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哄寶寶小遊戲 哄寶寶睡覺絕招與禁忌有哪些

哄寶寶小遊戲 哄寶寶睡覺絕招與禁忌有哪些

許多父母告訴我,他們太累,也太忙,根本沒有精力和孩子一起玩耍。這一點在媽媽身上特別明顯。她們將太多精力放在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上,認為玩耍十分麻煩。但是,如果我告訴你,與孩子一起進行體力遊戲,是培養親情和幫助孩子處理自身情感的最佳方式,下面小編介紹幾個小遊戲,寶媽和寶爸們學起來吧!


一、哄寶寶的睡覺的誤區



哄寶寶小遊戲 哄寶寶睡覺絕招與禁忌有哪些


1、哄睡:當寶寶哭鬧或睡不安時,媽媽會不會將寶寶抱在懷裡,或放入搖籃中不停地搖晃,直到寶寶入睡為止。


危害:搖晃會使寶寶未成熟的大腦與堅硬的顱骨相撞,造成小血管破裂,顱內出血,造成搖晃嬰兒綜合征,寶寶表現為癲病、智力受損、肢體癱瘓、弱視或失明,嚴重的還會引起腦水腫、腦疝而死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3歲以下的寶寶。


正確做法:讓寶寶入睡可以輕輕地拍拍寶寶的背,避免擁抱搖晃;對不願入睡而哭泣的寶寶,媽媽可以坐在寶寶的床邊,握著他的小手,直到他入睡;過幾天後,媽媽與寶寶保持一定距離,讓寶寶看得到媽媽,以後再停留較短的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單獨入睡。

2、陪睡和摟睡:因為不放心寶寶單獨睡覺,所以媽媽會陪著寶寶一起睡嗎?或者陪睡仍不放心,還要摟著寶寶睡?


危害:陪睡稍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小寶寶,發生意外。長期陪睡還會使寶寶養成戀母」心理,即使上了幼兒園也很難與媽媽分離。


摟睡則更增加了發生意外的機會,被摟睡的寶寶吸不到新鮮空氣,吸入的是媽媽呼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致病。還可能養成寶寶醒來就要吃奶的壞習慣,從而影響了寶寶的消化功能。


正確做法:當寶寶一出生,就應積極地鼓勵他獨自入睡,並養成習慣。即使新生寶寶也不應與媽媽同睡。在媽媽的床邊可放一張小床給寶寶睡,這樣,分開睡也能照顧到寶寶。


3、俯睡:如果寶寶喜歡趴著睡,媽媽會在意嗎?

危害:國外已有資料證明,俯睡的寶寶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征」,這是因為小嬰兒不會自己翻身,也不會主動避開口鼻前的障礙物,容易使口鼻阻塞而缺氧窒息。


正確做法:寶寶仰睡最安全,使呼吸道通暢無阻。對於剛吃完奶的寶寶可採取右側位睡,若有吐奶也不會嗆入氣管內。如果發現寶寶俯睡,要及時幫寶寶調整姿勢,以防意外。


4、熱睡:在冬天,為了不使寶寶受凍,媽媽會用電熱毯給寶寶保暖嗎,甚至通宵都開著電熱毯?


危害:電熱毯加熱速度較快,溫度也高,會使寶寶輕度脫水影響健康。


正確做法:若要給寶寶使用電熱毯,可在睡前通電預熱,等寶寶上床後及時切斷電源。如果發現寶寶煩躁不安、哭聲嘶啞,可能有脫水現象,馬上給寶寶喝些開水。

5、裸睡:在夏季,為了寶寶涼爽入睡,媽媽會讓寶寶光溜溜地一絲不掛嗎?


危害:寶寶體溫調節較差,夏季半夜裡會有些涼,寶寶腹部一旦受了涼,會使腸蠕動亢進,導致腹瀉。


正確做法:夏季最好不要讓寶寶裸睡。正確的做法是用一條毛巾蓋在寶寶的胸腹部,或系個小肚兜,以防著涼。


6、開燈睡:媽媽會為了方便給寶寶餵奶、換尿布而將室內通宵開燈嗎?

危害:寶寶對周圍環境的調節能力較差,若室內通宵亮著燈,改變了人體適應晝明夜暗的自然規律,會影響生長激素在夜間的分泌高峰,使身高增長減慢。夜亮也會使褪黑激素分泌減少,睡眠易驚醒。椐調查,經常開燈睡的寶寶,近視眼發病率高達40%以上。


正確做法:晚上盡量不要開燈,在餵奶或換尿布時,可開一下床旁小燈,完事後立即關燈。


二、哄寶寶的睡覺的方法



哄寶寶小遊戲 哄寶寶睡覺絕招與禁忌有哪些



哄寶寶的睡覺的方法:


1、輕拍寶寶寶寶睡下後,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輕拍寶寶,給他以安全感,這樣寶寶一會兒就會安靜下來。


2、放輕柔的音樂可以選擇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如搖籃曲來幫助寶寶睡眠,你可以選擇一些你喜歡的3/4拍或慢四拍的歌曲。只要是慢拍子,平緩的曲子就行。不要懷疑小寶寶的聽覺能力,他們一生下來就會對聲音有反應哦,所以讓寶寶聽音樂是一個不錯的哄睡方法。


3、讓寶寶睡在背光的一側寶寶呆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出生以後,有的寶寶會不適應光亮的睡覺環境,所以媽媽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或是為寶寶擋住光源,讓他慢慢適應。


4、給寶寶一個擁抱媽媽們不要吝嗇你們的擁抱,因為寶寶需要安全感,媽媽的擁抱是安撫孩子情緒的良方。所以,睡前給孩子一個擁抱是個很好的哄睡方法呢。


三、哄寶寶的小遊戲



哄寶寶小遊戲 哄寶寶睡覺絕招與禁忌有哪些



1.摔跤、枕頭戰,或者讓孩子嘗試將你推倒。所有孩子都需要通過一種安全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當然,你應該讓孩子獲勝,除非他要求你更加用力。


2.追逐。學步期兒童特別希望從我們身邊跑開,同時又要求我們每次都能抓住他們。在家裡玩這種遊戲,不要選擇公園。在後面追他,抓住他,然後讓他再次奔跑。或者,假裝抓不到他。像躲貓貓一樣,這既是一種體力遊戲,又是一種分離遊戲。


3.扮演笨手笨腳的大怪物。這種追逐遊戲增加了恐懼和支配因素,適用所有年齡段的兒童。在追逐過程中,你要顯得氣勢洶洶,大搖大擺,高聲吼叫,表示你更厲害。要把握恐怖力度,通過跌跌撞撞的表演,促使孩子發笑,並設法讓他在智力和體力上戰勝你。大多數時間天譽花園孩子都會感受自己的渺小無助,所以我們需要為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感覺比父母更強大、更快速、更聰明。(「你跑不掉!嘿,往哪裡跑?你太快了!」)對於膽怯的孩子,應該更換角色:「我是大怪物,我來抓你……噢,沒抓到……嘿,你往哪裡跑?哎呀!你嚇壞我了!」


4.再見遊戲。世界各地的兒童都玩分離遊戲,對於孩子來說,丟掉父母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我們來玩再見遊戲吧……我要到門外去。如果你想我,高聲喊出你想到的任何最搞笑的辭彙,我就會回來。」然後,躲進壁櫥或衛生間,但是不要讓孩子找不到你。在你穿過門之前,要重新跳回來,大喊「犀牛」,或者任何讓孩子哈哈大笑的辭彙。接著,擁抱他,親吻他,「我也想你,我不能離開……我們再玩一次吧!」誇張你對分離的憂慮,讓孩子哈哈大笑。然後,非常緩慢地增加躲避的時間長度。最後,開始玩捉迷藏遊戲。


5.「我需要你」遊戲。對於分離問題,當孩子黏住你不放,或者你又有了一個小寶貝,而他懷疑你是否還愛他時,要與他保持親密,要表現得相當誇張。「我知道,你希望讓我走開,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玩耍。但是,我需要你!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請現在和我在一起好嗎?」要一直抓住他的手,或者抓住他的衣服。他會喜歡這種感覺,他決定著是否與你分離,而不是覺得被你推開。如果你表演得足夠好,他還會咯咯地笑,釋放分離的部分壓力。當他明確將你推開時,你要說:「好吧。我知道你會回來。我們永遠都會在一起。」


6.修正遊戲。我之所以將其稱為修正遊戲,是因為它可以讓孩子相信,我們非常愛他,糾正他內心的錯誤認識。讓孩子在前面跌跌撞撞地跑,你在後面煞有介事地追趕。抓住他之後,熱烈地擁抱他,親吻他。然後,讓他再次掙脫,多次重複這一過程。「我要我的小寶寶擁抱我……你跑不掉……我一定要擁抱你……噢,不,你又跑掉了……」父母兩人可以同時與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並「爭著」首先擁抱心愛的小寶貝。這個遊戲可以徹底消除孩子被漠視的感覺(任何「行為不端」的孩子,都有這種感覺)。


7. 「你是不是又想被擁抱了?」當孩子在搗亂或者不聽話時,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你是不是又想被擁抱了?來吧!」抓住他,給他長時間的擁抱,時間要儘可能地長。在他扭動之前,不要放鬆你的手臂。而且,不要馬上讓他離開。再用一點兒力,「我喜歡擁抱你!我永遠不會讓你離開。向我發誓,一會兒還讓我擁抱,好嗎?」然後,鬆開手,向他深情地微笑:「謝謝你!我需要你的擁抱!」


8.當你的孩子感到恐懼時,讓他驚嚇你,並假裝嚇壞了。看到你的表現,他會咯咯地笑起來,同時釋放內心的恐懼。或者,讓他在你的背上騎大馬,動作稍微誇張一點兒,讓他擔心摔下來。這樣,既讓他開心大笑,又不時尖叫兩聲。任何遊戲,如果既能讓孩子感到恐懼,又能讓他身體不停搖擺,都能促使他們通過笑聲釋放內心的恐懼,面對真實生活時也會更加勇敢。


9.如果孩子不願使用便盆。你可以編唱有關便盆的歌曲,在腦袋上放一塊尿布,假裝已經憋不住,但是又不敢使用馬桶,只是在它周圍亂蹦。對於你的表演,孩子笑得越開心,他使用便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10.孩子不斷小聲嘀咕。小聲嘀咕是軟弱無力的表現。你應該展示對孩子的信心,相信他們可以利用「強有力的」聲音講話,並通過遊戲方式幫助他們。「嘿,你有力的聲音哪裡去了?它剛才不是還在嗎?我喜歡聽你強有力的聲音。我願意幫助你找到它。幫我看一看。是不是在椅子下面?不在……是在玩具盒子里嗎?沒有……嘿!你找到它了!這不就是你有力的聲音嗎?是的!我喜歡你有力的聲音!現在,用你有力的聲音,再向我講一遍你的要求。」


11.你和你的孩子似乎針對許多問題存在權力之爭。所有孩子都需要有機會感受自己的力量,並以拒絕父母的命令予以嘗試。你最好將這種現象看成一種遊戲,不要大驚小怪。「我敢打賭,你推不動我」,或者「噢,不,不要這樣做!」(無論你選擇何種方法,都不要離開沙發!噢,不,我想親你二十次!好了,現在該你發號施令了。)


四、哄寶寶睡覺的禁忌



哄寶寶小遊戲 哄寶寶睡覺絕招與禁忌有哪些



休息充分的兒童可能更有精力,更喜歡到室外玩耍,而不是躺在床上看電視。而疲倦的兒童情緒暴躁時,更容易找東西吃。同時,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體內調節食慾和葡萄糖代謝的激素的分泌;睡眠不足會影響體內碳水化合物代謝,致使葡萄糖耐量受損,同時使體重受到影響。


危險做法一:搖睡—孩子為什麼夜裡愛哭鬧


嬰兒哭鬧請試試心理治療當寶寶哭鬧或睡眠不安時,一些年輕媽媽便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里搖晃,寶寶越哭越凶,媽媽搖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寶寶入睡為止。


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寶寶十分有害,因為搖晃動作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蕩,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引起「腦輕微震傷綜合症」,發生腦震蕩、顱內出血。


危險做法二:陪睡—玩具陪睡不宜提倡!


從寶寶一出生,就應積極鼓勵他獨自入睡,並養成習慣。即使是新生兒,也不應與媽媽同睡一個被窩。媽媽熟睡後稍不注意就可能壓在小寶寶身上,造成窒息死亡。美國一項調查資料證實了這一點,即讓嬰兒獨自睡覺可降低60%的突然死亡率。


另外,媽媽長期陪睡,寶寶會出現一種「戀母」心理,到了幼兒園甚至上小學的年齡,與媽媽分離還會很困難,由此寶寶日後容易患學校恐怖症、考試緊張症,對寶寶的身心發展不利。


培養孩子獨睡習慣一般從1歲開始,此年齡段的寶寶入睡較快,並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識。利用這些特點鼓勵寶寶獨睡,寶寶較易接受。


危險做法三:俯睡—俯睡會增加嬰兒猝死的危險


國外專家已發現嬰兒猝死綜合症與睡眠姿勢有關,特別是顏面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險性。原因在於小嬰兒一般不會自己翻身,並且不能主動避開口鼻前的障礙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時,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氣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當胃蠕動、胃內壓增高時,食物就會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狹窄的呼吸道,造成嬰兒猝死。


專家調查,寶寶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種睡姿可使其呼吸道暢通無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嬰兒猝死。據統計,在美國自從推廣了仰睡法後,曾居高不下的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發生率隨之大幅度下降,從每年約死亡5000人下降到不足3000人,值得媽媽借鑒。


不少媽媽擔心寶寶在睡眠中發生意外,常常摟著睡覺。其實,這樣做恰恰增加了發生意外的機會;摟睡使寶寶難以呼吸新鮮空氣,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穢空氣,容易生病;可能使寶寶養成醒來就吃奶的壞習慣,不易形成定時餵養,從而妨礙寶寶的食慾與消化功能;限制了寶寶睡眠時的自由活動,難以舒展身體,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如果媽媽睡得過熟,不小心奶頭堵塞了寶寶的鼻孔,還可能造成窒息等嚴重後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嘟嘟早教育兒 的精彩文章:

最出色的家長,是用自己的優秀影響孩子

TAG:百嘟嘟早教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男女睡覺絕對離不開的這樣東西,需要認真選擇不可草率
男女睡覺絕不是小事兒,姿勢不對竟然會誘發致命疾病
夢幻西遊合出13技能的須彌淚妖胚子 看過去沒須彌老闆都感覺絕望
上床睡覺絕不能做的20件事,你做過嗎?
感覺絕對不會出軌的日本新婚男星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