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說到中日同詞異意,你可別再說手紙了

說到中日同詞異意,你可別再說手紙了

大家好,今天我更新個小短篇,為的就是說明我從日本又回來了。


中日語言里,很讓初學者津津樂道的就是所謂「同詞異意」的用法。其中一個我已經快看吐了的,就是「手紙」一詞:中文的手紙就是那個「天上飛的擦屁股紙(岳雲鵬語)」,而日文的手紙(Tegami)則是信件。這個例子基本上自上世紀80年代起便已經流行,《我愛我家》的小保姆學日語的時候,舉的也是這個例子。


但是,真的我們沒有更好的例子來說一說了嗎?其實有,而且很多,而且很近,就在你我的身上。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說說我們身上這些零件中,同詞異意的現象。

1. 胳膊。


中文中的胳膊,也就是指從肩膀往下,手往上的部分,這個大家肯定都明白。

說到中日同詞異意,你可別再說手紙了


日語這個叫什麼呢?


腕(Ude),指的就是與中文「胳膊」相對應的人體部位。當然,你也可以管它叫「アーム Arm」。


而「手腕」,在日語中叫做「手首Tekubi」。

說到中日同詞異意,你可別再說手紙了


所以有時候在劇里看到有些黑社會裝狠地說「腕一本ぐらいなんで、安いもんだな」,這並不是說手腕子沒了,而是砍掉一條胳膊下來的意思。


2. 腿。


不加區分大腿小腿的話,腿在中文指的是胯骨往下,腳往上的部分。


而這部分在日語里,叫做「腳 Ashi」。所以有時候我們在雜誌電視網站上看到「美腳」這個詞的時候,其實日語的意思是「美腿」,而不是說這女孩子的腳不丫子長的特別美。

說到中日同詞異意,你可別再說手紙了


而中文裡的腳,在日語里叫做「足 Ashi」。是的,讀法完全一樣,但是寫出來是要有所區別的。


小腿,日語里叫做「脛 Sune」;大腿,日語叫「腿 Tai」或者「太股 Futomomo」。請注意,太股並不是大屁股的意思。這些叫法其實與中國古文類似,比如「不脛而走」中的脛,其實就是小腿;而「懸樑刺股」,是指用錐子扎大腿,而不是用錐子扎屁股。


屁股在日語里叫做「お尻 Oshiri」。這個寫出來估計大家就都明白了。

(並不打算放屁股的圖)


3. 脖子。


脖子是指軀幹往上,頭往下的部分。在日語里,脖子的說法是「首 Kubi」。這個字也可以寫成「頸」,跟中文的「頸」的含義完全相同。

說到中日同詞異意,你可別再說手紙了



而中文中,首的意思則是「腦袋」。在日語中,腦袋的說法是「頭 Atama」,等價於中文的「頭」。


而在口語中非常常用的「頭兒(領導)」,在日語中也寫成「頭」,但是讀法不同:腦袋讀作 Atama,頭目讀作 Kashira。


好啦,這一篇風格完全不同的短篇就到此為止,內容其實就是我在回來的飛機上閑得無聊想到的,下一篇我們繼續罪案,敬請期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淼 的精彩文章:

日本戰後最殘忍的殺人犯:植松聖
御殿場事件—不算終結的終結篇
緊急插播大量殺人:日本相模原殘障人士被殺事件
釀造歷史學
喪父,殺母,姦殺姐妹:山地悠紀夫

TAG:李淼 |

您可能感興趣

墨德詩齋詩友同詞牌作業集錦《定風波》
墨德詩齋詩友同詞牌作業集錦——《漢宮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