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25年前多出來的時間到哪兒去了?關機,好好想!
隨筆·記
今天去城郊參加一個活動,當車經過一個大橋時,我發現屏幕上顯示只需五分鐘就到目的地了。
我忽然意識到一個奇妙的感覺,在25年前幾乎同樣的地點,我大概花了半個小時,當時是騎自行車。是從起點到終點全程兩個半小時剩下的那個半小時,寫這句話的時候,還能想起那種到達目的地之後腿腳脹痛的感覺。那時年紀小,一開始騎得快,慢慢就泄勁了,最後半小時簡直就是腦中空白,只想趕緊到住宿地,倒頭睡覺去。
這種身體的感覺現在日常生活越來越少的體會,汽車代替騎車,電梯代替爬樓,還有許多技術的革新不斷地替代人用力氣的地方。只有在健身房或者運動場才有體力消耗的感覺,但還不太一樣,因為原地踏步跑步沒有目的地的感覺,只有顯示儀上不斷累積的數字,這是不一樣的。
但已經回不去了,人總是希望省力,別太費勁。聰明人不斷創造新的玩意讓人從體力中解放出來,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也許,我現在比25年前在這段路上要多出25分鐘時間,全程會多出80分鐘,在其他方面,我肯定也會比25年前做同樣的事情省下不少時間和力氣。
問題是省下的時間去了哪裡?
如果你做這樣的對比會很驚訝,你會覺得:「我依然很忙碌啊,幾乎一天到晚都有事情做,根本沒有時間多出來啊。難道回到25年前,我的一天會有30個小時么?!」
常識告訴我們這不太可能,一天只有24小時!那麼究竟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去了哪裡?
筆記的老讀者應該記得有次聊過「時間記錄法」,56年如一日對個人時間進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這種方法建立在數學統計的基礎之上,重點是對消耗時間的記錄進行分析,使人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時間利用狀況,並養成管理自己時間的習慣。
簡單地說,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就是要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是個人時間定量管理的方法。
從一九一六年 元旦開始,二十六歲的柳比歇夫便實行一種「時間記錄法」。他每天都要核算自己的時間,一天一小結,每月一大結,年終一總結,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 天,五十六年如一日,從不間斷。柳比歇夫在短促的一生中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成果,發表了七十來部學術著作,內容涉及昆蟲學、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 進化論、哲學……
我們不妨看看柳比歇夫一天的記錄:
地點:烏里揚諾夫斯克。
日期: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三小時十五分。
鑒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二小時四十五分(0.5)。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二小時二十五分。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十分;
《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十分;
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紀事》——一小時二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計——六小時二十分。」
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的注意要點是:
保持時間紀錄的真實性、準確性。真實是指工作現場的紀錄,而不是補計的。
準確是要求紀錄的誤差不大於15分鐘,否則記錄就無使用價值。
切勿相信憑記憶的估計,人對時間這種抽象物質的記憶是不可靠的。
選擇的時間記錄區段要有代表性。
及時調整時間分配計劃。在檢查時間紀錄時,要找出上一時段計劃時間與實際消耗時間的差,並以此為依據,對下一時段的時間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有人會覺得這樣做本身是否會浪費時間,筆記君做下來的感覺這不應該算在浪費時間裡面,恰恰可以優化你的時間配置,提升工作與學習的效率。
當然,筆記君並沒有像柳大爺如此詳盡的記錄時間,而是在完成某一個單項事務的時候有意識的設定時間,例如本篇筆記設定兩個小時,所做的統計只須在筆記本上寫上開始的時刻,例如8:30,等結束筆記的時候再記一下22:28,那就大致在在這個期限之內完成,這樣的記錄費時只以秒來計算,算不得浪費;
其他事務也是如此,設定起始時刻和結束的時刻。
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疑問,我們現在真的比25年前要多出許多空餘的時間,技術使然,人是從體力中逐漸逃離。但似乎有沒有明顯的感覺多出來的時間去了哪裡。
假如你有意識的記錄一下一天的時間分配,你就會發現時間的幾種屬性:消費時間、浪費時間、增值時間存在怎樣的比例安排。本來無知無覺(或者叫不知不覺)的時間,記錄之後就會一行一行的顯現,這是你就會發現多出來的那80分鐘去了哪裡?
屬於正常消費呢(吃喝拉撒睡)
屬於浪費(整日刷屏、網遊度日等,真正的遊戲玩家除外)
屬於增值(讀一篇文章,看一個信息,讓自己有所觸動,思考了那麼一刻鐘)
提這個時間記錄法,並非苛刻要求去做什麼,而是要有一個時間的知覺概念,形式可以多樣而豐富,自己有感覺就行了。
預告·記
圖文2:《吳敬璉:國家養只會「造詞」的專家有什麼用?》
為什麼它們的昨天一定是我們的今天?為什麼它們的今天一定會是我們的未來?那我們的未來還有希望嗎?這樣的比對能帶給我們什麼幫助嗎?
圖文3:視頻推薦《BBC地球的力量之:冰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水具有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狀態。常溫常壓的液態的我們稱之為水,氣態的水叫水蒸氣,固態的水稱為冰Ⅰ-h。h代表六角形,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其熔化熱[1]是3.35×10^5J/kg。
往期筆記鏈接(點擊以下標題自動跳轉):
視頻連接
※讓毛主席動容,讓美軍震驚的一場戰鬥,究竟是啥場面
※吳敬璉:國家養只會「造詞」的專家有什麼用?
※毛主席為何第一時間寫下三個「危急」,這件事太大了
※毛主席筆下「我軍最困難的時候」,究竟是哪段時間?
※毛主席父親竟然擁有自己股票——毛義順堂,咋回事?
TAG:陳春筆記 |
※你都25了,再過幾年就嫁不出去了
※好好的一隻貓,怎麼就成了250了~
※女人過了25歲,很多問題就出現了!竟和這個有關,太不可思議了!
※25歲以後,她們懂得了這些…
※晒晒剛裝好的125㎡三房,恰到好處的漂亮,讓人看不膩
※若你穿越到250萬年前,能倖存下去嗎?
※真正的時髦是做減法!到了25+的年齡,就不要這樣穿了
※25歲後的你應該這樣做,再不看,就晚了
※「不老葯」找到了,每天踩一踩它!一個月後45歲變25歲也不是沒可能
※沒想到,她們25歲時長這樣
※她25歲,卻在懷孕8個月時有了大出血,後來丈夫承認是自己錯了
※好好經營你的25-50歲,不管多忙,一定要看!
※好好經營你的25-45歲,不管多忙,一定要看!
※好好經營你的25-55歲,不管多忙,一定要看!
※這兒的美女比烏克蘭還多,她們夢想在25歲之前嫁出去
※25歲後的你,也變得喜歡一切從簡嗎?
※25歲以後,請對自己再好一點。
※找到一個過期25年的水果罐頭,打開一看,裡面的樣子讓人想不到
※這些星座到很晚才會遇到自己的真愛!都在25歲之後,不要害怕,你的愛情終會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