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这招便是:迁都、弃北京,变法、做军阀。弃帝王之虚名,取军阀之实利。

公元1643年,松锦大战打完,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督师洪承畴降清,大明帝国已到生死存亡之时。一年后,崇祯帝便将在煤山上吊殉国。那么,此时的大明朝当真不可救药了么?华夏子孙当真只能走进剃发易服二百余年的黑暗时代了么?

小编不才,为救大明王朝,为救华夏衣冠,且试析当时朝局,为崇祯帝谋划一条破局重生、铁血大明之路:拥九边将士南下,抢掠江南士绅,清洗保守官僚,举用大明宗室,编练皇家亲军,推行近代化和工业化改革。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崇祯末年,大明朝看似面上光鲜,甚至哪怕北京城破前几个月,中枢朝令还能切实下达到全国各地府县,南北十三省人事权也看似尽数执掌。其实二百多年积累的体制弊病,早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

十余任皇帝薪火相传至此的政治体制,已经完全跟不上生产力水平发展,适应不了当时局势的切实需求。

其实一个延续二百年以上的老旧帝国,必然是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牵一发则动全身,其实置身其中的上上下下谁不聪明?谁不是帝国亿万人中搏杀出来的人中之菁?谁对朝局没有清醒认识?

无奈都被方方面面牵扯,只能坐以待毙。体制内改良必无出路,掀翻桌子另起炉灶是唯一优解。

以数百年前的宋朝为例,靖康之变便犹如一场大手术一般,把从前让大宋所有明君贤臣措手无解的百年积弊挖了干净。

就如宗泽这等无双国士,在徽宗时代年近花甲却只能沉沦下僚,国难当口则临危受命,出镇为大员成为国之栋梁。更不说良相赵鼎们才得以主持中枢,才有岳帅吴帅这些中下级军官的出头之路。

南宋初年,并非丢了一半国土还能保住另一半,就不知耻地自夸为「中兴」, 而就是指这种和北宋暮年截然不同的崭新气象和清明政治,后虽有秦桧乱政之波折,帝国续命百余年亦成定局。

松锦大战打光了最后一支庞大军团,退守山海关才变成无奈选择;孙传庭潼关大战战没,最后一支机动武力也丢了,则「传庭死而明亡」。

大明兵部尚书、督师孙传庭: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对崇祯帝来说,这个时候哪怕再想迁都,已经完全不足以保障压制江南,就只有等死和晚死的不同了。

只因为没有足够核心武力支持做保证的中枢,权威是荡然无存的,甚至2万战兵实力的左良玉之流,都能反过来割据一方,

崇祯末年在北京,已经对左良玉们无可奈何了,难道丢掉半壁江山,背负丢弃祖宗陵寝的骂名,孤家寡人去南京,就反能王霸之气让他们俯首帖耳么?

江南是当时全世界最富庶的地域,生产力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每年从欧洲日本换回大量的白银,竟能让中国这么一个贫银国实现了银本位。

崇祯末年,一边是国库空得见底,一边是财富皆集中于巨室。江南有能让帝国得以续命的一切钱粮财赋,可在现存的帝国体制下是根本不可能收取得上来的。

洪承畴部和孙传庭部毁败后,帝国机动军力已经全军覆灭,但九边重镇尚有十几万、几十万缺衣少食的边军,正是以后束甲投闯投清,又让满清下江南取四方的主力军团。

李自成数万老营东征,几十万河东明军卷甲而降,几个月就逼得崇祯帝上吊;

崇祯帝殉国: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多尔衮入关后,一片石之战打垮李自成核心主力,旋而收降原明朝九边大军,战略上更把明朝和李闯皆藐视到了极点,就以区区二三十万八旗壮丁的基本盘,分散兵力,四面开花,甚至令同时阿济格攻李闯,多铎攻南明。其后豪格进川,勒克德浑扫湖广,博洛攻浙江福建,都是几千真八旗+几万伪军,一路收编各种降兵;如此骄狂浪战,竟能以倒卷珠帘之势打下大半疆土,甚至若非「剃发令」导致反复,近乎摧枯拉朽。


满清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而南明原来的守护者江北四镇和左良玉部,倒戈之后攻扬州攻嘉定,扫荡南方各省,都是冲锋在最前的急先锋。

因此,无论满清、李闯还是崇祯帝,谁能满足这些武夫们去抢掠江南财帛的利益需求,谁就最有可能得天下,这是为之后的历史事实所证明的,也便是当时中国任何一支军政集团的核心问题。

历史崇祯帝的致命问题,就是他既想要救国家、保皇位、保社稷,还一定想在史书上留下明君圣主之名,这怎么可能实现?

帝国此时需要的皇帝,正是不惜留下千古骂名,排除一切干扰,人头杀得滚滚的朱元璋朱棣。遗憾的是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却是多尔衮们,所以明亡清兴,便成定局。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历史与现实的分割—————

狐狸小编提一个在当时看来天马行空甚至疯狂的建议,给松锦大战后的崇祯帝:

松锦大战后,放弃辽西退守山海关还远远不够,应该索性丢弃整个北方各省,全部都不要了。

就以最后一支尚能掌控的武力,孙传庭部秦军为核心,让孙传庭火速带精兵进北京。轻装简从只带皇后和皇子上路,武力护送强行迁都,

那些反对迁都的朝臣和勋贵的说辞,怎能真拦得住大头兵的钢刀?

真有拼死拦阻者,直接用【内通李闯、东虏,陷天子于危城】的罪名杀了,(诛心而论,很多并不冤枉),抄他们的家产当路费和军费。

崇祯帝是泰昌皇帝仅存于世的儿子,上无太后,下无兄弟,他横下心定要当个暴君的话,大明体制下根本没人拦得住他,只需严密看管住几个幼子别让人劫走就行。

自身都已经快众叛亲离的绝境了,还差一年就要上煤山了,难道还在乎真当一回杨广纣王么?

因此不但要迁都,更要搏命,把愿意南下的九边边军将士全变成武装讨薪集团,皇帝化身军阀头子,带领他们去抢富庶的江南;

而不愿离开北方的军队和将领,如辽西将门吴三桂之流,把北方各省全部扔给他们,裂土封王、广立藩镇,加强其实力,刺激其野心,让他们切实割据一方为藩镇甚至诸侯。

比如大可封吴三桂为某某郡王、蓟辽总督,整个京畿全扔给他做藩地,许他自行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则满清或李闯要收编他,又将如何困难,多耗费几年时间,付出何等高昂的代价?

想要铁血救国,皇帝自己就得放弃现有体制、撇开文官体系去做最大的军阀,把王朝的军队变成自己的私军。要和朱元璋、朱棣一样,和同时代的古斯塔夫,腓特烈II,彼得,拿破仑这些英主一样,和士兵们同吃同睡,一起摸爬滚打,把自己从官僚们的皇帝,变成大头兵们的皇帝,真正建立仅仅直属自己的皇家禁卫军。

否则哪怕崇祯或太子去了南京,就必然是其后弘光帝隆武帝永历帝们的下场,沦为军阀的玩物,空有心力而无可奈何。大明不是士族天下,想重复东晋那种世家大族相互制衡、皇室得以苟安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即使唐朝安史之乱后能延续百年,和藩镇相安无事的前提,那也得是自己有一支能打敢战的神策军。

至于「大明祖制不可违抗」云云,不妨看看朱棣改了朱元璋多少祖制,连皇帝都烧了连都城都迁了,祖制能奈他何?


大明世祖文皇帝朱棣: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建内书堂教太监读书参政,司礼监和内阁共掌相权,这难道也是朱元璋定下的祖制?他老人家特意打造的铁牌,子孙们还不是说扔就扔?而朱元璋让藩王拥兵监视政府的祖制,朱棣之后哪个皇帝执行了?

所谓「祖制不可改」云云,从来只是皇帝和官僚们冠冕堂皇打击异己的借口罢了。当真要废除,就和英宗朱祁镇废宫妃殉葬一样,一句话而已。

只有对明史并不了解的人,才会相信大明朝是因为「祖制」才不能迁都、不能改革,只能坐以待毙。

皇帝南下迁都之后,便以武力为后盾,不惜大开杀戒,也要取消科举士绅免税特权,将科举官僚和工场主资本家尽可能分离,与后者紧密利益结合,帝国皇帝和军队切实转化成他们的利益保护者,为此不惜压制一切反抗,然后重建一套崭新的帝国秩序。

参照阉党和东林,对明末士人的节操根本不需要有过高预期。只要大明朝还开科举,就永远不愁没有一心从龙上位的读书人投效。

杀掉保守老旧大臣越多,就越容易给新晋之臣腾出位置,上升渠道反而越通畅。

毕竟是二百多年的正统王朝天子,哪怕崇祯帝再如何「倒行逆施」,比起几年前还是流贼的李闯,和强令剃发易服的满清鞑虏,依旧是天下最具大义名分的一方。

弃虚名而取实利,放弃已成空谈的统一大帝国君主之虚名,而取切实掌控江南地区之实利。

坐拥半壁江山笑看闯顺、满清、吴三桂、张献忠们各方争斗,然后操练新军,稳定淮河-襄樊-秦岭一线,再缓缓徐图规复。

而且大明朝当时确实还有一股无人在意却潜力庞大的力量,可充分为皇帝所用。那便是二百多年繁衍下来的几十万凤子龙孙。

其实这些大明宗室,肥的流油却一毛不拔的藩王只占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是不许科举做官、不许经商营生,只能守着点几经克扣禄米的可怜人。甚至贫困之极的远支宗室,上奏本想做小买卖贴补生计,皇帝都不允许。

而即使是锦衣玉食的藩王,离开四方天的王府超过几里就被当造反,英宗天顺年间以后,甚至连生母去世想回京奔丧都不被允许,被皇帝和官僚们限制得如同囚犯。除了欺凌小民、聚敛财富、混吃等死,他们又还有什么人生价值可言呢?

因此,完全可以将这几十万远支宗室全部利用起来,作为皇帝真正的统治基础,允许他们参政,正可以成为皇室最重要、也最可信任的依靠力量。

历朝能作乱的大都是亲王和皇子。对于距离皇室血缘很远的远支宗室,如果放下对他们的约束猜忌,让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正常为官从军,只会是皇室之屏藩,也可能是刘秀、刘备一样的最后起死回生的备份。

可参照满清怎么使用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废物八旗,而明末的宗室子弟丁口之兴旺,远比之满清的满洲八旗人数更多。正因血缘太远,是以对龙椅没有威胁;正因是开国皇帝的子孙,所以先天必然就是皇朝的拥护者。

其他人都可以投满清,投李闯,只有他们在大明亡了是死路一条,所以绝没有其他选择。

启用宗室为朝官和地方官的好处,根本并不在于他们自身才具如何,而在于给官僚士大夫掺集团沙子卡位,使之难以形成合力;禁卫军用来做军官,特务机构用来当首脑,野战大军中用来当监军和督战队。这样科举官僚集团就被严重限制了,根本没办法和宋朝、之前明朝那样形成合力,对皇帝的变法进行阻挠和干扰。

那些从成祖靖难后被打压了200年的天潢贵胄,将会是皇室的天然拥护者,皇帝锐意革新和铁血变法的坚决支持者;远比太监们更可靠的存在;并和武将勋贵、科举文官鼎足而三,互相制衡,共同成为新帝国的支柱之一。

满清虽经不世人杰皇太极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但他们致命弱点就是本族核心武力太少,和历史上裹挟了契丹、渤海、奚人,有两三百万丁口的女真金国比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根据满清官方档案资料,萨尔浒之战后两年时,八旗总男丁6.9万,当时以满洲八旗为主。而到顺治入关时后数年的另一份统计,因为持续几十年战争的损失,真满洲只剩5万、编入八旗的蒙古不足3万,剩下26万多,都是历次战争中陆续俘虏、征服、归顺的汉八旗男丁,满清称为「包衣」和「尼堪」。统共加在一起,八旗总男丁不过区区34万。按其「三丁一军」的习惯,核心兵力不过10万余。」

因此其实新军都并不需要比八旗兵战力更强,哪怕2换1,3换1的野战比,满清都不可能支撑得下去。

换言之,只要汉人皇帝能切实掌控一支相当于3倍史上李定国部的战力,满清便只有举族覆灭于关内绝无遗类,和一路逃到松花江北深山老林苟延残喘这两个选择了。


大明晋王李定国: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4000年来的人类历史,其实真正最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一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gdp一直在低水平中反复循环。

而西元1640年以后的世界史,谁切实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谁就顺应了历史潮流,此大潮浩浩荡荡不可抗拒。

因此为了顺应历史大潮,便必须把化江南为英格兰,崇祯帝自己来做东方的克伦威尔,充当新兴工场主资本家们的武力保护者和代言人。

帝国新军战刀针对的是坐拥天下财帛而不肯拿出来救国的士绅巨富们,而并非升斗小民。这是为了真正让华夏天朝不至于落伍于时代,而不仅仅救大明救朱家,给一姓天下延命。

各国变法,从无不流血者。

几十年后的彼得大帝变法,让沙俄帝国跻身近代列强的代价,便是不惜杀掉了1/3的保守贵族,以反对改革和贪腐受贿等罪名处死几十万人。其中一次就处决火枪兵千人,第二次又一次处决火枪兵七百人;包括杀死他自己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太子阿列克谢,同时罢黜皇后。这种果决才让他的变法得以成功,成为世界近代伟人。


俄罗斯帝国国父:彼得大帝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崇祯帝若有如同彼得大帝一样的铁血魄力,即使是松锦大战后这种绝境,又为何不能绝处逢生?

如果崇祯帝在成功救国后,便历史满清那般,站稳江山就竭力强化封建统治、压制资本发展的做派,则大明虽存亦亡,堂堂天子武力抢掠江南之举,也必将作为暴君行径写进史书为后人非议。

反之,把江南和东南沿海作为帝国复兴的工业基地来打造,那么这些地域仅仅经过初始阵痛后,就势必是新帝国体系下最得利的一方,当地民心并不可能失去,相反定会成为新帝国最坚定的拥护者。

而其余各省,在驱逐满清,平定闯顺,陆续收复后,也将变为原料产地、劳动力输出地和产品倾销地。这种注定不公平的倾斜式发展,只能用强大武力威慑来作为保障,压制其不满和利益诉求。

而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可能持续几十年上百年,才会「先富带动后富」,弥补大家在帝国复兴中的牺牲,推进整个帝国的集体近代化,以及未来的工业化。

而崇祯帝也将不仅是大明的中兴之祖,获得一个【大明世祖武皇帝】的庙号谥号,足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成祖文皇帝朱棣并列而无愧;更将作为整个远东和亚洲的近代化之父,跻身整个人类历史伟人之列。


铁血变法、中兴大明的明世祖武皇帝:

只要放弃一地,离上吊还差一年的崇祯就能打败李闯满清,拯救大明

资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正如同一时期在不列颠岛发生的一切那样,伴随着征服、奴役、掠夺、杀戮。

没有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没有禁止流浪者法案,不牺牲千百万小农,将他们驱离、监禁、毒打、残杀,就不可能有工业革命和统治七海的日不落帝国。

这亦是大国崛起和争霸全球的必须代价,从上到下不论是帝国顶端精英,还是升斗小民,每个人都被无情当做筹码和棋子,放入历史的祭坛,冷酷而容不下半分温情。

如果您喜欢本文,诚挚邀请您关注狐狸的微信公众号:狐言论史huyanls1012)。但求同好,泛舟史海,纵论古今。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只要放棄一地,離上吊還差一年的崇禎就能打敗李闖滿清,拯救大明
在上吊的前一天,崇禎又失去了一個拯救大明的良機
速看 只要一招就能拯救你的大餅臉
沒有什麼能一下打垮你,就像沒有什麼能一下拯救你
明朝滅亡後,他是惟一有希望能拯救明朝的,竟是爛泥不扶牆
這裡有一份來自擎天柱的邀請 拯救地球就差你一個了
假如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穿越到崇禎自縊前一天,你會如何拯救大明
能拯救你的,從來都不是離婚
明明很元氣卻看起來像是要睡著了,要怎麼拯救我的下垂無神眼?
沒有什麼不開心是一隻哈士奇拯救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一打!
前半生:毀掉的三觀,只有「密斯吳」能夠拯救了
拉師傅那一腳幾乎拯救了紅魔一個賽季,穆帥的目標可以明確了
現在知道還不遲,這3種人的腿會越來越粗,一個動作就能拯救!
誰可以拯救大清朝?光緒提了一個人名,滿清王爺哭了
她勇敢曬出化妝前後照後引起轟動,網友崩潰大呼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誰來拯救我的眼睛
註定跑不了失眠的幾個星座,唯一能拯救你的就是『習慣』了
精明持家有道旺財的手相,可能是上輩子拯救了地球才能娶到
最會拍范冰冰的陳漫拍起男神也很時尚,唯一拯救不了的是李晨
顏值拯救不了演技的幾個明星,一看到他們就想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