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總有一個中醫讓你安心

總有一個中醫讓你安心


中醫書友會第110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就如同人們過生日會回想自己走過的歲月,在國慶之際,我們也想回顧一下百年中醫路。這裡,我們邀請一位九旬老人,說說在她眼中,百年中醫的存在。(編輯/瓦力)



九旬老人說中醫:不負相托百萬心

口述/ 王奶奶   整理/瓦力




我今年96歲了,但說起來別人總不相信,說看著花白頭髮也就80歲。前兩天牙痛去醫院,一口整齊的白牙讓大夫驚訝了半天。




讓我說說近百年來對中醫的親身感受,還真得好好說道說道。我一輩子沒得過什麼大病,也沒住過醫院,能健健康康活到現在,還多虧了中醫。



這得從我小時候說起。






  • 我小時候 



我出生在北京西郊,家裡雖然務農,但我爸爸15歲就進中藥鋪當學徒。學徒要吃苦,要扛大包的藥材,學「拉葯匣子」,3年後才開始上櫃給人抓藥。我三四歲時曾隨母親去爸爸那裡住了一段時間,常到爸爸的藥鋪里去玩,除了能看見父親,還記得夥計們會給我白白的薄荷糖吃。那個藥鋪里沒見有坐堂先生,老百姓都是拿著開好的方子去抓藥,方子一摞一摞的,忙極了。




那會兒農村看病很不方便,附近沒有什麼醫院,西醫很少,只有中醫在自家裡看病。老百姓有小病多用偏方治療,病要是厲害了就只能去鎮上看大夫。那時候離我們村不遠的西北旺有個魏大夫,自己還有簡單的藥房,五里八村的人都去找他看病。



爸爸曾和我說他有個心愿,在藥鋪里再多學幾年,也要開個小門臉給人看病。




一場大病差點要命 




6歲那年,我和鄰居家的小姑娘情同姐妹,形影不離。那天,我倆玩兒著玩兒著,都覺得不舒服。我感覺頭痛得厲害,還發燒、全身沒勁,走到家門口就摔倒不動了。奶奶連拉帶拽把我抱進屋,發現人已經沒反應了,連忙大喊一嗓子,叫爺爺拉上驢去請魏大夫。




等大夫進門一看,說:「不得了,這是熱病、暴病,弄不好要死人的,得趕緊進城去買安宮牛黃丸!」話音兒沒落,爺爺已經出門了。他先去爸爸的藥鋪,沒藥,然後倆人又上同仁堂才買到了葯。爸爸留下爺爺,騎著驢一溜煙兒似地跑回了家。




到家時,我已經被家人「停」在床頭,而且換上了平時最喜歡的花衣裳。爸媽用水化開藥,撬開嘴,給灌了下去……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我睜開了雙眼,還奇怪大家為啥都圍著我呢?




安宮牛黃丸藥丸很大,黑皮紅心,小孩子要分幾次服下。我後來又吃了幾次病情才穩定了。魏大夫來囑咐說,這葯太涼,中病即止。後又給開了幾劑湯藥善後。




你別說,中醫還真能治急病,但安宮牛黃丸可真貴呀!一丸要兩三個大洋!兩三個大洋能賣一車的老玉米! 我好了,而那小姐妹,因為發病後沒有及時救治,第二天人就沒了。那年,她也6歲。





這是早年間留下的一些針,銀質的,我就被它們扎過。




爸爸走了,念想還在




天有不測風雲,一場大火燒了爸爸所在的藥鋪。著火時,他顧不得身體單薄,瘋了似地和其他夥計一起搶救大藥包。火被撲滅了,可房子也沒了。或許是太累了,伴著憂慮、恐懼和各種複雜的心情,大家顧不得一身的泥水和汗水在街邊和衣而卧。這一夜,爸爸就做下病了。




他開始沒完沒了地咳嗽,爸爸說沒事,自己配點葯吃就好了。在斷斷續續的自我治療中,病越來越厲害,腿腫到無法行走。實在沒有辦法,家人去請清河的名醫楊四先生。楊四先生前後來了3次,針葯並用,但他直言相告,這病太重了,醫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應該去外國人開的協和醫院看看西醫。




去看西醫,談何容易。後來我才知道,爸爸為什麼堅持自己治療,是因為家裡艱難,捨不得花那麼多診金。




他的腿開始沿著扎針的針眼潰爛,病痛的困擾無時不在。在父親38歲那年,便離開了我們。




爸爸走後,他生前常常翻閱的《本草綱目》成了我懷念父親的寄託。在燈光下撫摸著那些書,彷彿爸爸還在身邊,在一起看本草,延續著他的心愿。





父親留下的《本草綱目》,我會翻看,是光緒年間的版本。




日本兵來抓花姑娘




十五歲到十八歲的日子,是在鬧土匪和躲日本鬼子的驚恐中度過的。我們家後窗外搭了一個小棚子,方便翻牆逃跑,出去就是高粱地。




那夜,日本兵突然來砸門。爺爺在前面支應著,我和嫂子翻牆往外跑。嫂子是個小腳女人,這時「三寸金蓮」可要了命,跑不快還老摔跤。我仗著自己年輕也沒裹腳,下死力抓住她的胳膊往外跑,連跟頭帶把式地逃進了莊稼地。我倆一身大汗。




突然,天空轟隆一聲炸雷……嘩啦,一場大雨下來,我們被澆了個透。




回家後,我開始高燒不退,吃不下飯,一天只能吃幾個米粒熬的粥,也不解大便。那時兵荒馬亂找不著大夫,只好去神堂求來香灰治病,一點事也不管。




在病勢日漸沉重,家人都快放棄希望之時,鄰居給介紹了青龍橋的王子壽(音)大夫。爺爺牽著驢,驢馱著我,實際上是趴在驢身上去看的病。




王大夫還真行!我還記得他的方子里有味葯是番瀉葉。我本二十多天不大便,服藥後我拉出了一些「羊屎」,又干又黑。沒想到,我的病真的好起來了,中醫又救了我一命。




那時我周圍的人大多像我一樣,小病就扛著,實在挺不過去了才去找醫生。而醫生也真能解決問題,真能治病救命。






  • 我成家了


 


在快解放的時候,我結婚了,嫁到了海淀鎮。夫家雖不富裕,但家裡人口簡單,雖是粗茶淡飯,卻上下和睦。




婆婆的驗方




婆婆持家勤儉,治家有方,尤其懂得一些民間療法,有個小災小病全能對付。比如說傷風感冒了,就揪點薄荷葉泡水喝;嗓子疼,就用香油炸7顆帶把兒的花椒,喝一酒盅油就好了。小孩子有病,停食著涼什麼的,就吃「萬應錠」,外黃里黑,長圓型,有黃豆粒大,吃兩天也就沒事了。




若是家裡誰頭痛腦熱、身上疼的,常常採取拔罐刮痧的方法。刮痧時特意會用一枚「順治」銅錢,沾上清水,在前胸後背與脖頸上刮,一直到刮紅了為止。這法子挺有效的,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為啥有效?治唄!其實這些都是中醫的法子,中醫就是紮根在老百姓中間的醫學。





這個順治年間的銅錢(右),因為刮痧被磨得又亮又薄,一對比就看出來了。




暖了手再看病的中醫




海淀鎮是半城半鄉的地方,醫療條件比農村好多了。鎮上有個衛生院,還有診所,診所里有西醫也有中醫。另外還有些個體行醫的中醫,還有兩個挺大的中藥鋪。我住的胡同里就有個中醫邱大夫,大人孩子有病都找他。




海淀鎮有個小有名氣的中醫祝大夫,他的診所離我家不遠,我們家人常請他給看病。他有學問,自小跟師學徒,學的就是中醫。後來又出去十幾年,等他三十多歲帶著媳婦回來時,已經獨立行醫了。據說這些年在外面沒斷拜師學醫。他媳婦也是文靜人,初中畢業,在當時可是高級知識分子呀!祝大夫的名氣越來越響,診所里老是有很多病人。




祝大夫不但醫術高,態度也好,為人和氣,就拿他給我治月子病來說就是個例子。




我是十一月的月子,十一月的北京很冷了,家裡生的煤球爐子,為了不叫老婆婆受累,我不顧坐月子的虛弱身體,努著力地端出端進,所以著了涼,又加之跟小姑子生了些氣,結果月子里就發燒。




月子病不同一般病,趕緊去請祝大夫。




第二天,祝大夫來家看我,進門後先在外間屋烤火暖了手才進屋看病。四診過後,他說:「你這是心裡受了委屈又發不出去,再加上受涼得的病,以後要想開些,你的脈太沉了,不注意以後要生大病的。你先吃三劑葯,以後我早晚得空時來。」說著,就刷刷開了處方。




三天後再見面,他發現起色不大,就加大了某些藥物的劑量,又開三劑。不成想剛吃了一劑葯,我的雙眼就又紅又腫,白眼球紅得像血瓢一樣。得到消息,祝大夫中午就風風火火地跑來了,再次診察,然後檢查飲片。




突然間他一拍大腿說:「哎呀!沒考慮到你身子這麼虛,把生薑的用量增加到上次的3倍,棗也加量了。不巧的是,配藥時切的薑片比哪次都厚,所以反應這麼大!」然後把藥味做了調整。




在祝先生的治療之下,我的病日見好轉。他還說,以後孩子有啥小毛病全包了。此後的日子,依舊在苦樂中流淌著。




聯合診所和醫院




新中國成立後推行公私合營,私立診所變成聯合診所,再後來又成立了醫院,診所里的中醫也都被吸收進了醫院。祝大夫也進了醫院為病人看病,還因為醫名卓著被選為區人大代表。




但祝大夫說在醫院上班也有喜有憂:喜的是各專業大夫可以互相合作,比如他號脈一發現是特別的病(結核)就直接推薦給西醫同事,不會耽誤治療;憂的是,醫院裡面中醫大夫都看病,可很多病人全等著他看,其他大夫閑坐著,時間一長,別的大夫就有意見,影響團結。所以,一到退休他就回家了,可仍舊有那麼多病人找他。






  • 我有孫子了




妙手回春「小孩王」




58年以後,我搬到了城裡,在那裡迎來了孫子的降生。小傢伙體質不太好,鬧病吃藥是個難題。每次都是我和鄰居大媽一起灌藥。八個月大時他又病了,可巧大媽的閨女在,主動幫忙。




在幾個人的強制下,葯雖然灌下了,但孩子四下揮動阻止灌藥的小胳膊一下就不能動了,並開始嚎啕大哭。我們倆老太太慌了神,輪流抱著孩子,一條線兒似地沖向中醫院。




中醫院的「小孩王」王大夫了解了情況,看了看說是胳膊肘脫環了,說話間順手一捋就治好了。我們正納悶兒,他拿出一個小玩意兒給孩子看,那小胳膊竟然能動了。我以為這就沒事了,沒想到的是,幾天後孩子又脫環了。




這次去,偏巧王大夫不在,是他的一個徒弟坐診。一個小女孩肩關節脫位了,正在治療。也許是這位年輕醫生技術不過關吧,弄得那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孩子媽媽也在一邊哭,最後孩子竟然哭暈了。




看這架勢,我哪敢往前湊呀!說破大天也要等王大夫回來。王大夫來了,看了孩子的情況,又是輕輕一捋,胳膊就正常了。他一臉嚴肅地說:「孩子的胳膊要相對固定,若老活動老脫位,以後要落毛病的,一定不能再犯了。如果孩子不讓綁,家長就要吃點苦了,把住孩子的胳膊一周不撒手就穩定了。」




這回我真不敢大意了。抱著孩子吃、抱著孩子睡……整整一個星期不撒手。當我如約去複診時,號都沒掛王大夫就給看了,確認沒事了。從那後,孩子的胳膊再沒出過問題。




火燒棉和小蘋果




那時候,不只是中醫院,在我們周圍也有一些個體的好大夫。邊大夫善用針灸,我得纏腰龍那次多虧了他。




纏腰龍這個病很痛苦,在中醫院治了幾次總也不徹底,於是就找到了邊大夫。他把一種絲棉撕成很薄很薄的一層,浸過葯,放在皰疹上,用火燒,然後又扎針、打梅花針、拔火罐,罐罐里全是血。前後8次,我的病全好了,而且沒有一點後遺症。每當聽誰說被帶狀皰疹後遺症折磨時,我就特別感念邊大夫,是他為我徹底治好了病。




還有個姓韓的中醫,有點駝背,不高挺瘦,病人送了個雅號叫「韓羅鍋」。他是家傳,在中藥鋪里坐堂行醫。他治病有一套,我家裡無論大人孩子,有點頭痛腦熱的去找他,都是三五劑葯就好了。這讓人心裡很踏實,不怕有病,即使有病也知道,那兒有一位韓大夫,像保健醫一樣,去他那裡吃幾付葯就好了。




有意思的是,他給孩子看病,比如發燒、存食、便秘之類,總是囑咐家長在熬藥時往裡放切碎的半個小蘋果。我問為什麼?他總是笑而不答。我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蘋果不但改善了葯的口味,還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而結果證明,孩子們吃中藥不那麼費勁了,病也很快就好了,皆大歡喜。






  • 後記




而今,我已經96歲了,兄弟姐妹只剩下我一個人,歲月似乎忘記了我的存在。




回想近百年來,過去幫助過我的那些中醫大夫,恐怕也沒有人在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我對他們的感念還在心間。可以說中醫存在了上千年,也護佑了我們家上百年,即使有遺憾和痛苦,也不是最重要的。




現在看病的條件是比原來好多了,但一想到醫院排大隊我就頭疼。多麼希望身邊還有像祝大夫、邊大夫、韓羅鍋這樣的好大夫,即使治不好病,我也信任他們。好在,我的後輩中也有學中醫的,有點小毛病,能幫我解決,父親的本草書也有了新主人。




最後我要說的是,在過去的歲月里,不管疾病多難纏,總會有一個中醫大夫在那裡,不用翻看病歷、不用一堆檢查,家人的健康問題他都心裡有數,就像百姓健康的保護神。




有這樣的中醫大夫在,我們百姓安








I 版權聲明




  • 本文為中醫書友會原創稿件。作者/王奶奶,整理/瓦力,編輯/瓦力,校對/張靜、小熊。



  • 文章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全能搜索】解惑,【精選文章】授業,【經典誦讀】傳道,【臨證參考】實戰。歡迎下載靈蘭中醫App,給你的中醫「裝備」升級。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下載,也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靈蘭中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書友會 的精彩文章:

胃脹、頭痛一併除
小兒便秘推拿法
逆向思維:滋陰也可退膩苔
不用喝「苦湯藥」的簡便慢性咽炎方
朱良春:穿山龍、川烏、鬼箭羽是治療風濕病的三味主葯

TAG:中醫書友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小嬰兒在夜裡睡覺總是會驚醒 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安安心心的睡覺
嫁一個讓你安心變胖的人
願你在愛里,做一個安心的「傻瓜」
嫁一個能讓你安心放屁的男人
安心負責好好做人,你只需記住一點,一切上天自有安排
給你一枚安心保濕計
晚安心語:愛上一個人會智障,愛對一個人會心安
晚安心語: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生活中所有的刁難
早安心語:總有個人會縱容你的任性,許你一世歡顏
晚安心語: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去喜歡一個人
心疼梅西!國家隊和俱樂部沒一個讓他安心
晚安心語:我不會說情話,但我有一顆愛你的心
爸,你就安心做個孩子吧
早安心語:在這城市裡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著同樣的事情
除了安眠藥與裸睡,還有這個黑科技能讓你「安心入眠」!
難受時總要有人陪才會很安心
你人緣那麼好,卻沒有一個能讓你安心的去述說心事
十一旅遊別擔心 這些好物讓你安心游十一
晚安心語:愛的理由就只有一個 就是想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