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之真心

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之真心

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之真心



濟群法師 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說禪


八識和心所是從妄心進行闡述,而從漢傳佛教的傳統來看,更推崇真心系統的經論。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涅槃經》就被翻譯到中國,核心思想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這是立足於真心來展開修行,和妄心系統的經論有著不同的契入點。其後,這一思想始終是漢傳佛教的主流,影響至今。此外,《楞嚴經》《楞伽經》等也告訴我們,每個生命中都有無盡的寶藏,只是因為迷失自己,才被貪嗔痴所控制。就像一個從小被拐賣他鄉的富家子,因為不知道自己原有的身份,不知道自己名下有億萬資產,只能到處流浪,乞討為生。一旦找到自己的家,就具足一切了。因為這些本來是屬於我們的,不需要外求,也不需要創造。


禪宗就是根據這種見地,開啟了頓悟法門的修行,告訴我們:「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每個生命都有內在覺性,只需認識即可。這種建立內在覺性的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成佛的快捷之道,故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說。


佛經中,對這個內在覺性有諸多描述,最常見的是以虛空為喻:虛空是無限的,覺性也是無限的;虛空是無相的,覺性也是無相的;虛空能含藏一切,覺性也能含藏一切。但心與虛空的不同在於,虛空是無情,是沒有知覺的;而心是有情,是有知覺的,有了明知的功能。

雖然心可以遍知一切,但又不能粘著,否則就會一葉蔽目,從無限變成有限的一點點。學佛人都知道「不要執著」這句話,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貪著與需求有關,而妄心本身就有著貪著的特點,不同只是在於輕重之別。嚴重的在乎就嚴重地貪著,小小的在乎就小小地貪著。如何才能去除貪著?一方面,要在平時建立正確觀念,養成良好習慣,不要忽視乃至縱容貪著的發展;另一方面,是要明心見性,這樣才能在根本上剷除貪著之根,證得空性,真正做到《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早報 的精彩文章:

老舍《二馬》改編成話劇:迴避東西方文化碰撞,選擇人與人的隔膜
英國貴族:喬治王時代英格蘭的瘋癲
周一良的「泄密」與唐長孺的「保密」
胡適:並非「全盤西化」,是充分世界化!
「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懦弱」 成為其豐碩思想來源

TAG:東方早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教與心理治療
治療陽痿的心理療法
失戀心理治療的小辦法
杏林紀事之心理治療要思想放鬆心態平和
適合理性者的心理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永不過期的「良藥」
失戀心理治療的三步曲
常讀《心經》 能有效治療心理疾病
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徐建華談護理》第十期:抽動症的心理治療
銀杏葉的藥理作用 治療疾病保護心臟
陰莖癌發病後的護理 解決心理負擔有助治療
周公解夢之夢者的心理治療的解析
針灸治療腎病的原理和優勢
濟群法師:常讀《心經》 能有效治療心理疾病
高血壓是心身疾病,如何心理康復治療
濟群法師: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婚外戀的夫妻心理治療
治療痤瘡的方法!教你飲食護理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