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傳播,我有我主張

科學傳播,我有我主張

2016年全國科普日剛過去。新形勢下,科普有了新命題。依靠文字、展板、場館等做嚴謹科普的方式已逐漸跟不上社會的需求,受眾呼喚更有趣、更多樣的科學傳播方式。在此背景下,一批熱心科普的年輕人,運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藉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台,參與到科學傳播事業中來。本報記者日前採訪了三位年輕的科學傳播者,講述他們在科普上的新探索,以及對科學傳播事業的思考。


——編 者


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不只講解科學事實,還展示科學研究歷程

講述背後故事


本報記者 劉詩瑤

科學傳播,我有我主張


王立銘近影


王立銘,擁有多重身份。


他首先是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後,到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擔任教授,專註神經和代謝生物學研究;他又是新銳科幻小說家,處女作《守夜人》入圍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他還是擁有兩個可愛女兒的超級奶爸,新書扉頁上寫著「給我的兩個女兒,洛薇和洛菲。等你們長大,爸爸講書里的故事給你們聽。」


一線的科研經歷、旺盛的表達欲、優美紮實的文筆……這些特點順理成章地指向了他的另一重身份——科學傳播者。


「起初是因為無法忍受微信里有關衛生健康的謠言。」王立銘談起做科普的初衷,「雖然並不專門研究疾病,但作為生物學家,我相信我的專業素養和判斷力會比一般人好,我希望能夠寫點東西防止大家被誤導。」王立銘覺得自己似乎天生就有和公眾對話的強烈願望。「如果能用通俗活潑的方式使大家理解科學,我會非常快樂。」

用歷史故事深入淺出地講述科學研究歷程,是王立銘科普文章的特質。翻開他的新書,讀著故事就能明白:為什麼把兩隻老鼠的皮膚通過手術連接在一起,能幫助人們理解脂肪對胃口的調節機制,為什麼歷經數年艱苦工作找到的瘦素基因,沒有幫助人們解決肥胖的問題,身體里的脂肪分子是如何在血管中運來運去的……


「我並不只講解科學事實,還要把科學研究的歷程揭示給公眾,講歷史故事是一個好方法。」王立銘和很多科學傳播者不同,他每天都在做科研,「這也許給了我一點獨特的優勢,我更了解那些科學問題在歷史上從無到有的演變過程。」


這種「講故事」的寫法,重在強調每個科學發現的來龍去脈。「比如,我會梳理出人們最初如何問出某個科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經歷了什麼變化,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又有哪些新發現驅動了變化。把這些用輕鬆的歷史小故事串起來,會讓讀者更好接受。」王立銘說。


在王立銘看來,堅持這種寫法是有意義的。「要想真正理解科學,就需要知道科學演進的歷史,需要知道人們是怎樣一點一滴百轉千回地逐漸認識客觀世界。通過學習科學研究歷程中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能切實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科學不是阿拉丁神燈,像很多今天伴隨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健康常識和藥物,都是經歷了漫長曲折的過程,才最終走出黑暗。為人類智慧所照亮。」王立銘說,希望讀者在了解科學發現背後的故事後,能認同「科學就在每個人身邊,親切而可愛」。他也希望人們能夠更加理解和尊重科學家群體為人類進步付出的努力。王立銘視科學家為「心目中的超級英雄」,每當有讀者留言「對故事裡的科學家心生敬意」,他就感到很滿足。

國內科普似乎總將受眾群體局限在兒童和年輕人。「其實,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成年人,也不一定能透徹地理解科學研究的本質。」王立銘說,科普對象應當涵蓋全社會不同階層和年齡的人,讓所有人都能從科學中獲得靈感和營養。對待不同的群體要有不同的科普方法。


果殼網編輯張博然探索科學寫作中抒情的可能性


展示科學美感


喻思孌 張 弛

科學傳播,我有我主張



張博然近影


俗稱鐵樹的蘇鐵兩億多年前遍布世界,如今只有約300個物種,伍德蘇鐵更是僅剩最後一株。在《大地上最孤獨的樹》一文中,張博然講述了一個物種走到盡頭的故事。短短數百字,卻籠罩著一言難盡的情緒。


張博然是果殼網的編輯,生物學領域「達人」。「Ent」是他在網路空間的名字,也是粉絲對他的昵稱。11年前,張博然考入北京大學,成為元培實驗班古生物學專業第一屆學生。2009年,他寫了《鬣狗大戰「北京直立人」》。憑藉這篇生動活潑而又有板有眼地分析「是人獵狗,還是狗吃人」的文章,他成為科學松鼠會一員。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整合生物學博士學位期間,他陸續寫了不少科普文章,由此萌發了對科學傳播的興趣。


張博然像一個「非典型」的科學寫作者,與一般人關注具體的知識點、結論不同,他感興趣的是不同學科的研究「路數」。本科期間,他選修過學校很多不同學院的專業課,痴迷數學、生物、哲學等各領域的研究方法。而今,從事科學傳播,他同樣相信表達方式比介紹一個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當前不再是信息貧乏的時代,信息就在那裡,關鍵是有沒有心去搜集,好的表達能展示科學美感,吸引人們自己去了解。」


基於這種理念,張博然一直在探索新的科學寫作方法,他把這些嘗試概括為「在科學中抒情」。他的寫作,追求的不是單一知識點的得失,而是表達基於真實的情感衝擊——賦予現實中的自然故事以抒情性。


「一些固有的觀念把科學看作是缺乏感情的,是嚴謹、純理性的,但這只是科學的傳統形象,是人們把科學放在真空中的想像。事實上,這是有偏差的。科學家首先是人,科學研究也是千萬職業中的一種,有人就有情感。」張博然說,在科學寫作中展示人的情感,討論科學中的抒情,能讓讀者與科學共鳴、觸動心靈。張博然想做的更像是科技發達時代的抒情詩人,並堅信這種傳播更動人、更有力量。


很多文章中能看到張博然的理念。今年年初,果殼網關於引力波的文章——《科學家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了:今晚的「大新聞」到底說了個啥》,閱讀量很高。張博然很興奮地點評:「宇宙並不在乎其間發生了什麼,它自會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而我們誕生在了一個幸運的時刻,或許能在不久的將來目睹終極理論的誕生,甚至可能將是唯一親自見證這一瞬間的文明……我們將憑知識超越時空。」


「科學不是冷冰冰的,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都應該對科學有一個概念,了解它的存在,它的意義。」張博然說。兩年多來,在科學傳播上做了點嘗試感到高興的同時,他也有一些困惑。


最主要的困惑,是國內缺乏科學寫作的生態,還沒有一個專門、穩定的社群來探索科學寫作的可能性,由此衍生出很多技術性問題。「當我寫作中遇到把握不定的方向,能夠在一起交流、溝通、討論的人很少。」張博然說。比如,在科學寫作中如何將情緒做細微的區分,又該如何表達等就一直困擾著他。「面對不同物種的滅絕,怎樣寫出其中細微的情緒差別,帶給讀者不同層次的情感體驗,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哀傷以及對人類文明的控訴,值得大家來探討。」張博然說。


「@博物雜誌」運營者張辰亮認為應當想方設法把科學「推銷」出去


向廣告商學習


本報記者 谷業凱


張辰亮近影


張辰亮話不多,這跟他網路科普「達人」的形象不太相符。在互聯網世界,他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博物君」,掌管著有500多萬粉絲的微博「@博物雜誌」。


「請問這是蜻蜓嗎?什麼樣的環境讓它們進化出這麼長的觸鬚?」「這長得像香腸的是啥喲?」「學校前面大樹上長的果子,能吃么?好吃么?怎麼吃?」


網友的配圖提問五花八門,而張辰亮「段子手」式的回答讓這塊博物小天地趣味盎然:「你把蟲子織的高領毛衣(棲管)拔出來了」「重瓣的杜鵑花,眼淚是道具師噴的水」……張辰亮習慣這樣和網友互動。


自幼喜愛觀察昆蟲,張辰亮大學時讀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階段又學習昆蟲分類學。畢業之後,他沒有像很多同學那樣繼續深造或者去做檢驗檢疫工作,而是到自己從小就很喜歡的《博物》雜誌工作,任務就是運營官方微博。


「我是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張辰亮這麼評價自己。其實在來《博物》雜誌之前,他就已經開始寫「毛毛蟲為什麼排隊走」一類的科普文章了,在學校里也組織過「昆蟲愛好者協會」。


「@博物雜誌」早期立足於專業性,雖然有時也會搞互動問答,但效果並不好。張辰亮接手之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漲粉」。當時有粉絲見到一些不認識的動植物,拍照片發來問「這是什麼?」張辰亮覺得正好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一本正經地介紹學名、科屬、價值。「有時為了顯示專業,恨不得把拉丁文都用上。」他笑著說。這種互動一開始並沒有達到預想效果,「@博物雜誌」不溫不火。


隨著「印尼攝影師吐槽集」的出現,在微博中,張辰亮揭示了一些震撼人心的照片不過是攝影師用工具強行擺拍出來的,比如「雨中舉葉子傘的小青蛙」:蛙的皮膚本來就需要濕潤,雨滴對它來說是享受,怎麼會打傘呢?雨滴也太均勻了,蛙的腿好像被外力扭傷過……張辰亮將多張同類照片歸納整理,發布出去,微博粉絲量一下增加了一倍。


隨著微博粉絲量的增長,張辰亮的思路也在改變,他認為介紹博物知識的角度很重要。「有味中藥叫王不留行,名字很有趣,因其藥效在於『通』,《本草綱目》中記載『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張辰亮認為名字就足以作為介紹這種植物的理由。在「@博物雜誌」的粉絲中還流行「能好怎」的說法,即「能吃么?好吃么?怎麼吃?」因為他在介紹很多動植物的時候,切入點就是「吃」:「卷丹是能吃的,把地下的鱗莖挖出來,掰成一片片,炒西芹。」「三色堇和角堇都能吃,隨吃隨摘,多有食慾。」這些微博都會得到大量的評論和轉發。


談及科普,張辰亮這樣概括:「科普就是給科學做廣告,要融入大眾,輕鬆快樂地傳播。」在「@博物雜誌」的粉絲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學生。他認為,其實公眾的好奇心很強,不妨放低身段,向廣告商學習,想方設法地把科學「推銷」出去。「長期以來博物科普一直有『斷層』,很多事情專家沒時間做,民間愛好者沒動力做,有知識需求的人不敢問,懂知識的人又不愛回答,局面有點尷尬。」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17日 20 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陳冬:趕上這個時代 是我們這一代的幸運
深耕生活大地 創造藝術高峰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頒獎
首次大規模來華演出 成都翁布里亞爵士音樂周將開幕
剛出生的孩子腿上卻綁了根繩子 這種病叫「羊膜帶綜合征」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傳播」的那些事
來聊大徵集 我問科學家
科學巨星與科學傳播
「科學主義」有時並不科學
來聊大徵集:我問科學家!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我科學家研究出逆天科技工程,歐美科學家都表示造不出來的應該
科學家發現受訓恆河猴有自我意識
我們都是科幻電影的主人公,電子科學也可以如此有趣!
科學家稱宇宙是一個有機活體
他是科學天才,政治小人,活百科全書,他,他,他,竟被老婆家暴
科學家發現瘧疾傳播的「分子推手」
@科學家特朗普:只有我才能復興科學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我想成為一名科學家,但是抑鬱症先找到了我
美女科學家,實際上是她發現遺傳秘碼
科學家為我們解密愛的科學原理
美澳科學家新理論:平行宇宙真實存在,其他宇宙也有你,命運不同
為了科學,我們一起發聲!——掃描席捲全球的「科學大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