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厲害了我的哥!山東濟寧73歲老人造出石頭紙

厲害了我的哥!山東濟寧73歲老人造出石頭紙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如今,石頭不僅能唱歌,也能造紙了。嘉祥縣73歲的老人楊殿寬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傾盡全部積蓄研發出「石頭紙」。去年,他與嘉祥縣滿硐鎮的濟寧恆盛紙業有限公司合作,今年進行了生產。它能寫字、能印刷、能作為包裝紙……可替代木漿紙大部分功能,且製造成本低、環保無污染,這項技術已獲得多項專利。

外觀與木漿紙相似,撕不壞也不怕水


10月13日上午,記者走進了濟寧恆盛紙業有限公司,石頭造紙的生產車間坐落在半山腰上,背後便是一座石頭山。車間里傳出機器運轉的聲音,呈現在眼前的是兩台不同類型的造紙機器,在一台高十多米的造紙機器上,大約寬一米的石頭原紙如同白色「瀑布」般傾泄。


「石頭紙」從外觀上看與木漿紙沒有明顯不同,但用手摸上去,有一種塑料的感覺,而且韌性很強,用力拉扯不會撕壞。在車間內的產品展示台上放著由「石頭紙」做成的包裝袋、印刷材料等成品。楊殿寬將自己水杯內的水倒在了印有練習題的紙上,沒有任何浸濕的痕迹。


展示台上放著幾個燒杯,裡面盛放的物品便是「石頭紙」的原料:青石、煤矸石、塑料、鈦白粉等。「其實『石頭紙』是塑料產品的一種,主要原料是石灰岩,含量達到70%-80%,石灰岩煅燒成石灰石後,經過超細磨粉機研磨成納米級超細增白鈣粉後,與特定的PE、PP及其他的添加劑配比,經高速混料機混合均勻後,生產出不同的填充母粒。」楊殿寬介紹。


車間內有流延拉伸、三層共擠兩種不同的生產設備,分別生產出厚度為300微米、20微米的紙,主要用於壁紙、包裝紙、書本、報紙等,也可用於水下、礦下作業用紙等。石頭造紙,所呈現出的主要工序是配比攪拌成母粒,然後將母粒機械加工成紙。雖然只是簡單的兩道程序,但楊殿寬花費了將近10年的心血。


天天泡在實驗室里,睡覺時還冥思苦想


目前,在生產車間內使用的造紙機器,從做實驗開始,三層共擠設備是第二代,4月份進入工廠進行試生產;流延拉伸設備已經是第五代了,6月份進入工廠進行試生產。「帶著母粒到萊蕪的一家機械廠反覆進行實驗,調試設備,往返20多趟,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設備才達到了出廠的要求。」楊殿寬說。


在2007年,因看重嘉祥豐富的石材資源,外地有幾個投資商想在此落地利用石頭造紙,當時楊殿寬還在嘉祥供電局上班,領導將這項考察任務交給了他。拿著兩萬塊錢的經費,楊殿寬開始各地去考證石頭造紙的真假。最終確定石頭造紙技術確實存在,當時日本、中國台灣已有成熟的技術,中國大陸還未有自己的技術。


「當時的專利使用、設備投資加起來動輒要上千萬,投資太大,我就想誰的技術也不要,自己研發。」楊殿寬是個敢想敢做的人,憑藉著一股拼勁和考察過程中獲得的很少的材料,楊殿寬作為投資方代表在山東科技大學進行技術研究。


在這裡的技術研究用了4年的時間,楊殿寬這期間基本上天天守在實驗室里。「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在想,突然有了靈感,趕緊爬起來畫在圖紙上,然後再去睡覺。」楊殿寬說,都已經不記得實驗、推翻、又實驗了多少次。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石頭造紙技術獲得了省科技廳專家論證通過,同年楊殿寬在嘉祥註冊了新型紙業技術研究所。

有了造紙技術,但沒有配套的生產設備,這又成為一個難題。接下來,楊殿寬又用了將近6年的時間用於生產設備的研發,聯繫機械設備廠定製加工,這才有了今天生產車間里的那兩台造紙設備。



退休金支撐搞研究,全家反對也不在乎


2008年7月份,因變故研發的資金鏈斷了,但研發過程才進行了一半。「當時能看到希望,快接近成功了,而且這已經成了我的一項事業,我不能就這麼輕易放棄。」同時,楊殿寬也意識到,要想繼續下去就必須自己掏錢了,他每年給7個參與研發的老師每人2600元錢,另外做實驗的流動資金也全部是他自掏腰包。


當時已經退休的楊殿寬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石頭造紙。2010年之後,他將實驗室搬到了嘉祥,經過努力有了一條生產線可用來做實驗。「一開始與商家以合作的形式,免費使用他們的生產廠房,但研發時間長,短時間內沒有利潤回報,人家便下了逐客令,光搬家就搬了4次,最後拿錢交租金才穩定下來。」楊殿寬說。

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但楊殿寬有股倔脾氣,不成功絕不放棄。他所有的積蓄全部投入到這個看不到效益回報的冷冰冰的機器上。「積蓄花完了,就用我們老兩口的退休金,倆人一月7000塊錢的退休金夠做一次實驗了。」楊殿寬說,等錢攢夠了再進行下一次實驗,因為資金的制約,嚴重影響了實驗的進度,如果有充足的資金,這個技術落實到生產至少會提前4年。


對於楊殿寬的「折騰」,他老伴兒沒少抱怨,而且3個孩子也都不支持。退休金全部投入到實驗當中了,平時的生活花銷全部靠孩子們。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2015年7月8日,與生產投資商閆秋玲簽訂了一份協議後,楊殿寬的這項技術研發才有了資金。



偶然中找到生產商,研究成果成為成品

閆秋玲便是濟寧恆盛紙業有限公司的老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石頭紙」。2014年,閆秋玲家中裝修,到市場上買壁紙,聽到老闆介紹石頭壁紙有防潮、防污等多種好處,立馬被吸引住了。在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又得知嘉祥的楊殿寬正在研究石頭造紙。


同是嘉祥人且從事山石開採生意的閆秋玲對「石頭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去拜訪楊殿寬。「楊老師帶著我去他的實驗室看,後期我又做了一些市場考察,覺得『石頭紙』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閆秋玲說,去年7月8日,她與楊老師簽訂協議合作,並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發和推廣。


公司總投資2億元,於今年1月份建成了一條生產線,是一期工程,現在進行調試生產。閆秋玲告訴記者,好的石料一噸才賣100多塊錢,利用石頭造紙一噸的價格達到了6000元以上,而且紙張的成本降下來了,與木漿生產出的包裝紙比每噸成本降低了2000元。


除了良好的經濟前景,閆秋玲也看中了「石頭紙」的環保效益,她和楊殿寬一樣還有另一個計劃。「『石頭紙』不僅有防水、耐油等多種木漿紙沒有的優點,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沒有任何添加劑、不產生污水、不消耗木材,能從源頭上做到環保。」閆秋玲說,「石頭紙」也可回收再生產,而且煤矸石、廢棄的塑料都可用來生產「石頭紙」,使用回收廢品生產出的包裝紙每噸的價格可能不超過千元。


待技術更加完善之後,閆秋玲想將其在全國推廣。楊殿寬稱,他正在繼續研究添加木屑作為原料之一,彌補「石頭紙」不能用於列印紙的缺點,使之使用範圍更廣。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東濟寧有三顆「佛牙」和大量舍利子,人傑地靈!
山東濟寧石子廠引進時產300噸河卵石打砂機生產線
2017,學友來濟寧開演唱會了
濟寧人九球天后潘曉婷,你知道她有多厲害嗎
山東濟寧發生M3.6級地震,據說有那麼一點震動感覺!
濟寧看點 2017,創城禮讚
濟寧人用2000元的工資,居然能過出8000的體面!
濟寧人將新建自己的童話城堡,計劃2019年建成
濟寧運河壹號大廈門前被掛「坑爹」條幅
濟寧一女子割雙眼皮 視力下降到0.01
還原七十年前的濟寧城 還記得最早的濟寧一中、老玉堂嗎
濟寧協和醫院:4招教你去掉魚尾紋!
濟寧的「威尼斯」,快來金鄉看海啦!
剛剛公布!濟寧全省第一!又被國家點名,快為你的家鄉加油!
濟寧的這十種人你屬於哪個?第九種我都羨慕死了!
濟寧人出門要帶多少錢?答案出人意料!
濟寧一孕婦挺著肚子進電梯,下一秒就生了!都是生孩子,為啥有人這麼快…
濟寧地區將迎連陰雨,連下6天!雨雨雨雨……最絕望的在後頭!
尷尬,濟寧一轎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一老鼠從車尾跑到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