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仿生超疏TiO2基結構表面的冷凝微滴自驅離研究進展

仿生超疏TiO2基結構表面的冷凝微滴自驅離研究進展

??


近年來,仿生超疏表面冷凝微滴自驅離性能(Condensate Microdrop Self-propelling, CMDSP)越來越受到廣大研究人員的重視,作為一種典型的固液界面動態彈離的現象,對於其基礎研究和眾多應用,諸如自清潔,防覆冰,冷凝傳熱強化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冷凝是工業生產中常見的一種現象,當常溫水蒸氣遇到低溫基底時,容易冷凝形成液滴。對於冷凝來講,膜狀冷凝和滴狀冷凝是兩種主要的冷凝模式。相較膜狀冷凝,滴狀冷凝在相變傳熱方面是它的十倍左右。對於滴狀冷凝來說,重力誘導是其主要的脫落方式,一旦冷凝液滴的直徑達到臨界值,冷凝液滴便會由於重力而脫落。有別於重力誘導脫落,冷凝微滴融合誘導驅離是一種很有效的滴狀冷凝脫落模式,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力的驅動,而是通過液滴融合所釋放的多餘表面能來進行誘導。鈦金屬及其合金,作為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和抗腐蝕性能,並廣泛地應用於醫學、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但由於鈦基底的熱導率不高,不利於產生冷凝微滴自驅離現象。如果冷凝微滴長期附著在鈦基底表面,很容易引起鈦基底表面結冰等問題,嚴重影響飛機機翼等以鈦基為主要材料的器件壽命,並容易引發嚴重事故。因此,設計出具有冷凝微滴自驅離性能的TiO2基納米結構表面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仿生超疏TiO2基結構表面的冷凝微滴自驅離研究進展


圖1:TiO2基納米結構表面的冷凝微滴自驅離: a-e,規則納米管陣列;f-j,不規則納米管陣列;k-o,納米分級結構陣列


近日,基於仿生超疏表面冷凝微滴自驅離研究,蘇州大學賴躍坤教授課題組結合實驗室的工作,通過在鈦基底表面構造不同的TiO2基納米結構,並在中科院蘇州納米仿生所高雪峰課題組相關測試儀器基礎幫助下,開展了一系列冷凝微滴自驅離性能的相關研究。(1) 採用電化學陽極氧化方法在鈦基底表面構造不同的TiO2基陣列膜層結構(規則納米管,不規則納米管,微納分級結構),經過疏水化處理後,得到不同表面的接觸角、滾動角、粗糙度和粘附力。(2) 通過觀察冷凝微滴的融合過程,發現儘管三種表面都表現出優異的冷凝微滴自驅離性能,但融合彈離微滴的直徑和密度卻顯著差異。通過數據分析和對比,他們討論了表面形貌對冷凝微滴自驅離性能的影響,並提出了關於基底表面融合微滴自驅離的相關機理。經分析,微納分級結構樣品具有較高的粗糙度、極低的表面粘附力,同時擁有更多的親水成核位點和更大的疏水區域,而發揮了更優異的冷凝微滴自驅離性能,確保了更小的微滴發生融合以後可快速彈離基底表面,避免進一步結霜結冰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仿生超疏TiO2基結構表面的冷凝微滴自驅離研究進展


圖2:TiO2基納米結構表面的冷凝微滴自驅離機理: a,規則納米管陣列;b,不規則納米管陣列;c,納米分級結構陣列


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Small(DOI: 10.1002/smll.201600687)。


該論文作者為:Songnan Zhang, Jianying Huang, Yuxin Tang, Shuhui Li, Mingzheng Ge, Zhong Chen, Keqin Zhang, Yuekun Lai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1600687/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Dynamic Wettability for Condensate Microdrop Self-Propelling Based on Designed Superhydrophobic TiO2Nanostructures


Small,2016, DOI: 10.1002/smll.201600687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一MOL資訊 的精彩文章: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未來的太空燃料——超快點火的離子推進劑
高效率高機械穩定性的可拉伸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可重構的金屬有機框架對鎘離子的高效吸附與識別
高強度無機金屬納米針網用於非水多相液體分離

TAG:X一MOL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