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面對育兒分歧,怎麼說老人才會聽?

面對育兒分歧,怎麼說老人才會聽?

面對育兒分歧,怎麼說老人才會聽?



01

周末聚會,姐妹閑聊間總少不了吐槽的環節。而隔代育兒的問題就更是不會被遺漏的重頭戲:


「媽,他不想吃你就別追著餵了,其實他已經吃的夠多了,這樣養成習慣,以後每次吃飯就要人餵了。」


「吃飽了吃飽了,這才吃了幾口飯啊,再說了你餵過幾次啊」


「……」

「媽,不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對發育不好。」


「你們以前不都是這麼被養大的,也沒見有什麼不好啊!」


「……」


「外面天氣那麼冷,你就給他穿那麼點帶出去啊,再加一件。」


「不用了,我摸過,孩子不冷……」

「什麼不冷,看看,手腳都是冰涼的。」


「……」


朋友A給我們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她那些還沒有開始戰鬥變被ko的」失敗史」,然後引來一陣陣地共鳴。


02


幾乎每個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婆媳,或多或少地都會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產生過大大小小的矛盾。

在當下婆媳關係的現狀里,婆婆彷彿成了「固執和堅持」的代名詞,而媳婦則是講究「科學育兒」的代表。


問她為什麼每次被駁回來一句就妥協了,她說:


「沒辦法,根本講不通好吧!說的多了,他們也要發火的!說是幫你帶娃已經很累了,還要嫌東嫌西!」


然後旁邊有人幫腔道:

「是啊,不仗著過來人的身份對我們指手畫腳就不錯了,還能指望她聽我們的!」


難道,面對隔代之間的育兒分歧,真的就如此不能溝通嗎?

面對育兒分歧,怎麼說老人才會聽?



03


如何才能不傷感情,又有效地溝通呢?


技巧+真心。


1、對老人一定要嘴甜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平時對他們笑呵呵的,嘴甜一些,關係融洽了溝通起來就會變得簡單了。


而且,老人有時候也是像孩子一樣,需要哄的。所以不要吝嗇感謝的話,有事沒事送點小禮物,不用太貴重,關鍵是心意,陪她們出去逛逛街,先讓她們從心底信任你的為人,再認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會那麼難了。


(什麼?要照顧孩子還要哄老人,感覺好累啊……)


那麼,請想想沒有老人幫忙搭把手的日子!


2、聰明藉助外援的力量


在老人的眼裡,我們都是新手,都不如他們來的有經驗。所以直接跟他們理論,被ko的機會會很大。那麼,我們不妨聰明地藉助下「外援」:比如老師、醫生、育兒專家來傳達。樂媽就時常用這招!(偷笑~)


比如孩子因為吃糖牙齒長蛀牙了,去醫院時我就會帶上他奶奶,然後再偷偷去跟醫生「串通」一下,讓他當著奶奶的面強調一下這個問題。通過專業人士來說明一些原則,老人一般就會接受了。而且以後再遇到這個問題,也有底氣的告訴她:「媽,上次醫生說了……」


3、說話講究方式方法


不要直接反駁。老人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不要一上來就說「媽你這樣是不對的」「媽你不能這麼做」,設身處地,你做什麼旁邊都有人告訴你錯了,你肯定是想著:有本事你自己來啊!


4、發揮好老公的作用


很多時候,有些話讓老公出面來說,老人沒有那麼容易咋呼(誰讓是自己親生的呢!偷笑~)。所以,搞定老人之前先搞定自家的老公,老公既是孩子的爸爸,也是婆婆的兒子。讓他出面去溝通,絕對事半功倍!


5、在適當場合說


別傻傻的以為在人多的時候,說出你的「正確」觀點,讓其他人幫著自己說話,會讓老人家反駁不了從而接受。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你想想,如果你自己當眾被指責了,肯定是覺得下不了台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這個時候更是不可能聽你的意見了,弄不好還覺得你故意給她難堪。


因此,給老人家提意見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要假裝不經意地可以通過別人的事例聊起來。這樣心平氣和地交談更容易成功!


Word天,這樣好累啊!沒辦法,得罪了老人你會更累!


6、不妨從孩子下手


俗話說,隔代親。其實很多時候,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話會更讓老人順從。所以不如把孩子培養得獨立,讓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穿衣、做點簡單的家務,在老人家想插手的時候,由他們自己去拒絕,那問題就簡單多了。


在帶娃的問題上,不管是與自己的父母還是公婆,都會有出現分歧的時候,既然避免不了,不如迎面而上,磨合和解決才是最好的辦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媽咪 的精彩文章:

TAG:快樂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