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思亮法師:出家人為什麼要用缽

思亮法師:出家人為什麼要用缽

思亮法師:出家人為什麼要用缽



執持應器,當願眾生:

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若見空缽,當願眾生:


其心清凈,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為食器。其形狀為圓形稍扁、底平、口略小。缽的材料,如鐵制,稱鐵缽;陶土製,稱瓦缽、泥缽、土缽。釋尊所用的缽,稱佛缽。


缽的大小於各律典中都有差別,其容量也因名稱而異,通常有大、中、小三種。大的三斗,小的一斗半。另外還有過缽、上缽等,缽的顏色為「黑色、赤色或褐色」等。


比丘持缽以應受他人的飲食,缽又稱為應器。持缽行乞時稱為「托缽」。而比丘不得儲存多個缽,護持缽要如護持自己眼睛一般,應當經常以澡豆洗凈除去垢膩。缽損壞時,如果用五種修補方法修後不漏,不能用新缽。


古人修行啥都放下,放下一切世俗的名利與慾望,去修「無為法」,那時的出家人身上貴重的物品就只有三衣一缽最貴重了,所以「缽」對出家人來講也就顯得重要了。

就比如缽的大小要依佛制,缽是如來應量器,也是佛的象徵。我們出家人修行就要放得下,出家人有「三衣、一缽」就夠了,所以出家人修行應該清心寡欲,佛在世的時候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夜不倒單。古時這樣的出家人叫苦行頭陀僧;那樣的出家人的缽像眼睛一樣珍貴無比,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律以後,缽外加三衣終生一定不可捨棄,特別是我們現在的末法時期,若想得到一個如法的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所持用的缽。


幾千年的佛教傳承到我們這一代出家人身上,我們定要格外的珍惜我們手中使用的缽,我們修行是為了續佛慧命,等我們將來修好了,得道了,我們還要擔當度化一切法界有情眾生的任務,我們離俗出家,放下一切,修無為法,我們要靠這吃飯的「缽」修行,修行就是要了脫生死,脫離六道的輪迴。


缽是我們出家人吃飯的工具,我們修道啥都能夠放得下,唯獨這吃飯的「缽」不能放下,人活著就要吃飯,你不吃飯就會餓死,所以缽能夠成就我們一切善根,我們一切善根都要靠「缽」來成就,出家人吃飯的「缽」不可離身,我們所使用的「缽」也是成佛的一個關鍵問題。


佛在世的時候,那時候所有的人都是用缽來吃飯的,就如同我們吃飯的碗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其實我們出家人用什麼東西吃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放得下,修行要放得下金錢與名利。古代的出家人對缽重視的原因,是叫我們放下身心所有的一切,這缽就不能再放了,我們還得靠吃飯來滋養我們的福身慧命。現在的很多寺院的出家師父們也不用「缽」吃飯,也很難說你是一個佛的弟子,因為佛法在古代政法到相法時期,一個真正出家人,必須用缽吃飯,而且缽也是代表佛的標誌。


出家人最好還要使用一個真正比較如法的缽來吃飯,我們有了一個真正如法的缽,我們出去托缽乞食就不會被人輕慢,以免給輕慢我們的眾生帶來罪業,我們出家人「托缽乞食」應該嘗試,你沒有真正的乞過食,也就不知道我們過著「托缽乞食」的生活、能否使我們生存下去,我們要怎麼樣去修行,大家總要有個嘗試。

修行人就要放得下,就要去戰勝我們自己,我們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們要能夠戰勝我們自己,我們就能夠吃得下別人吃不了的苦啊,就知道我們出家人托缽行腳,總要試一試才能夠知道你行不行,才知道你能否過得了托缽行腳修行的生活。


我們行腳托缽乞食不可攀援,當我們真正托缽乞食的時候,我們就明白了佛法是應該怎樣修行,修行就要放得下,一切都要放下。我們出家人修行不但要放得下一切,還應該斷去世間的一切外緣,我們修行人不要再攀援了。因為我們不攀援,修慈悲平等的包容之心,慈悲心修好了,我們就會生起無緣的大慈,同體的大悲心、還有大行、大願、大智慧等佛菩薩的性德,我們也都能夠修出來,都能夠證得。


來源|禪林網

思亮法師:出家人為什麼要用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如何看待「素食主義」與學佛?
虛雲老和尚:勿令佛法敗於不如法守戒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學誠:漢傳佛教注重功德,注重報恩,注重圓融

TAG:明覺居士 |

您可能感興趣

靜波法師:這樣恭敬出家人,你能做到嗎?
學誠法師:出家人要過的四個難關
恭敬出家人有什麼好處呢?
出家人頂禮在家人如法嗎?
你知道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嗎?
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出家人為何一定要光頭?
靜波法師:弘法,出家人永恆的使命
慧律法師:放下,並不是出家人的專利
元聞法師:在家人可以公開批評出家人的錯誤嗎?
印光大師:出家人為啥不吃肉?
師父、法師、和尚不一樣,如何正確稱呼出家人
出家人的本分是什麼
傳喜法師:出家人是這個世間的「發燒友」
為什麼出家人偏袒右肩?
什麼樣的出家人,可以拜師親近?
要求出家人做人要誠實
師父 你們出家人真的沒有煩惱了嗎?
为什么出家人在世就被尊为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