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恐木工技藝失傳 兄弟倆為傳統木工拍紀錄片(圖)

恐木工技藝失傳 兄弟倆為傳統木工拍紀錄片(圖)


恐木工技藝失傳 兄弟倆為傳統木工拍紀錄片(圖)


更多資訊請關注【大楚恩施】微信訂閱號


用傳統木匠手藝製作的椅子、方桌、柜子等傢具,現在已被規模化的組裝產品替代,在城市裡越來越少見到。十一黃金周期間,兩名武漢小伙回到家鄉巴東,歷時5天為傳統木工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昨天,視頻被發到網上後,不少網友紛紛轉發。


巴東縣平陽壩村位於鄂西邊陲,過去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木工,一個村子裡,專業的木匠有數十人。但現在,老一批的木匠年紀漸長,大都不再做活,而年輕人寧願去外地打工,也不願學又苦又累的木工,傳統木工技藝和代代相傳的匠心,面臨失傳的窘境。


十一黃金周期間,在武漢工作生活多年的邢文旭、邢文海兄弟二人,帶著無人機和攝影攝像裝備,回到巴東平陽壩村,準備為木工技藝留下一段珍貴影像。


邢文旭說,他父親也是一名木匠,但自己並沒有想過跟父親學這門手藝。上大學離家前,雖然每天看父親在家製作各種桌椅板凳,但他並沒有真正深入了解其中的細節。

這次為拍攝紀錄片,兄弟兩人找到父親和村裡其他木匠,認認真真了解了其中的奧妙。「別看一把普通的靠椅,製作過程有20多道工序,要用上十幾種工具,不用一顆釘子,全靠榫卯結構將各個部件組合。一個成熟的木匠,花上一整天才能做出來一把簡單的靠椅。」邢文旭告訴記者。


兄弟二人在家中搭建了簡易的攝影棚,本來還想請幾名木匠出鏡,誰知找來找去,淳樸的大山人都擺擺手。最後,兩人只好找來父親,拍攝了他日常工作的畫面,展示了幾塊不起眼的木料,是怎麼經過一道道工序,變成舒適的靠椅的。


邢文旭告訴記者,他們拍攝共花了三四天時間。回到武漢後,又一頭扎在電腦前進行剪輯製作,配樂、配字幕。


昨天,他們將這部紀錄片取名為《匠心》並正式發布到網上,引來不少網友熱議和轉發。網友吳同學說,匠人、匠心,這是真正值得傳承的工匠精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天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湖北一女孩每天都吃洋蔥,一個月之後竟然變成這樣!
20天寶寶自己咳出了畸胎瘤
高齡產婦鋌而走險一年流產三次 誕下男嬰
超實用!早晨的洗臉水加點這個,60歲時都不顯老!
可悲!2歲男孩命都沒了,媽媽和奶奶竟然還忙著做這件事兒!

TAG:楚天都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秒鳳凰德系歐標工藝標準——木工工藝標準
電視背景牆木工造型設計 木工電視背景牆施工流程 0
紅木工藝比拼:機械雕刻vs手工雕刻
古代木工技藝精粹,令人震驚的榫卯和細木工
燕尾榫 木工匠
木工雕刻全書 從零開始真正掌握木雕技藝
大型國企招聘木工、鋼筋工、各類工程機械操作手
文藝復興氣質的「木工藝術」
體驗木作,感受快樂——木工營記錄(二)
一家木工工具專門博物館
晒晒我家老木工師傅純手工製作電視櫃過程,刷新對木工的認知!
家裝木工工藝,一位60多歲的老木工師傅的藝術品
第期急需木工瓦工水電工,各種工匠!
黑木工藝品―衣索比亞隨筆
土木工程與建築系專業介紹
趣談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技藝
一組國外高端木工機械上有的裝配式木工刀具圖片
那些正在消失的中國傳統木工工具
扈忠信 學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