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國內首例!隔著媽媽的肚皮,給胎兒做心臟手術,心臟只有杏仁大!

國內首例!隔著媽媽的肚皮,給胎兒做心臟手術,心臟只有杏仁大!

媽媽肚子里的寶寶,小心臟只有杏仁大,能做「心病」治療?聽起來匪夷所思,卻真實發生了!9月22日,39歲的謝女士腹中28周的先心病寶寶,在中外專家團隊的密切合作下,免遭了夭折之禍。


1


風波迭起:二胎患嚴重先心病

謝女士是一名高校教師,有一個兩歲多的兒子。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謝女士開始盼為兒子添個伴。儘管驗出身體存在輸卵管堵塞的情況,今年3月,她還是成功懷上了二胎,全家人都十分高興。


不料一波三折:21周產檢時醫生髮現,胎兒患嚴重複雜先心病:右心室發育不良、三尖瓣發育不良,肺動脈嚴重狹窄至接近閉鎖!如果妊娠繼續,寶寶可能變成單心室,這幾乎就是中止懷孕的指征,多名醫生建議「放棄」。「我從未有過一刻猶豫,絕不放棄!」她被建議到省醫心研所碰碰運氣。

國內首例!隔著媽媽的肚皮,給胎兒做心臟手術,心臟只有杏仁大!


2


誓不放棄:孕媽勇試新技術


謝女士來到省醫心研所時,孕期已26周,一場心外科、產科專家會診迅速開展。檢查發現,胎兒病情的元兇是肺動脈瓣膜閉鎖,更令人捏把汗的是,解除瓣膜閉鎖後,起碼需要4周時間宮內發育,才能幫助右心室「長回來」,時間不多了!


專家組細細想來給出了治療方案——嘗試胎兒心臟介入治療:利用穿刺針,在超聲引導下,經孕婦的腹壁、子宮壁、羊膜腔、胎兒胸壁等組織結構,抵達胎右心室、胎心肺動脈瓣膜處,送進球囊並擴張,撐開肺動脈瓣,恢復右心室至肺動脈的血流。


專家坦言,這是國際最先進的胎兒心臟病宮內介入治療,國內尚無先例,歐美也只有約200例,全球不到10間醫院敢做能做。手術本身難度非常大,26~28周的胎兒心臟只有一個甜杏仁那麼大,術者一不留神或胎兒輕微一動,都可能穿破心臟,危及性命。

然而謝女士卻說,「我接受手術方案,爭取做國內首例,拼了!」


3


首戰失利,胎心率放慢即刻暫停


9月20日,潘微團隊監測到胎兒體位合適,胎心正面對母體腹壁,事不宜遲,決定次日實施手術。在幽暗光線下,穿刺針步步向前,從非常狹窄的胎兒脅間隙探進,成功進入胎右心室,一點點穿過肺動脈瓣,到了最後的關鍵一步——放進球囊擴張!突然,儀器監測到胎心率放慢,胎心收縮幅度下降!手術即時中斷,即刻給葯干預,胎心恢復。

國內首例!隔著媽媽的肚皮,給胎兒做心臟手術,心臟只有杏仁大!


「就是電閃火石間,意外發生到胎心恢復,不過10秒。」心兒科主任張智偉回憶。並不是醫生膽小——萬一胎心率持續下降,胎兒將胎死腹中!寧願首戰失利,也要避免這個最壞的結果。幸好,超聲評估確定,胎兒狀況良好。


4


再戰圓滿,母胎失血僅4毫升

回到病房,謝女士清醒過來。專家徵求她是否願意再嘗試手術,謝女士立刻同意,「當時只擔心專家不願或不敢再做。」


手術再次進行。有了前次經驗,穿刺針十分順利、準確地穿刺到胎兒的右心室,球囊導管穿過接近閉鎖的肺動脈瓣,開放了肺動脈瓣膜,反覆擴張2次,在超聲檢測儀可清晰看到「生命之血」成功流向肺動脈。手術成功了!

國內首例!隔著媽媽的肚皮,給胎兒做心臟手術,心臟只有杏仁大!



手術時間只有20分鐘,全程使用1.5~1.8毫米的導管、1毫米的穿刺針,未動一刀一線,4毫米的球囊將6毫米的瓣環撐開,讓2.2~2.6毫米的血流通過,母胎出血不超過4毫升,一張紗布僅沾了星星點點。


術後第4天,謝女士恢復良好,複查胎兒心臟超聲,肺動脈瓣前向性血流存在,三尖瓣返流減輕,可以出院。隨後還需4周來讓矯治後的胎心在宮內繼續發育。預產期前,謝女士要配合專家繼續觀察胎兒發育狀況。還有10周,她將迎來這個「新(心)生」的孩子。


針對此次給杏仁胎心做手術,時間君還有一些具體的知識與大家分享~~


追問大咖


1、隔著肚皮給「杏仁胎心」手術,怎麼做到的?


——「胎心術」最好後續有4周宮內發育


2、為何不等生下來再做心臟介入治療?為何選擇胎兒28周實施?


——「胎心術」最好後續有4周宮內發育


原來胎心介入治療不是越早越好,省醫心臟母胎醫學科主任潘微指出,國際上200例中最小的有22周做的,最大的有32周才做。如果胎心問題嚴重會儘早,但總體而言要選擇最合適的「窗口期」。比如此例,26周到院,28周手術,萬一手術穿刺引發胎兒早產,現醫學條件下早產兒可存活了。再晚點做,右心室發育追回來就難了。


為何不等嬰兒出生後再做治療?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主委、省醫院長庄建說,此例手術指征就是右心室發育不良,如果不干預,可能出生的將是一個接近單左心室的寶寶。目前單心室出生寶寶不少,有另一心室不發育的,也有先天單腔的,出生後可干預,但一般20歲後能存活的極少,畢竟心功能受損嚴重。


因此,產前診斷單心室一般建議中止妊娠,而心室發育不良,像本例,則預留了4周宮內後續發育,治療後可發育成健康雙心室,相當於根治。


3、國際已有200多例,此次國內首例有何不同?


——比國際多做的胎左心室術更難


省醫心兒科主任張智偉直言,為了此項胎兒宮內治療,省醫團隊已經做了五六年的準備,動物試驗非常成功,全團隊磨合了一年多。做起來碰到最大的挑戰是胎兒體位定位,胎兒一直在動,第二次手術在潘微主任團隊與謝女士努力調整近2小時才獲得合適體位,實際治療時間不過20分鐘。


而與國際病例相比,這一國內首例難點還在於右心室、肺動脈瓣穿刺。張智偉說,歐美人群左心室發育不良、主動脈瓣狹塞占病例七成多,其他兩成多是右心室和肺動脈瓣問題;亞洲人群則最多見後者。後者的穿刺更難,路徑更曲折。


4、手術一度中斷,全程中最大風險是什麼?


——胎心率變慢是極大風險,但在預期之中


張智偉說,胎兒心跳本身是很快的,由於穿刺母體及胎兒的組織多,對於胎心是多重刺激,出於身體保護,胎兒啟動應激機制,胎心率變慢,這是正常的,確實也是最大的風險,危險是瞬間的事,處理不好真的就胎死腹中。兩次通過母體經胎盤給葯,成功防控風險了。治療風險還包括心包積液,穿刺會造成滲液,術中是兩次抽液的。術後有輕微的發炎等,都在控制範圍內。所以,手術雖然不動一刀,不縫一針,但技術含量極高。


5、首例「胎心術」成功施行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降低胎兒因先心病而被放棄的幾率


庄建直言,先心病位列目前出生缺陷首位,但醫學技術的進步,正讓因先心問題導致放棄胎兒的悲劇越來越少。像本例,如果不干預,胎兒可能發展成單心室,只能放棄。


國際先心術胎兒期干預有三類:產時胎兒術、宮內介入治療、胎兒體外循環手術。前兩類省醫都在國內率先成功開展,第三類全球未有成功案例,但省醫自2004年起與世界三四家中心同時開展研究,動物實驗已經有存活案例。


「不要輕易放棄胎兒,要聽取醫生的產前診斷和診療意見。」庄建舉例說,省醫心兒專家李渝芬門診,以前1個月僅約10個胎兒發現先心問題,最近卻一天篩查到10個。胎兒不一定有病就要放棄的,去年有產時胎兒手術的病例,如今心臟完全正常,10個月大,心臟發育指標達到了1歲3個月。庄建說,越複雜越嚴重的先心病,越可早期發現並找出病因,早期干預,父母們不要輕易放棄。


(來源:廣州日報、騰訊網)


為醫生點個zan,真是醫術精湛!為這位媽媽點個zan,母愛偉大面對疾病不輕易放棄胎兒!也為還沒出世的胎兒點個zan,那麼小就接受手術,勇敢,棒棒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經視第一時間 的精彩文章:

2016年10月三場流星雨,陸續璀璨登場!明天就有哦!

TAG:安徽經視第一時間 |

您可能感興趣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胳膊、腿上藏著四大養心穴,疏通血脈,養護心臟!
媽媽抱嬰兒抱到靠近心臟一側,竟然有這麼大好處!
被打石膏的貓咪,一隻比一隻可愛,快點捂好自己的小心臟!
上帝賜給她一張漂亮的臉蛋,卻不小心將心臟裝錯了位置!
講件恐怖的事——千萬別讓老爸帶孩子,辣眼睛我的小心臟還好嗎心
注意:突然間下巴疼,小心了,你的心臟可能遇到了大麻煩!
國外一神奇男子,竟然沒有心臟,卻靠著背上這個東西活著!
這貓的眼睛太美了,還是祖母綠,感受下,我的小心臟受不了……
一大波狗糧來襲,你的心臟還好嗎?
有了娃的生活,就是這樣懵圈混亂,卻滿滿都是愛,爹媽都是大心臟
還敢讓人隨便親你的孩子嗎?親壞的不是腦袋,而是心臟!
女嬰心臟長在胸外!如何給胎兒一個健康的心臟?
7月大的胎兒,心臟驟停沒有胎動,醫生說的話,疼的媽媽哭不出來
敢讓人隨便親你的孩子嗎?親壞的不是腦袋,而是心臟!
每天吃一顆,癌症躲著你走,人不老,心臟變好
把月嫂氣走,把媽媽氣出心臟病,這個產婦腫么了?
管好你的小心臟!這有一隻吸血鬼的貓咪,不要害怕也別被電到喲!
萵筍是心臟的好朋友,這樣拌一下,讓你心臟特別好
這些嬰兒出生時心臟都長在外面,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