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信:豁達讓苦難變樂途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信:豁達讓苦難變樂途

對於蘇東坡,林語堂先生如是評價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者,一位瑜珈術修行者,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蘇軾是位獨特的存在,他逸懷浩氣,曠絕古今,他樂天開朗,能於糟糠中見珠玉,在野菜里覓美食。今日知行君整理了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封家信,從那幽默詼諧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一代文豪的超然豁達。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信:豁達讓苦難變樂途


家信原文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不乘熱出,則抱水不幹),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燋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


家信背景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其亦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在蘇軾的諸多親人中,與蘇軾感情最深的就是弟弟蘇轍,他們交往一直都是最親密的。他們兄弟二人曾經一起讀書,一起出川參加科舉考試,後來又一起做官,一起被貶,然而由於朝廷的政治變幻導致兄弟二人分別兩地難以團聚。後來蘇軾因為反對「新政」的實行再次被貶官到廣東惠州時,就給弟弟蘇轍寫了這封信,向他介紹了自己最近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感受。雖然這封信很短,但是在蘇軾的筆下仍然顯得趣味盎然。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信:豁達讓苦難變樂途



原文釋義

炙微燋食之:烤到稍微發焦吃它。炙:烤,燋:通「焦」。


得銖兩於肯綮之間:銖兩: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比喻極輕微的分量。肯綮:筋骨結合的地方。


堂庖:指富貴大戶的廚房。


芻豢:芻,吃草的牛羊;豢:豬、狗,芻豢泛指家畜。


則眾狗不悅矣:此處為戲語,人們都吃羊骨頭,狗就吃不上了。

惠州這個地方,蕭條冷清,一天只殺一隻羊,還得讓為官者先買,因此從屠戶那我常常只能買到脊骨。骨頭之間也是有些許肉的,買到之後,要煮熱,然後趁熱濾干撈出(如果不趁熱撈出,水就不容易干),然後泡到酒里,加點鹽烤到微微有點焦的時候吃。我剔了一天的骨頭,在筋骨結合之處剔得一點點肉,就特別開心,如食蟹螯一般。於是隔幾天就這樣吃一回,感覺很是滋補。子由你天天吃的肉都很肥厚,牙齒全咬進去,都咬不到骨頭,哪裡會品嘗得到我這種美味呢?我雖然開玩笑地寫給你,但是你也不妨試一試。不過,假如這個方法真的流行了,那狗就要不開心了。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信:豁達讓苦難變樂途



家信品讀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有一天當我們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時,你會怎麼選擇呢?有的人可能會選擇自我解脫,也有的人則是歸隱山林,也有些固執的人或許因為不肯與人同流合污而鬱鬱而終,這種做法在令人敬佩的同時,卻也不免讓人唏噓。而與他們相比,蘇軾面對逆境所表現出來的豁達樂觀人生態度或許更值得我們稱道。蘇軾的一生可謂是命途多舛,逆境不斷,然而他卻完全不放在心上,面對多次的貶謫和流放,他仍然能夠隨遇而安、自得其樂。


這封寫給蘇轍的信中,雖然講的是生活中的日常瑣事,但是卻以小見大,將它放大到整個大的社會環境中,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刻畫了當時的社會形態。面對突如其來的政治打擊,他不是怨艾哀嘆,而是以筆抒懷,用簡短的文字把內心的坦蕩和氣度從容地表達了出來。他在信中寫道:「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處境。被貶惠州的蘇軾雖然沒有錦衣玉食,卻有著超然達觀的胸襟,以苦作樂,不畏逆境,傲視磨難,把艱苦的境遇描述的極盡樂趣,這種胸懷,這種氣度,著實令後人讚歎欽佩。


對於朝中的迫害和貶官,蘇軾表現的既不畏懼也不介意,即使晚年被遠貶海南,備嘗艱苦,九死一生,但他的心中仍然是一片光明,他用自己的筆描繪出一幅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春景:「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有什麼比屢遭磨難更痛苦的事?蘇軾卻用樂觀豁達的態度讓自己痛苦的人生變得熠熠生輝。每個人都會經歷或大或小的磨難。一扇門關上不是問題,我們要做的,是讓另一扇門外的道路,變成坦途。在這之中,如果我們也能用豁達超然物外的心態看待問題,用痛苦磨礪心性,一樣會讓生命蓬勃多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儒家思想:提升中國企業家精神文化內涵
最美詠菊詩,最美古菊畫
樓宇烈:儒學精華造福現代人生
《尚書》精選20句,回歸經典,受益匪淺
王陽明和曾國藩在子女教育上的不謀而合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蘇軾的信:豁達讓苦難變樂途
好豁達!伊能靜將再婚,只因秦昊說了這句話
蘇軾的十首詞 告訴你什麼才叫豁達的人生
湘雲常惹黛玉生氣,可一番話卻讓她暫時變得豁達
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
甘肅書畫泰斗陳伯希書法精湛,曾言:人生或如蟬,做事當豁達
樂觀豁達的蘇東坡,為何多次欲投江自盡?
你想做一個怎樣的父母呢?豁達還是嚴格
蔡瀾:凡事往好處想,人生便會豁達!
欣賞自己,會讓自己變得大度豁達
豁達的人生不煩惱:心存干戈,不如手握玉帛
吳淡如:豁達的女人最可愛
豁達與積極去愛:《天使愛美麗》
一組圖讓人感嘆在歷史磨難當中,攝影師的樂觀豁達的心態
豁達的印度人,雖然貧窮但是他們的幸福指數很高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的豁達、隨性與豪邁
蔡瀾:凡事往好處想,人生便會豁達
願你不為煩心事困擾,豁達開朗的生活
堅韌、豁達、善良和樂觀的藏族婦女,他們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