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堪稱三國的時代巨嬰,最後的亡國也是必然

此人堪稱三國的時代巨嬰,最後的亡國也是必然


此人堪稱三國的時代巨嬰,最後的亡國也是必然



現代人喜歡為劉禪平反,認為劉禪實際上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一個大智若愚的人。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劉禪這一輩子啊,過的真爽。而聰明的人,都是利己主義的。社會的現實讓我們在判斷一個人的智商時,首要的就是看他能不能賺錢,失去這個標準時就看他過的爽不爽,即在自己已有的資源里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把日子過滋潤了。


而劉禪,他真的過的太滋潤了,從小衣食無憂,大事有父親和相父頂著。小事,小事他也管不著。國家破亡了,那是天數,日子總還是要過的。大不了換個地方,不做皇帝,就做做安樂公唄。於是,其他人就顯得有點笨了。


在成都城破前的最後一戰。諸葛亮的兒子和孫子在綿竹與鄧艾決戰,前後戰死。之後,張飛的孫子與鄧艾繼續打,也兵敗被殺。成都城破後,劉備的孫子,連同妻兒一起殉國。而劉禪投降的時候,姜維還在劍閣抵禦鍾會。於是劉禪寫信讓姜維投降,全體蜀國軍士憤慨痛哭。姜維詐降,計劃和鍾會起兵,意圖復國。而與此同時的劉禪,已經是安樂公了,並對司馬昭說出了那句備受後人爭議的話:「此間樂,不思蜀」。


有人認為這是劉禪在危險境遇下的一種急智,但實際上故事還有後文:


此人堪稱三國的時代巨嬰,最後的亡國也是必然



劉禪在說過樂不思蜀的話後,去上廁所,舊臣郤正勸他告訴司馬昭自己想家,這樣就可以回蜀。劉禪回去照樣子說了一遍,司馬昭問:「這怎麼聽著像郤正的話?」劉禪立刻回答:「哎呀,被你看穿了!這正是郤正教我的」


前一秒回答不思蜀,後一秒就回答想家了,正常人都會有所懷疑倘若劉禪真的樂不思蜀,那他又何必多此一舉。話又說回來,劉禪若是思念故土,他又豈會不知郤正的本意絕不是讓他在此片刻間就改口說要回蜀地。而劉禪這番話簡直就是把郤正往刀俎上送,就只差跟司馬昭明說:「郤正這小子狼子野心,想讓我回去重整江河,司馬公快快將他殺了吧!」


說到這裡,可能又會有人認為這正是劉禪的智慧所在:他料定宴會之上,司馬昭心情好不會殺郤正,或者劉禪故意向司馬昭獻媚,用郤正的命換自己的安全。有這樣的可能性,但實際上多此一舉。退位的漢帝劉協,魏帝曹奐最後不都是活的好好的,得享了一個安樂的晚年嗎。

其實關於劉禪的討論點,從不應該在於他到底是韜光養晦的大智者,還是個一無是處的傻瓜。


劉禪其實是個很普通的人,普通的智商,普通的人格。


只是,他並不是一個成熟的人。


曾經看過一場辯論賽,主題是:順境/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


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成長,指的是一個人心智的成熟。從懵懂無知變得明孝義,知榮辱;而不是說一個人年齡的增長,或自身技藝的提升。


此人堪稱三國的時代巨嬰,最後的亡國也是必然



不巧的是,劉禪的成長過程從始至終幾乎都是處於一種順境的狀態之下。身邊的人會幫他處理事情,替他解決問題,每個人都會對他笑臉相迎,即使是劉備,在有限的陪伴中對他說的最多的也只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希望劉禪做一個好人,而劉禪的一生也的確這樣做了。只是好人不代表是好皇帝,心裡想著做對的事情卻不一定懂得分辨。


一味地順境,即使時光荏苒,使他們的身材變得高大,聲音變得粗糙。然而拋開這些,他們的內心還是一個小孩子。

劉禪的一生,真正缺少的是逆境。


逆境總會給予我們更多, 使人生變得有韌性的東西。它就像彈簧一樣,在可行條件下,受到的壓力越大,自我的剋制越多,它所回饋出的力量也就愈加強大。


而這些,在劉禪的一生中是體會不到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文藝范 的精彩文章:

拋開三國演義,歷史上的此人仍是三國第一戰神

TAG:三國文藝范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最壞的時代:大選之後,美國人民很憂傷
他是傳統中國的最後一人,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人
戰國時代最厲害的原來不是秦國!
三國時代最悲催、最冷血的將軍竟然是他
他被稱為幾千年來心機最深沉的奸臣,其實只是時代的犧牲品
三國時代的那些狂暴文人們
他是漢奸賣國賊的始祖,也是時代的悲劇
中國古代最開放的時代,女性也不是想露就能露的
中國雙航母時代即將來臨:最難受的不是美俄,而是這個國家!
這段特殊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好色的時代,卻也是最具魅力的時代
假如當今世界是戰國時代,中國是戰國七雄的那個誰?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感情才是最大的冒險,而且在任何時代都如此。
他是中國史上唯一無官不清的時代,最後卻死於非命!
三國時代家喻戶曉的名將很多,唯獨此人最為成功,歷代推崇
其實感情才是最大的冒險,在任何時代都如此
此時代堪稱中國古代最危險的亂世,隨便一方都能吊打周邊民族
此人戰國時代第一間諜,僅憑一己之力使秦國不敢窺伺函谷關以外的國家長達十五年。
曾國藩:活在中國歷史上最尷尬時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