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他人,禪悅自己
布施他人,禪悅自己
林清平
1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上述三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都是對同一個生命個體而言的,找出了後一個問題的答案,前兩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麼,生命個體究竟要到哪裡去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一個是理想國,一個是現實國。理想國接收的是積善的生命個體,現實國接收的則是積惡的生命個體。
2
多數人的精神品質,決定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品質。忽視個人精神品質的塑造和提升,總是對外部的社會環境與狀態評頭論足,無異於南轅北轍。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制定規則固然重要,但如果多數人的精神品質低下,那麼制訂出來的規則本身可能就有問題,也很難被大家自覺地遵守。
3
如果一樁婚姻,讓男人越來越畏畏縮縮,或者讓女人越來越戰戰兢兢,都註定不是好姻緣。婚姻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品質的優劣對夫妻雙方的影響是終生的。愛情是一次歷險,婚姻則是一場賭局。
4
村莊沒有一兩處老房子,聞不到濃濃的鄉愁味道;沒有一兩位老先生,感受不到淡淡的文化氣息;沒有一兩條土狗、一兩隻雞鴨,勾勒不出生動的生活圖景。這些既是村莊的記憶,更是人類精神的皈依,不要太不當回事。
5
一個人能夠布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這種幸福來自心靈的禪悅。布施他人,禪悅自己,這要很深的造化和緣分。因此要帶著一種感恩心去布施,如果沒有那些接受者給予機會,你想布施都找不到對象,布施者對接受者心存感恩,所謂的布施才真正落到了實處。
6
一成不變的生活容易讓人乏味,因此生活也需要調味品。為生活調味的佐料俯拾即是,所不同的是有的對健康有害,譬如賭博、色情、暴力等低俗的情趣;有的對身心有益,譬如讀書、旅遊、禪修等業餘的愛好。我個人的體會,一個人看雲捲雲舒,三兩友海闊天空茶敘,甚或早起觀日、夤夜冥思都是一種生活調味。
林清平,作家。著有散文集《浪跡萍蹤》、《行走的泥土》、《一世安詳》、《人生沒有草稿》,禪系列《禪思微箴言》、《禪眼看塵世》、《禪心貫日月》。《禪思微箴言》為國內首部微博箴言錄,被譽為「當代菜根譚」。
※找准自己的坐標點
※世上所有的偉大,都是從平凡開始
※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唯一
※值得你用心的,是那些默默關注你的人
※不過是向世間借個渡
TAG:林清平 |
※繪畫得張大千指導,用純凈心性與筆墨,感懷禪悅人生的審美!
※明·項聖謨《秋林禪悅圖》賞析
※琴僧:從唐宋禪悅之風的熾盛,到明清排佛現象的思想衝撞,再到「三教合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