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微課精華關於「積極管教」,你需要知道的是這些

微課精華關於「積極管教」,你需要知道的是這些

Q小編說:


我們快馬加鞭整理了一部分文字精華,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回復「錄音02」,可獲取此次微課及問答環節的完整音頻。

Q心理·名師講堂


第 2 期


行為管理:


好習慣?壞習慣?怎麼辦?

微課精華關於「積極管教」,你需要知道的是這些



主講專家:謝剛,暢銷書《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走進真實的美國中小學生活》作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天普大學(TempleUniversity)學校心理學博士,從2000年起任職加州弗里蒙特市(Fremont)聯合校區學校心理學家。主要從事學前兒童到高中生的教育心理測評及咨詢、行為管理、教育方案設計等工作,同時兼職加州州立大學學校心理學碩士實習指導。


客串主持人:齊海靜,Q心理簽約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應用心理學碩士,擅長關係、壓力、成長等心理諮詢。


微課·精華

孩子不聽話,管還是不管?


為人父母,最常見的矛盾就是:孩子不聽話,管還是不管?不管,養成壞習慣怎麼辦?管,怎麼管?


孩子天生是沒有規範意識的,對孩子進行行為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孩子能夠自我判斷自己做正確的選擇,養成自律的習慣。謝博士認為,孩子犯錯誤很少是專門來氣父母的,孩子的重複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兩個C——conpetence(成就感)和connection(健康的人際關係)。


然而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如何使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從而滿足兩個C。謝博士通過介紹積極管教法的關鍵點,教父母們如何引導孩子使用正確方式表達,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影響孩子行為的因素

1.天生氣質對行為的影響


孩子天生氣質對行為會產生一定影響。


有的孩子比較樂觀,有的比較謹慎,有的比較勇敢,有的比較能堅持,這都與天生個性氣質有關。比如,不同類型的孩子適合不同的學習方式,可分3種:


聽力學習類:使用聽的方式進行學習,理解力和記憶力比較強

圖像學習類:適合通過圖像、空間進行學習記憶


觸覺學習類:通過觸覺感受物體的輕重、平衡等進行學習,事半功倍


不同個性氣質會對行為模式造成影響,因此因材施教顯得格外重要。


2.生理基礎


行為與生理基礎也有關係。


很多家長問,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謝博士說,首先要排除生理因素,前一晚是否有充足睡眠、是否吃了早餐等。


3.模仿學習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常玩手機、看電腦,那孩子也會模仿相應的行為。如果希望孩子減少玩手機,父母首先要言傳身教。


4.行為的後果是被獎勵還是被懲罰


行為的後果是被獎勵的,孩子就會重複行為。


謝博士舉例說,一個3歲的孩子在學校能自覺自己吃飯,但在家必須父母喂飯,並且要邊看動畫片邊吃。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自己能觀察到,在學校里不吃飯老師也不會喂他,所以他就自己吃。但家裡,他不吃飯時,家長或者祖父母,一定會喂他,並且會給他看動畫片哄他吃飯,那麼他拒絕吃飯的行為就被獎勵了,因此下一次就會重複行為。


家教中常犯的3個誤區


謝博士提到,父母在管教中常犯3個誤區。


1、孩子的優先順序和父母不同


比如,早晨起來疊被子,對孩子來說並不重要,父母認為理所當然,對孩子而言則是要專門學習、養成的技能。


2、批判孩子


孩子的錯誤行為展現了一個繼續學習的機會,是孩子學習的良機,而如果父母關注在批評孩子上,就錯失良機了。


3、事先沒定好規矩


孩子做錯事父母再進行管教的效果,遠沒有提前雙方設定好規矩好。事先定好規矩,孩子才能更好地學會自我管理。


什麼是積極管教


積極管教和傳統的管教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積極管教基於兒童行為理論,是上世紀80年代得以被大眾了解和接受的。積極管教從預防入手。


它的中心思想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成為負責任、尊敬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強、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員。


體現親子之間的相互尊重,鼓勵。


讓孩子和自己的家人、學校有親密的關係,從而保持良好的行為。


積極管教的管教關鍵點


正面管教


積極管教中第一個方法就是正面管教,也就是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及時表揚,表揚的語言越具體、及時,越有效。


負面反饋


比如,孩子哭鬧、提出無禮的要求時,父母鎮定和孩子表示,哭不解決問題,那等你鎮定下來再告訴媽媽你要什麼。在這裡,忽視哭鬧的方式,稱為負面反饋。


正面懲罰


正面懲罰,即是讓孩子接受自己的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比如說把自己弄亂的玩具收拾整齊,比如撒了水在地上,自己擦乾淨,或者父母和孩子一起擦乾淨。但是家長要提供一些途徑給孩子,比如讓孩子整理衣服,先給孩子一個洗衣筐,把臟衣服放筐里。慢慢地做家務和整理就會變成孩子愉快的體驗。


負面懲罰


負面懲罰包括讓孩子接受其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接受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比如前一晚玩手機、太晚睡覺,第二天考試就無法集中精神、考不好。這就是自然後果。另一個邏輯後果,比如父母與孩子約定好玩遊戲的時間,一旦超過,之後就不能玩了。這就是讓孩子接受邏輯後果


一定不要懲罰「正常但不正確」的行為


比如11歲的孩子丟三落四、沒有條理,類似這種正常、但是不正確的行為,千萬不要懲罰。關鍵我們是希望孩子養成條理的習慣,陪孩子一起整理屋子、一起收拾書桌,慢慢地讓他養成習慣。


給孩子的選擇越多越好


管教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律,所以在合理的範圍內,給孩子的選擇越多越好。在家裡訂好合理一致的規範,給孩子發言權、和孩子一起商量,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潛力,感覺自己受重視、有歸屬感,與父母形成良好的親密關係,對行為管理非常重要。


總之呢


積極管教之所以有長遠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因為它在管教的同時,讓父母和孩子培養了良好的親密關係。


家人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越健康越積極,孩子的行為管理和好習慣養成就越容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心理 的精彩文章:

青春期的友誼原本就很短命啊
怎樣把孩子從遊戲中拉回來?
貝克漢姆為女兒學針線——爸爸 你很重要!

TAG:Q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