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內邱扁鵲廟

內邱扁鵲廟

內邱扁鵲廟



內邱扁鵲廟全景

邢台市內邱扁鵲廟位於太行山東麓、鵲山腳下的內邱縣神頭村。


鵲山原名蓬山,據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鵲山在內邱縣西六十三里,昔扁鵲將虢太子游山採藥,因名。」扁鵲醫好了晉國大夫趙簡子,趙簡子就在蓬山一帶賜田4萬畝作為扁鵲封地。扁鵲在此定居,收下子陽、子儀、虢國太子等 10 個弟子,一起上山採藥,四鄉巡醫。


《史記》記載,扁鵲先後 4 次診斷出齊桓公患有疾病,欲為其治療,而齊桓公諱疾忌醫,到病入膏肓,才想起扁鵲, 已無回天之力,終於一命嗚呼。扁鵲晚年到秦國行醫,被妒賢嫉能的秦國太醫令李醯刺殺,虢國太子和蓬山一代鄉民聞此噩耗悲憤欲絕,派人遠赴咸陽盜回扁鵲的頭顱,葬在蓬山腳下。為紀念扁鵲,後人將蓬山改名蓬鵲山,簡稱鵲山,並立廟祭祀。


鵲山腳下,有一條蜿蜒東流的小河,據說是由鵲山上 9 條小溪匯流而成,故名九龍河。河上有一座單拱石橋,名九龍橋,又稱為回生橋。據傳病人只要通過此橋,來到神醫扁鵲面前接受救治,無不藥到病除,起死回生,故稱為回生橋。橋的南頭有9棵生長年代久遠的奇樹,稱為九龍柏。9棵柏樹古老蒼鬱,歲有千年。傳說扁鵲死後,他的9個弟子十分悲痛,在扁鵲墓前苦苦相守,時久幻化成柏。柏樹下有一塊石刻, 名為「藥石」,為明代萬曆十二年(1584年)龍峰所題。「葯」指的是中藥,「石」指的是由砭石磨成的針,合起來代表扁鵲當年行醫的兩大法寶——中藥與針灸。

扁鵲廟始建於戰國時期,歷代均有修葺,至今已經2000 多年歷史,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扁鵲廟依山就勢而建,現存為元代建築,有山門、扁鵲殿、后土前殿、后土總司殿、藥王殿、百子殿、老君殿、玉皇殿、財神殿、三清殿等,順中軸線分布,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扁鵲殿又名「神應王廟」,是廟群主殿,為北宋仁宗賜名敕建,至今已經有 800多年的歷史,是祭祀扁鵲的處所。扁鵲殿的西側是扁鵲墓。墓前有一斑剝風化的石碑,上書「神應王扁鵲之墓」7 個大字,為「大元國中統二年四月十五日立」。扁鵲廟內碑碣眾多,最著名的是「透靈碑」,為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所立《國朝重修鵲山神 應王廟碑》。此碑不僅為後人了解元初的政治、軍事、文化、醫學提供了寶貴資料,而且在書法藝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在扁鵲廟周圍還有許多扁鵲採藥、製藥、做手術的遺址,藥石、石炕、撈腸溝等地尚存。


隨著對扁鵲的祭祀活動不斷發展,最後演變為廟會。現在扁鵲廟每年有兩次傳統廟會,主會期分別是農曆三月初一和 十月初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將京劇藝術推向世界的梅蘭芳
魯迅因何離開廈門大學
武安儺戲
邯鄲賽戲
勝境河北:雄縣古樂

TAG:文史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