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仁宇:滿清君主符合中國傳統 遠超本土帝王

黃仁宇:滿清君主符合中國傳統 遠超本土帝王

的確,正如黃仁宇先生所說,滿清君主之符合中國傳統,遠遠超過前朝本土出生的帝王;而他們所能行使之職權,也勝於歷朝歷代(請參看《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滿清君主符合中國傳統 遠超本土帝王


本文摘自《帝國的終結》 作者:易中天 出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大清王朝的主要領導人就兩樣了。他們不但認同甚至醉心於漢文化,而且幾乎是把帝國制度的精髓都琢磨透了的。的確,正如黃仁宇先生所說,滿清君主之符合中國傳統,遠遠超過前朝本土出生的帝王;而他們所能行使之職權,也勝於歷朝歷代(請參看《中國大歷史》)。我猜想,這大約是因為他們能夠將軍事集權的經驗,成功地運用於政治集權;又能夠將漢民族創造的文化,靈活地運用於自己建立的王朝,並能在兩方面都避免其不足。且看他們如何動作。


首先,清代統治者明確宣布,皇權的行使(包括親王攝政、太后垂簾)和皇位的繼承(是立嫡、立長,還是立賢)純屬皇室家務,不容外人(主要指漢人)置喙。這就避免了朝中大臣為這些決定是否合乎禮法爭論不休,而漢家那些理學大臣偏偏又對此特別熱衷。實際上,大明王朝就是在諸如此類的爭論中活活拖死的。清人的決定,顯然吸取了明亡的教訓。但他們能夠公然不顧歷朝歷代「君臣共治」的傳統,將朝臣排斥於這些重大決策之外,則無疑得益於他們是滿人,可以不管漢人的那一套。其次,他們規定,滿族王公勛貴包括皇帝的父輩,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一律自稱「奴才」,這就杜絕了所有「自己人」的「不臣之心」和「非分之想」,而那些八旗領袖、親王郡王們可歷來都是桀驁不馴的。事實上,清王朝建立之初,八旗旗主權力極大。由他們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甚至凌駕於皇帝之上,順治帝、康熙帝都曾受到鉗制。這時,光講「君君臣臣」那一套是不行的,因為那是漢人的東西,必須用滿族傳統來包裝。漢人稱臣,滿人稱奴,一朝兩制,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第三,他們發明了「秘密建儲制」,即皇帝生前不再冊封太子,只指定接班人,但秘而不宣,藏之高閣,皇帝駕崩以後才由顧命大臣當眾宣布。這就避免了儲君搶班奪權,太子結黨營私,諸王陰謀奪嫡一類事端的發生。有此基礎,他們放手讓皇子皇孫、貝勒貝子參政議政,甚至代管部務,這顯然又是吸取了前明皇族只會享受太平,不能保家衛國的教訓,確保了皇室的堅強有力,應該說是煞費苦心,也算周密細緻。問題是帝國制度此時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大清帝國最後幾個皇帝,是連兒子也生不出的。建儲制度設計得再好,又能如何呢?

不能說趙匡胤、朱元璋,以及清代統治者們的政策沒有用。宋以後,鴉片戰爭以前,確實不再有藩鎮割據和權臣謀逆,不再有地方勢力的尾大不掉。然而帝國也從此變得死氣沉沉,了無生機,再也煥發不了生命活力。結果,宋亡於元(蒙古人),明亡於清(女真人),清則差一點亡於來得更遠、武力也更強的「洋人」。所謂「寧贈友邦,不與家奴」,不過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王朝,還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滑稽的謀反:只為到皇宮吃一頓飯
霍氏一門為何遭漢宣帝滅族?謀反弒後殺太子
晚清政府的幾步錯棋:為何咸豐帝的遺囑政治隱患極大
彭德懷機要參謀回憶:毛岸英從不以主席兒子自居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點評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之鳳冠霞帔!趙薇劉濤范冰冰朱茵鞏俐,你眼中誰最美?
陳逸飛:中國傳統古典美女
吳敏霞改伏明霞郭晶晶遠嫁香港傳統,跳水皇后嫁富平小伙張效誠
在香港保育中華傳統文化之茂盛森林——專訪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
中華民族傳統文明中的瑰寶——大清銅幣
馮長江:中國傳統線描應結合西洋繪畫豐富的色彩語匯
中國石龍「入住」阿根廷中國城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韓國平昌冬奧會中文官網撰文稱「十二生肖是韓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明中的寶貝——清龍古幣
傳統文明中的瑰寶——清龍古幣
李山:孔子與中國的「編史」傳統
徐小躍: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王基宇:中國的當代性傳統
中國傳統紋飾:福山壽海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宗族與家風
渝北:誦讀中華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山東中小學全面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南懷瑾老師:傳統中國的外交政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