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原標題:不止於文學,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作為現代文化的旗手,魯迅是一名先鋒的現代文學倡導者的同時也是資深的美術研究者,他不僅鑽研漢畫像和碑帖,還提倡木刻版畫,喜愛書籍裝幀設計,在早期更親自對自己和別人的書刊進行設計,而從他的設計風格上,我們還可以窺得到迅哥兒思想脈絡。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1936年10月8日, 在上海八仙橋青年會舉辦的中華全國木刻第二迴流動展覽會上,魯迅和黃新波、曹白、白危、陳煙橋在一起。沙飛攝。


魯迅與書刊設計


在中國現代文化思想史上,魯迅(1881-1936)如同神一樣受人膜拜。他被人們奉為導師、旗手、領袖,飽經風雨而不倒。因為有毛澤東的追捧,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當大多數解放前的作家作品都被打入冷宮時,他的著作仍能暢行於世,成為中國人在文化禁制時期僅有的精神讀物。

他是作家中最早關注書刊設計的人,他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書刊設計的論述,他本人在早期更親自對自己和別人的書刊進行設計。因此,在解放後所出版的現代書刊裝幀史論中,他一直被擺在先行者的行列,而「魯迅與書刊設計」更成為史家必治的課題。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趙延年 魯迅像版畫 29.4×42.4cm 1961年


魯迅的書刊設計帶有典型的文人特點:

第一是樸素,他很多書都是「素封面」,除了書名和作者題籤外,不著一墨,「於無聲處聽驚雷」;其次是古雅,他愛引用漢代石刻圖案作封面裝飾,甚至用線裝古籍形式包裝外國畫集,以舊瓶裝新酒。


三是喜用毛邊裝,他自稱為「毛邊黨」,愛保留書邊不切,覺得「光邊書像沒有頭髮的人——和尚或尼姑」。四在版式上喜歡留出很寬的天地頭,讓讀者可以寫上評註或心得,以嘗讀書之樂。最後是對細節斤斤計較,舉凡字體大小、行距、標點、留白、用色等等,他無不細加考究,直至理想為止。


魯迅除了是作家外,還是一個資深的美術研究者。他自1912年開始收集研究六朝造像、漢畫像、漢碑帖和其他金石拓本,後更致力於引介外國版畫,倡導新興木刻運動。因此他的書刊設計又能超乎文人趣味,具有專業設計的風範。他以圖案字體來設計書名,大膽改變漢字原有的筆劃結構,突破傳統書法的既有規則,賦予其強大的隱喻功能,可謂自成一派。而對書刊插圖的重視,更加顯示出其高瞻遠矚的專業眼光:


書籍的插畫,原意是在裝飾書籍,增加讀者的興趣的,但那力量,能補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種宣傳畫。(註:魯迅《「連環圖畫」辯護》,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二年《文學月報》,後編入《南腔北調集》。)所以他在編輯和設計《奔流》、《譯文》等雜誌時,加入了大量的插圖。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陳逸飛、魏景山 魯迅到平民學校去演講 1975年


以今天的目光看,魯迅的書刊設計未必如一些史家或藏書家所論,件件皆是傑作。因為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他的設計在造型上仍然有所欠缺,在圖案字體方面,雖有《吶喊》等經典,但亦有《萌芽月刊》、《接吻》等平平之作。


儘管如此,魯迅仍然是中國現代書刊設計史最應銘記的名字,在他的直接影響下,陶元慶、孫福熙、司徒喬、錢君匋等人開始致力於書刊設計,成為中國第一代的書刊設計師。對於一個篳路藍縷的開拓者,我們豈能苛求?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國學季刊》第一卷第二號,魯迅設計,蔡元培題字,北京大學出版,1923年,16開


魯迅曾在北京大學任教,為北大的不少出版物作過設計,今天仍在使用的北大校徽亦出自他的手筆。這期《國學季刊》封面使用漢代石刻圖案作底,是魯迅追求古雅風格的代表作。可惜鋪得太滿,蔡元培的題字壓在上面後就顯得有點亂了。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吶喊》,魯迅著,魯迅設計,北新書局出版,1926,32開


這是魯迅最優秀的設計,今天看來仍是無可挑剔。暗紅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圍著一個扁方的黑色塊,令人想起他在本書序言中所寫的可怕的鐵屋。


黑色塊中是書名和作者名的陰文,外加細線框圍住。「吶喊」兩字寫法非常奇特,兩個「口」刻意偏上,還有一個「口」居下,三個「口」加起來非常突出,彷彿在齊聲吶喊。魯迅只是對筆劃作簡單的移位,就把漢字的象形功能轉化成具有強烈視覺衝擊的設計元素。這個封面不遣一兵,卻似有千軍萬馬;它師承古籍,卻發出令人覺醒的新聲。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小彼得》,匈牙利妙倫著童話集,許霞(許廣平)譯,魯迅設計,春潮書店出版,1929,32開


因為是一本童話集,所以魯迅把「小彼得」三個字寫得頗具童趣。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萌芽月刊》,魯迅主編、設計,光華書局出版,1930,25開「萌芽月刊」四字寫得一般,收在此僅供讀者參考。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鐵流》,蘇聯綏拉菲摩維支著,曹靖華譯,魯迅設計,光華書局出版,1932,25開


「鐵流」二字,錚錚似有金石之聲。加上取用蘇聯版畫家畢斯凱萊夫的作品作插圖,更顯革命文學的本色。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引玉集》,蘇聯版畫集,魯迅編輯、設計,三閑書屋出版,1932,32開


此書為精裝本,魯迅專門送到日本印刷。蘇聯版畫家們的姓名字母被分為八行橫排,置入中式版刻風格的「烏絲欄」中,與左邊豎寫的「引玉集」三個大字相映成趣。又有一圓形陰文的「全」字將方形構圖打破,紅底黑字的方框頓時便活絡起來。封面最左邊有一黑色邊線,漫過書脊,流向整個封底。紅與黑、與封面的白底形成強烈對比,乃中國出版物的經典用色。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魯迅在1926年6月出版的《心的探險》中採用六朝人墓門畫像圖做書面,圖案從上到下鋪滿封面,在圖的空白出寫書名和作者字樣,這是一種大膽的構圖嘗試,寓意豐富。圖案和中文字體變化結合的設計,為當時中國書刊設計探索了一種新的形式和方法。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魯迅先生請陶元慶為他的雜文集《墳》設計封面,提的要求很有意思:「只要和『墳』的意義絕無關係的裝飾就好」。這是魯迅自己設計的扉頁:方框里寫「魯迅:墳」,框內組入雨、天、樹、雲、月等圖形。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魯迅設計的《小約翰》書封。《小約翰》,荷蘭 F?望?藹覃著,魯迅譯,1928年1月未名社出版,上傳書影系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根據1935年上海生活書店印行的再版本重新排印。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1936年1月20日,《海燕》第一期面世,封面上紅色的魯迅手跡「海燕」特別顯眼。《海燕》第一期初版兩千冊,當日即告售罄。其受讀者青睞程度可見一斑。魯迅在日記中專門記載此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魯迅的封面設計中,經常會親自題字,1928年在上海創刊的《奔流》月刊,封面刊名就是他親自題寫,「奔流」二字筆畫相連,左右貫穿,通過字體變形設計,裝飾效果非常突出。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熱風》,魯迅的雜文集,收錄1918年至1922年所作雜文41篇。1925年11月北新書局初版,32開毛邊本。該書的封面,由魯迅自己設計,書名和作者署名亦均為魯迅手跡。


來源:美術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郵票上的著名旅遊聖地
墨西哥首富不愛豪車愛收藏
黛安娜座駕奧迪敞篷車11月迎來拍賣
從清朝到民國:北京白紙坊印刷廠及其印製的郵票
常見傳統紅木傢具的結構部件及其名稱你了解嗎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超吸睛軟陶雕塑封面設計,太美好像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不會帶孩子的手工藝人不是好設計師
衣服不臟不是夢 時裝設計碰撞高科技
井柏然不僅寫字好,服裝設計竟然也這麼溜
不好好學音樂,將來怎麼做設計?
從眾思維的排版一定不是好設計
不想當吃貨的設計師不是好設計師
設計師根本控制不住對把椅子的幻想
不請設計師,也能徒手打造舒適溫馨小窩
設計師老婆這樣裝修新房,專業人士一出手,果然不一樣
不會室內設計的藝術家不是好插畫師
沒研究過昆德拉昆蟲記的設計師不是一個好的蝴蝶編織手藝人!
家裡的書櫃既可以讀書用,也可以做裝飾用,有你喜歡的創意設計嗎
不想當廚師的設計師不是好攝影師
完全看不懂謝娜穿的這什麼衣服,要不是舞台設計真hold不住
別緻的文具設計,讓你愛上學習
把手袋設計成這樣,你是逗我玩嗎?
外套搭衛衣見閨蜜卻被嫌棄太隨意,明明是你不懂我的精心設計
這才叫鬼才設計,敢看不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