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老子對「道」的揭示,「無」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玄」被人們嚴重地忽視了。一個「玄」字,是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一把「金鑰匙」。


文/宋思運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老子雕像(資料圖)


「求同」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老子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思想的精髓,簡單地說,就是思想的精華。老子思想的精髓決定並體現著老子思想的整體面貌、邏輯結構以及價值取向,也必然與老子思想中「道」、「德」、「無」(棄智、無為)等核心範疇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和邏輯的必然性。對老子思想的深刻把握和正確運用,根本地在於要明晰老子思想的精髓。回歸《道德經》文本,探究老子思想的精髓,對於在理論上還原老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解釋力,以及在實際中提升老子思想的改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求同」是「道」的根本要求


1、老子對「道」的描述

在老子思想中,「道」為「萬物之宗」,「德」更是「惟道是從」。「道」作為老子思想大廈的基石,是老子思想的立論基礎,在《道德經》中出現75次之多,本來應該是被詳盡闡述的,但老子給自己出了個難題:「道」不可「名」,只是「強字之曰道」。不僅如此,仔細研究你會發現,這個「難題」本身就是老子思想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道德經(資料圖)


事實上,即便老子認為「道」 不可「名」,但還是對「道」作了儘可能的描述和說明。在《道德經》中,老子對「道」進行過正面的描述:惚恍、玄、玄同、玄牝、沖、谷、母、甫、始、宗、「夷、希、微」、「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諸等。老子對「道」進行過反面的描述:「不見、不聞、不得、不皦、不昧」,不自生、不自為大、無、無私、「無物、無狀」,「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等。

從那麼多老子對於「道」的描述中,一般認為,老子的「道」就是「無」、「虛」,這已經是理論界的定論。但問題是,如何去解釋「無、有」,「大、小」,「無物、有物」等等這種具有相反意味的描述集中於「道」一身?老子對「道」的這些看似矛盾的描述背後一定有其獨特的思維,並且這種思維本身也是來源於作為「萬物之宗」的「道」,才能在理論上說得通。


2、「道」是世界的本體


從老子對「道」所進行的諸多正面或者反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老子心目中的「道」是世界的本體(原),「不可名」是「道」在人類語言表述上的根本特徵。


進一步具體的理解為,「道」因「不可名」,對有意識的人來說,「道」被老子徹底的放在了人的意識所能把握的世界之外,而就所謂的世界乃是人的世界而言,「道」在根本上是「無」。

3、道的兩大特性:「無」與「玄」


但是,僅有這個程度的理解還完全不夠。因為,老子對「道」的揭示,「無」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玄」被人們嚴重忽視了。在《道德經》中,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時,始終用到「玄」字。第一,「道」不可言說,「玄之又玄」;第二,「道」本無且有,「同謂之玄」;第三,「道」為天地根,「玄牝之門」;第四,對「道」的認識,「滌除玄鑒」;第五,「善為道者,微妙玄通」;第六,德「惟道是從」,「玄德深遠」。分布在7個章節中的「玄」字幾乎涵蓋了老子對「道」包括「德」的所有關鍵性認識,並且老子思想也被稱為「玄學」,可見「玄」在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微妙玄通(資料圖)


因此,在《道德經》中,老子在揭示「道」之為「無」的同時,也揭示了「道」之為「玄」,老子思想不僅「貴無」而且「重玄」。


4、「玄」 字是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玄」從造字法上是象形文字,本意是搓線、編草繩;赤黑色,黑中帶紅;黑而有赤色者為玄。後來逐漸演化為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為龜蛇合體;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稱,等等。這些解釋,更加接近「玄」字的原始意義。很顯然,「玄」的本意就具有「同」、「合」之意,正符合「玄」字作為「繩」解的本意,並且老子也正是以「繩」這個意象來使用「玄」字的。在《道德經》當中,老子就是使用了「繩繩兮不可名」對「道」作了進一步描述。目前,老子思想研究者對「玄」字重視不夠,嚴重忽略了「玄」字的本意理解,常作引申義「深奧、玄妙」之解,不僅對老子思想的理解上失之毫釐謬以千里,而且增加了理解老子思想的難度。


一個「玄」字,是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一把「金鑰匙」。在世界觀上,認為「道」為「玄同」之道,是天地萬物的「玄牝之門」,「道」本身就是「無、有」、「大、小」、「無物、有物」的統一整體,不僅不可言說,而且「不可致詰,混而為一」。也正因如此,老子在《道德經》又分別用了與「玄同(玄)」相近的「同」、「公」、「和」等詞來描述「道」,「尊道」就是符合「玄同」,就是遵循「同、公、和」的標準和原則。


在思想路線上,「玄同」之「道」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玄同」是老子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在認識論上,要執守「玄同」之「道」,就要做到「滌除玄鑒」,老子反對採用「分別心」、「巧智心」等「求異」的方式來認識事物,在老子看來,那樣只是認識了事物的不同和區別,而忘記了事物之間的相通共融之處,從而導致是非、紛爭,這也是老子「棄智」的根本原因;在價值觀上,「惟道是從」,提倡「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老子之「德」的根本標準就是「同、公、和」,「玄同」之「道」落實到人類社會中必然是遵循「求同」的價值原則。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玄」 字是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資料圖)


二、「求同」是「無」的邏輯必然


1、老子之「道」是「物我未分」的境域


邏輯上分析,「名」是言說的基礎,「不可名」意味著不可言說。藉助於今天的概念分析工具,我們發現只能意會不能言說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從概念分析,「絕對精神」內涵無限小,外延無限大,這種情況超出了人類抽象思維本身,沒法言說。「絕對精神」的前提是主客對立。另一種情況就是「感性存在」,從概念分析,「感性存在」內涵無限大,外延無限小,還不在人的抽象思維之內,也沒法言說。「感性存在」的前提是主客未分。


老子之「道」顯然不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因為「絕對精神」是人的理性(抽象思維)發展的結果,而這一點恰恰是老子思想所強烈反對的,老子所持有「棄智」思想,根本上否定了人的思維作用,強調「滌除玄鑒」、「大制不割」,所以,老子之「道」指的是「物我未分」的境域,這也是老子為什麼用「嬰兒」、「赤子」、「水」來比喻「道」的原因所在,這些正與「物我未分」所具有的「惚恍」之態相似。


2、無名和玄同是「道」的兩個方面


「無名」與「玄同」恰恰是「物我未分」之「道」的兩個表現方面:「無名」是「道」的主觀屬性,「物我未分」在主觀上表現為「無名」;「玄同」則是「道」的客觀屬性,「物我未分」在客觀上表現為「玄同」。進一步明確的說,「無名」和「玄同」是道這個一體的「兩面」。


在老子看來,「無」為「道體」,而且這個「無」是相對於人的主觀意識的「無」——「無名」,儘管道作為人的本能生存的自然基礎是「有」,但終因「物我不分」而不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對有意識的人來說根本上是「無」。這一點,也使得很多人直接從「有無」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老子思想,這樣的理解不是不對,但有失偏頗,終因缺乏對老子「玄同」思想的深刻把握,只能將老子思想陷入「大笑之」、「無用論」的尷尬境地。


老子說的「無」從根本上是「物我不分」的狀態,因「無意識」、「無我」而「無名」、「無區別」,根本上是在談論認識的問題,只不過老子在這裡談論的是「物我不分」的「感性存在」。在認識上,從「無意識」到「無區別」再到「玄同、和、合、公」是理解老子之「道」最為關鍵的「驚險一躍」,也是理解老子思想邏輯上的最為關鍵的一環。


既然「無」和「玄」是「道」的一體兩面,也就意味著主觀上的「無我」才能達成客觀上的「玄同」,而客觀上的「玄同」必然要求主觀上的「無我」。「無」是老子在「道」問題上的本體論,而「玄」則是老子在「道」問題上的辯證法。在中國哲學裡,「圍繞道的問題的論述構成了中國哲學的基本形態,道是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國哲學的任務,就是把反命題統一成合命題。這並不是說,這些反命題都被取消了。它們還在那裡,但是已經被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合命題的整體」,道的「玄同」特質成就了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道是中國哲學的精神(資料圖)


3、堅持「求同」,回歸「物我不分」


但現實的世界,對人而言,卻是主觀上「有我」的人的世界,所以客觀上就是背離「玄同」的世界,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失道」的世界。老子直擊人的意識(認識)是最大的危害:使「物我不分」的「玄同」世界變成了「物我有分」、「萬物有別」的「人化」世界。更關鍵的是,「玄同」(「道」)的世界,「損有餘而補不足」,且不自大而大,不自為而為,不自私而成其私,「天長地久」。而建立在認識、分別心、偏私心基礎上的「人化」世界,「損不足以奉有餘」,主觀恣意,強作妄為,紛爭四起,甚至引起禮崩樂壞、戰爭禍端,造成這一惡果的根本的原因在於——「有我」,即人有認識(心、知、智等)能力。


因此,針對禮崩樂壞、社會紛爭的社會現實,老子提出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執守「玄同」之道,在「德」的要求上就是堅持「求同」,達成我與非我求同,主觀與客觀求同,主體與客體求同;其目的就是從「物我二分」回到「物我不分」,自覺達成「我」同環境(包括自己的身體)達成合意;其前提是去除人的主觀自我,堅持「棄智」思想,最高的要求是做到「無心」而為,「無心」而「善為」,「無為而無不為」,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以身觀身」,將心比心(「以百姓心為心」),推己及人,「為無為,事無事」;最終實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以達到「天下將自正」、「萬物將自賓」的邏輯必然。


三、「求同」是「德」的價值主旨


1、「德」是道與人之間的橋樑


正是因為「玄同」之「道」超出了語言所描述的範疇,「道」在「名」外,因此,只要你對它進行描述,實際上就進入了人類意識認識之內,由「道」在「名」外變為了「道」在「名」內。那麼,不可言說的「道」的世界,又是如何對人的現實世界進行影響的呢?


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用「母」與「子」的關係,來形象說明道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如果說,道的世界,也就是「無意識」、「無名」的「玄同」世界;是混沌、恍惚、本能、本然的世界,那麼,現實世界,也就是「有意識」、「有名」的「人化」世界;是清晰、明朗、人化、人為的世界,是「有名」而「有異」,「有我」而「有為」的世界。人的意識使得人背離「玄同」,「異、多、分、私」取代「同、和、合、公」。所以,對「道」這個「感性存在」的認識和把握可能性的到來,對人而言只有一個前提,就是「人類抽象理性的產生」——「德」的世界的到來。


2、玄德就是「玄同」之德


在「德」的世界中,萬物因人的意識而「有名」和區別,「德」也因人為的區別而變得有層次,這個層次劃分的標準就是「同、和、合、公」的程度。德的層次與「求同」的程度呈正相關。就人類而言,能站在人類群體與環境(包括自己的身體、他人、社會、自然)「求同」角度對待自己的「異、多、分、私」,這就是人最高的道德。隨著「異、多、分、私」成分的增加,「同、和、合、公」成分的下降,人的道德層級不斷下降。


這裡要強調的是,在老子思想中,最高層次的德是「玄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玄德,就是「玄同」之德。「玄」本身也具有「同、一、合」的意思,所以,「玄德」就是符合「玄同」之道、遵循「求同」之法的「德」。如此,只有「大同、大合、大公」之德才能做到,也只有「無心」、「無我」才能做到,也只有以「以百姓心為心」才能做到。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德」,「大同、大合、大公」,就是「大德」,就是「玄德」。


3、在現實中如何做到「求同」


「求同」為德,求「小同」有「小德」,求「大同」有「大德」。也正在這個意義上,老子才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顯然,在老子看來,有德無德、大德小德都在於人「求同」的程度,具體到現實生活中的可操作性,老子提出了「嗇」、「早服」、「積德」範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嗇」就是克制自身慾望,不過度的消耗,愛惜並儲存。「嗇」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範疇,從根本上說,「嗇」的前提就是「棄智」,無知無欲,無我無求,只有真正做到「嗇」,才能實現老子所說的「為腹不為目」,「貴大患若身」,也正因如此,「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才能真正使天下避免陷入「分、爭、兵」的境地,所以,老子認為這就是「早服」,「重積德」。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治人事天,莫若嗇(資料圖)


我們不難看出,在「道」的範疇內,老子持有徹底的「棄智」思想,堅持「無知(智)而行」;而在「德」的範疇內,老子反對的是脫離「道」、脫離自然性的「智(知)」,是在對「智(知)」的肯定基礎上的「棄智」(知),因此在知行觀上,老子堅持的是「善智(知)而行」。


總之,老子思想的深刻性在於建立在道、德、棄智、無為基礎上的「求同」,「求同」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思想中有關「有、無」討論佔據重要的地位,但不能就此認為老子思想的精髓就是「貴無」或者「無為」,從更深的層次上,討論「有、無」的最終目的是討論「同、異」——這取決於對於「道」、「德」的認識是否相應的建立在對「自然世界」和「人化世界」、「無我」與「有我」關係的科學認識和辯證對待基礎之上。「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求同」是老子思想穿越千年到今天,仍然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強烈的現實感的原因所在,也是新時期進一步傳承和發揚老子思想必須把握的根本依歸。(編輯:若水)


歡迎各位投下您尊貴的一票,就有機會獲得精裝版《白玉蟾祖師文集》一套。還有,投票以後,別忘了去評論留言哦~~~


作者簡介:宋思運,男,漢族,江蘇徐州人,中共黨員,副教授,博士。現任徐州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院長。主持教育部課題1項、省級課題5項,在SCCSI、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

一字足矣 打開老子思想智慧的金鑰匙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第三十八回赦蕭何凌虛求旨
宗師本色 逍遙神仙:南天道國止止庵
雷劫不是「劊子手」 老狐渡劫避天雷靠何法器?
讀《論語》的最高境界在於悟「道」
神目如電:積年懸案終於告破,冥冥之中緝拿兇手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老子化三清是什麼意思
給思想蓋一座房子
老子、孟子、孔子、莊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馬云:我只想用老子的思想賺錢
改變你思想的鑰匙
八句話,道破老子思想精髓!
老子文化老子思想與養生
有思想的茄子
單眼皮=沒眼妝?三招打破你的老思想!
洗腦是給你灌輸成功的思想,智慧的頭腦將洗出財富!
莊子釣於濮水的意思 思想家莊子是怎麼死的
古代聖賢老子的精妙思想: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孔子在家裡的排名 聖人孔子的孝道思想是什麼
《荀子》所有的思想智慧都濃縮在這十句話中?
【思想者】衡水二中的孩子奮鬥多少年才能跟金刻羽們喝咖啡?
父母怎麼讀懂腦癱孩子的思想!
鏡頭下一群思想開放的伊朗少女,私下生活難以想像
秋冬季坐月子禁忌多 不讓老一輩思想影響你 貼心的月子方式要知道
老子、莊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家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