些細胞也會被先殺死,所以會出現脫髮、嘔吐。而有些人體細胞比如指甲,生長非常緩慢,藥物進入體內時,它們多數還處於休眠或者不應答的狀態,所以化療病人的指甲一般不會脫落……」

剛到腫瘤醫院的時候,文藝女青年姚遠很不適應。看著那些患者一天天掉頭髮,面色萎頓下來,她就感嘆命運殘忍。

淋巴瘤醫生姚遠:醫院是最好的人性見證場



複雜的人性

不高、圓臉、年輕,這是姚遠給人的第一印象。


求學路上,她是學霸、「別人家的孩子」:從湖南安化東坪中學到湖南師大附中,最後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從小酷愛寫作的她,從沒想過當醫生。當年父親為了說服她去學醫,跟她說——最優秀的寫作,是展現人性的複雜性,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醫院更能見證人性。


事實證明,父親說得沒錯。


人性的善惡、小人物的本善和算計,每天都在這裡上演。


從醫十年,姚遠見證了太多溫暖時刻:信念堅定的母女,不離不棄的夫妻,淳樸善良的鄉村人。


有一個學新聞的年輕男孩,長得很帥。我每天給他做血液透析,一開始他很冷漠,熟了後就問有沒有書讀——枯燥的病房裡,甚至那張牛皮癬廣告單都看了不下一百次。我聽到後就拿了很多小說雜誌給他。我們當時聊起各自的夢想。男孩的夢想很特別,要做一個疏通下水道的工人。因為父母離婚,小時候母親經常要招人修下水道,年少的他總覺得自己太沒用,這點事情都不能幫媽媽做。」


「過了一個月,年輕男孩的病床突然空了,聽說他爸爸把他轉到天津一家醫院去了。當時還很高興,心想他能有更好的機會做移植,應該能活下來。」


「又過了不久,男孩的媽媽來醫院還書給我,我才知道男孩已經走了。他媽媽說他臨終囑託還書回來,說有借有還。」


還有一對情侶,男的突然診斷出淋巴瘤,未婚妻及其家庭對他依然如故。他受到激勵,從最初的崩潰情緒走出,開始積極配合治療,現在康復3年多了。


兩人結了婚,現在孩子正咿呀學語。夫妻倆攜手面對,不離不棄,仍然要面臨巨大的考驗:可能的複發。


還有一對母女,女兒患病後,母親賣掉了房子,決定滿足女兒的一切心愿,安安靜靜地陪伴女兒最後的時光,去旅行,做以前想做而沒能去做的事。


在姚遠的科室,流傳最廣的故事,是國防科大一位女軍官患癌。據說男朋友是香港的一個富商,放棄事業來長沙陪她看病。後來女軍官走了,男朋友也沒有再回香港,就在麓山寺出了家。


在這裡,也有太多的灰暗:


有的病人,剛確診的時候,家屬都支持治療。時間長了,家屬群體慢慢分化,有的在暗自計算投入與風險,他們的動作、表情、言語,都會傳達出來。


比如患者婆家的抱怨,會從最初的小心照顧,轉變到小聲嘀咕,到最後索性和患者叫嚷「花在你身上的錢,我可以再娶一個兒媳婦了」,或者「我女兒跟你,下半輩子就沒指望了」,最終拂袖而去,再也不來探視。


除了無奈,姚遠並不想做具體評價,因為現實里的事情,總是很難簡單地用「道德」兩個字來概括。


40個小時的搶救


姚遠一天的工作節奏大概是這樣:


七點左右到醫院,詢問住院病人的指標情況,八點開始門診,問診、檢查、給剛確診的情緒激動的病人一遍遍解釋病理,期間她不時要為門診病人做骨髓穿刺的小手術。除了門診,通常情況下,手上還有9-20個住院病人,病人任何一點指標變化,她都要全權負責。


一周1到2次連續28小時值班,24小時手機開機,如果有醫院電話,必須在15分鐘之內趕到。


姚遠經常會在凌晨,接到醫院的搶救電話。


最長的一次,姚遠在搶救室呆了40個小時——病人太多,醫院的醫生總是不夠。


病人緩過來後,不能離開,要觀察病人的指標變化,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坐在搶救室的地上,輪流盯儀器。同事盯著的時候,她就聽聽音樂來提神,餓了就吃速食麵。


等病人完全脫離危險,已是近兩天兩夜。


「走出病房的門,天旋地轉,兩腿發軟,覺得隨時會倒在地上。」


然而,在她十年的從醫經歷中,這並不是讓她感覺最難受的時刻——那次,兒子雋雋得了化膿性扁桃體炎,在省兒童醫院,要馬上手術了,可偏偏在那時,她接到醫院電話,她必須先拋下2歲的兒子,趕去醫院。做完那一場搶救後,感覺「特別崩潰」、「在給家人的電話里嚎啕大哭」。


姚遠說,如果對這個職業沒有深入了解,家人很難理解你,很多醫生,因此遭遇了家庭危機。


失敗的婚姻


剛入行宣誓的時候,姚遠的想法很簡單:修鍊技術,救更多病人。


十年來,她也是這麼做的。


不斷學習鑽研,積累經驗,攻克難題,超越自己,她延續了自己學生時代起就不甘人後的學霸作風,她的努力得到了認可,30出頭,就評上副高,是業內小有名氣的淋巴瘤血液內科醫生。

淋巴瘤醫生姚遠:醫院是最好的人性見證場



直到幾年前,生活突然給她按下了暫停鍵。


丈夫提出了離婚,態度堅決。


最重要的理由是:無法接受她的職業。


現在回想,姚遠說,自己並不恨他,長期緊張焦慮,缺乏跟他的溝通,缺乏對他的關心,她能理解他的選擇,可是在當時,她無法接受。


「我的職業是救人!我在救人!我不能放著別人的命不管,去陪你!我經常做噩夢,夢見手術出了差錯,我沒有那麼多心情能對你溫柔!」


姚遠想挽救婚姻,但還是說了再見。


姚遠第一次對職業有了動搖感,她覺得自己沒有錯,丈夫也沒有錯,所以更無奈。


從那以後,她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生活。可是醫生這個職業和別的不同,別的職業,你可以適當回歸生活,無非是工作做得沒有那麼漂亮。可是醫生不同,「你一點疏忽,都是別人的生命」。


第十個年頭,姚遠還是偶爾會做噩夢。最近的一次,是在醫院輪值28小時班的晚上,她夢見自己做手術時忘了洗手和穿隔離衣,在夢中陷入極度的驚恐,因為這種情況是大忌。


從噩夢中驚醒後,就再也睡不著了,睜著眼睛等天亮。


糾結與不舍


醫患糾紛仍然是醫生要遇到的巨大風險。


十年里,姚遠遇到的最氣憤的,是一名妻子患癌確診後,丈夫要求醫生向妻子隱瞞病情。後來姚遠發現,這個男人並不是為了照顧妻子的情緒。每次探望,都會帶著情人,先在醫院門口等著。後來,這位丈夫放棄了一切治療,並把妻子接回了家……


姚遠性格直率,很想把真實情況告訴這位妻子,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


按照醫院規定,這是家屬要求,如果沒達到,家屬會投訴醫生;更麻煩的是,如果病人因此情緒激動發生意外,醫院又要被找麻煩。畢竟,醫患糾紛並不少見。


有一次,一個病人沒有遵醫囑,一次吃1顆的劑量他服了5顆,在緊急搶救過後,病人家屬多次來醫院堵門、鬧事,理由是醫護人員只是口頭說了藥物劑量,沒有親自照看病人服藥。


除了醫患糾紛,最新的醫改也是姚遠頭疼的問題。


為了防止醫院過度用藥,醫改規定門診處方不能超過500元、一次化療6500元包干、除非病人出現明顯指征,否則不得給病人用護心、護肝等輔助藥劑。


這些規定在腫瘤科室,遇到了很多實踐操作上的困難。


來自農村的患者,一次只能開少量葯,來往一趟成本其實更高了。


化療對身體的傷害大,有些體質弱,心肝功能不好的病人,客觀情況就需要用護心、護肝輔助藥劑,但規定下來後,一律不能用,病人一次化療下來,「就垮下來了」。


化療6500元包干,也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有些病人情況特殊,就超支了,最後「這超出的幾千塊錢只得由科室來出」。


比如,長沙市醫保病人,列入的藥品種類少,藥品限制多,很多葯不能報銷,開了就要由醫院承擔,可是,又必須要用這種葯。姚遠說,以前放療必須使用的5種葯,長沙市醫保病人只能用3種。


醫改大的方向肯定是好的,但有些規定到了實踐中,就變得無所適從,「有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治療病人了」。


醫生的種種艱難,讓姚遠都想到過離開,但又有不舍。


她還記得入行時的誓言:


為了病人本人利益,我將採取一切必要的診斷和治療措施,同時,我一定要避免兩種不正當的傾向:過度治療或無作用治療。


我將牢記儘管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但是醫生本人對病人的愛心,同情心,及理解有時比外科的手術刀和藥物還重要……


那一年,姚遠23歲。


招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斗瘤 的精彩文章:

連續兩屆諾貝爾獎和治療癌症有什麼關係
媒體熱議的「用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到底說了個啥
研究進展:AI分析乳腺癌比人類醫生快三十倍
聽說一些是「發物」,牛羊肉癌症患者能吃嗎
中國癌症地圖(四):癌症面前的男女不平等

TAG:斗瘤 |

您可能感興趣

多學習健康養生類的知識、少看醫生的臉色、更不用到醫院和其他人搶病床。
朝鮮的醫院醫院環境,醫生護士和患者的關係原來是這樣
婦科女醫生說:女生白帶發黃異常,可能是腫瘤的危險信號!上醫院
醫院各科醫生的健康建議 說得都太實在了!
男子骨折去醫院就醫,醫生卻說他的身體很健康
治腫瘤不要找錯醫院!全國治腫瘤最好的醫院,其實是這些醫院!別讓悲劇再重演!
我在三甲醫院腫瘤科看到的生與死
人性漫畫《生死師》對某些不良醫院和醫生來說,病人只是被榨取金錢的對象
健康 | 各科室醫生告誡你:不想進醫院,就好好看這份吃的「處方」!
揭秘質子重離子醫院物理師:腫瘤患者看不見的「醫生」
香港養和醫院告訴你淋巴癌要怎麼治療才最好!
三甲醫院婦產科醫生告訴你, 孕期肚子不舒服都是啥情況?
方媛生子住香港最好的醫院,你還覺得郭富城扣么?
北大腫瘤醫院醫生談:臨終患者的世界
受不了!史上最性感的醫療,男人心中醫院的樣子
精神病醫院,患者的生活
致那些托醫生走後門的人:真當醫院是醫生開的?
網曝在濟寧某醫院生孩子 不見醫生導致生在病房裡
北大腫瘤醫院專家談淋巴瘤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