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公司賄賂美國名校招生官」,孰是孰非?

「中國公司賄賂美國名校招生官」,孰是孰非?

一則新聞,引發的爭論


這個周末,一篇題為《中國教育公司賄賂美國大學招生官》文章刷頻了。這篇文章實為一則新聞,是由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的路透社於北京時間10月14日晚發布的,通篇點名上海狄邦教育公司的各種違規。一石激起千層浪,文章發布後快速發酵,24小時之內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從微信到知乎,從中國到美國,各路神仙各顯其能,觀點、內幕滿天飛。我頓時感受到媒體力量的強大,更加印證了西方媒體的國際地位。我感嘆哪一天中國媒體也能給美國或英國帶來地震,那才是更有價值的新聞。


今日我的分享既不是挖掘內幕,也不是佔據道德高地評論是非。具有爭議的事件往往不是非黑即白,需要時間。我的目的是藉此機會,提供一個更深、更廣的歷史和社會背景,邀請讀者同我客觀解讀該新聞事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角度不同看法,這正是社會需要的批判性思考!


「中國公司賄賂美國名校招生官」,孰是孰非?



掃盲:美國本科錄取條件


首先,允許我快速掃盲:美國大學本科錄取需要什麼條件?

硬體:高中4年成績、托福成績、SAT或者ACT成績、SAT2成績(可選)


軟體:老師推薦信、個人文書、課外活動、面試(可選)


簡之,硬體條件,即分數,是競爭美國大學的入場券。如果想被錄取,那麼軟體條件是關鍵,體現的是個人品質。


中國學生為何頻繁作假?


從香港考點SAT泄題事件到取消中國大陸2015年9月份SSAT考試成績,從Zinch平台發布的中國留學生作假白皮書到這次路透社的報道,中國似乎已經成了誠信問題的重災區。

不論媒體如何報道,我們不妨先自我檢討。誠信的確存在問題,而且在透支。我們的確急功近利,我們更是為生活而焦慮。眾所周知,中國人活得累,成年人嚴重寄託於教育,把教育當成信仰,希望通過教育給孩子創造一個好將來,因此村裡的想去縣城讀書,縣裡的往市裡擠,市裡的想爬升到省城,而省城的奔走海外,這就是中國的現狀和特徵。


為了達到目的,手段是難免的,而且大家都是如此,這可能是我們很多人在為爭取自己利益的時候最心安理得的自我辯白。


除了中國家庭自我檢討之外,美國大學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除了急功近利,作假的客觀原因


任何事情的發生,總是雙面的。例如:2015年9月份的SSAT(俗稱「小賽達」,美國中學入學考試)中國大陸成績全面取消,不是因為泄題,而是因為機構押題過准,導致學生分數普遍虛高。誠然,機構需要承擔責任,但SSAT自身也有問題。我曾寫信給SSAT, 詢問對方為何重複循環多年不變的考題,明知題庫有限,為何不採取預防措施,比如投入資源擴充或改革考試,但最終沒有得到回復。

那麼中國學生的成績單或者推薦信作假,追根揭底,最本質的原因是美國錄取機制跟中國目前教育體制存在根本性矛盾,也是中國家庭無法解決的。這裡舉兩個例子:


高中4年成績單:成績單是所有條件中分量最大的因素。美國高中成績單為招生官提供了兩大重要信息:a)學生所修課程的難度 b)各科目的學習進度。美國成績單上的A,不僅僅是因為期末考試表現優秀,而且也體現了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質量等等。美國的成績是累積性,綜合性的,但是中國成績單上的數字往往就是期末考試成績的記錄。另外,中國的很多重點高中,老師出題過難,考試成績普遍壓低,目的是為高考做充分準備。因此,中國成績單其實並不能為美國大學招生辦提供有意義的信息。


我曾經指導的一位來自上海華師大二附學生,成績單上竟然有多個70多分,但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如果招生官對學校不了解,這位學生就會被定義成差生,這也太冤了。在美國,高中會向大學提交一份正式的學校報告,提供學校背景,幫助大學解讀成績單。但是中國學校沒有這樣的報告,中國學校也不知道如何操作,甚至不願意去做,那麼學生該怎麼辦?


推薦信:美式推薦信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老師既陌生,又頭疼。推薦信的背後是文化,美國招生官希望聽到具體事例,有故事性;中國式評語往往泛泛而談,靠讀者自己領會。一方面美國大學要求推薦信,另外一方面中國系統無法支持,請問學生該何去何從?

美國大學應該負的責任


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去美國讀大學的中國學生人數井噴式增長。這些根本性的矛盾,既來自兩個系統之間的不匹配,更是兩個國家文化上的差異。如此大的困難,讓個體家庭去解決,是非常不公平的。


美國大學有權利要求國際學生照章辦事,但是美國大學也必須要承認這些作假的問題並不能完全歸罪於個體家庭,美國大學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這好比在一個等級分化的社會,富人階層傾向把窮人的問題完全歸根於窮人自己,指責對方懶惰、不上進、智力有問題等等,忽略客觀存在的超越窮人可控的因素,也不承認富人對窮人乃至整個社會應該承擔的責任。最致命的當然是富人階層擁有壓倒性優勢的話語權,窮人的聲音根本聽不到。


社會在進步,請給予時間


家長有需求,學校無法解決的,那麼市場自然會解決。在留美潮起步階段,更多的是中介公司依賴信息不對稱,提供保姆式服務。當行業向前發展,更成熟的升學指導逐漸出現,比如小而美的諮詢公司或者獨立顧問,當然招生官的身影也會出現在其中。


這個過程,好比美國歷史上的西進運動。有些人是被加州的金礦所吸引,就如同有些人加入留學行業是為了賺快錢;也有很多人是為了在西部建立一個全新的、屬於自己的家園而奮鬥,就如同留學行業在中具有教育情懷的老師,為了推動行業發展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淘金者並不一定就是「壞人」,有教育情懷的老師也不一定完全遵紀守法,因為我們在開發的是一塊處女地, 而我們每個人僅僅是某個歷史階段下的行為個體。這個過程是混亂的,也是必然的。如果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去判定一件事,是很危險的,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予時間。


如果我把新聞換一個標題,《路透社查證:美國名校招生官嚴重違紀,接受中國公司賄賂》,讀者對事情的判斷是否會發生變化? 因此社會事件,孰是孰非,真的那麼清楚嗎?


美國大學錄取的歷史:黑暗和光明並存


最後,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大學錄取為何如此複雜,比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都要複雜?了解了她的歷史,讀者就會明白美國錄取最本質。


一切從常春藤盟校說起。該聯盟並非一直以來就是富家子弟的學府。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常春藤聯盟相對來講是規模較小,區域性質較濃的學校。除了少部分人是紳士的兒子或者他們本身就是新的紳士,更多的富家子弟並不會考慮這些學校。在當時那個年代,美國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整個國家的經濟由幾大塊區域性經濟組成,因此富家子弟的人數也是有限的。


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後,工業經濟爆炸式發展,產生了新的財富以及財團控制的政府。鐵路系統把原來分散的區域聯成了整體的網路,原有的地方性精英開始意識到成為全國性的精英,並想方設法鞏固自己的階級地位。於是同時,面對來自南歐和東歐洶湧的移民浪潮,而這些移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和猶太人,所有富貴為了保護自己的社會階層,開始了強大的反猶太教和反天主教的運動。其中最有名的一個階層是WASPs,新教徒的盎格魯撒克遜裔美國人。


WASPs為了自己的階層創建了樣式豐富的學府和機構。第一家鄉村俱樂部於1882年成立。Groton,格羅頓學校, 美國頂級寄宿高中,是第一所模仿英國貴族學校而建立的,於1884年開學。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貴族們開始逃離大都市,往鄉下搬遷,全國性的鄉村學校的創建也拉開了序幕。


WASP 建立了不少機構,其中有一種雖然並非是他們建立的,但是對它卻有絕對的影響。當時的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各自都開始招兵買馬,書寫自己的歷史。這類精英學校為富裕家庭的年輕男士們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平台,方便了他們跟來自全國各地類似背景的家庭搭建人脈,鞏固自己的價值系統,並相互認可。


與此同時,大學為了吸引新貴,著手弱化大學給人「書獃子」的形象,大力鼓勵課外活動。而體育類,特別是競技類的,比如能夠充分彰顯「男子漢」形象的美式橄欖球,也就是在這個期間發明並延續到現在。這一手段的效果極其不錯,大學普遍都成功擴招:哈佛從1860年代一年招收100學生擴展到1904年每年600學生。


沒過多久,問題就出現了。雖然錄取是根據入學考試成績而定,但是有些科目,如希臘語和拉丁語,公立學校根本就不提供,因此美國的大部分高中畢業生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了,但是來自「對口學校」的學生,不管他們成績有多糟糕,還是能有機會被錄取。比如說格羅頓學校從1906年到1932年期間有405位高中畢業生申請哈佛,402位錄取。這種錄取方式保證了學校與社會上層的關係,但是學術標準直線下降。


應對這種變化,這三所高校有所行動,到了1916年,學校取消了古典語言作為大學入學的要求。隨之而來的是公立高中的申請人數井噴式增長,其中大城市的公立高中生很多是猶太人。哥倫比亞大學在兩年內的時間,雖然通過政策減少了近一半的猶太學生,但是還是不能阻止上層家庭拋棄哥倫比亞大學。


目睹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歷,哈耶普有了前車之鑒,就想盡辦法不重滔覆轍。為了阻擋猶太申請者,一系列新的入學要求開始實施:老師推薦信,校友面試,對運動員或者有「領導」特質學生的偏好,給校友的子女加分,更加強調家庭背景,減弱學術能力的比重。學校是寧願錄取來自中西部新教背景的家庭,就算他們不是最聰明的,也不要錄取來自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勤奮的草根」。由於僅僅依賴於申請者的名字無法辨別學生的身份,因此普林斯頓大學開始要求申請者提供照片。「人品」成了新的代名詞:(申請者)舉止,形象,語音語調等等。「耶魯人」的氣質,之前只需要從固定的幾所高中錄取學生就會有所保證,在這個新的時代則由主觀的審核來判斷並維持。從此大學的招生辦公室誕生了。


(轉自:林老師頻道)


————我是開始打廣告的分界線 ————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cece搶考位」,一鍵下載,3分鐘搶到SAT、托福、雅思考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國留學 的精彩文章:

去美國讀中學,家長幫孩子把好選校這一關

TAG:出國留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留學圈大丑聞!美路透社爆料中國公司賄賂美國大學招生官!
韓國法院認定李在鎔為接班三星賄賂朴槿惠
韓國法院宣布延期拘捕朴槿惠:因其被指控收受樂天及SK賄賂
韓安國傳奇人生之四:再危機公關顯謀略,靠賄賂出山留污點
【德國生活】《人民的名義》使反腐題材大火,其實德國腐敗和賄賂現象也普遍存在
前華裔CBP官員賄賂移民官辦綠卡被判刑
二戰法國女人用身體賄賂德軍 出生率大增無數男人喜當爹
中國歷史上最划算的一次賄賂!
嬪妃玩心計,賄賂宦官,
美軍航母也要交「買路錢」,「小鷹」賄賂俄國偵察船事件
美海軍貪腐案又一軍官被控:生活極奢華 接受性賄賂
史上最黑一屆世界盃,韓國連勝3強隊,12年後公開承認賄賂裁判
史上最黑的一屆世界盃,韓國連勝三大豪門,12年後公開承認賄賂裁判
從性賄賂的禮品到奪嫡悍婦,中國史上演技最一流的美女
加州華女違反交規塞錢賄賂警察罪加一等 中國式「送禮」在美行不通
港媒:報告稱中國正把打擊反腐賄賂行動擴展至科技企業
如何賄賂公司領導!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性賄賂,行賄者與受賄者都是女的,還是母女!
最有氣節的民國大軍閥,曾拒絕日本一百萬資金賄賂,還拒絕擔任日本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