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黑暗、社會動蕩不堪,在英、法、德、日等列強堅船利炮的欺凌下,軟弱無能的清政府簽下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眾多心繫國家和民族的進步有識之士對清政府失望透頂,在西方各種先進思潮的啟發下,他們走上了推翻封建專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中國的革命道路,並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慘痛代價!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起義」便是在眾多試圖推翻滿清政府的武裝起義中影響非常大的一次。本文試圖從一個人的經歷來還原這場悲壯起義的前後經過。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一)


林覺民,公元1887年出生於福州一個書香門第,幼時被過繼給叔父林孝穎為子。嗣父林孝穎是個通曉詩文、飽讀經書的儒生,嗣母也是個善良仁愛的賢妻良母。幼時的林覺民便以聰慧過人著稱,深受嗣父的喜愛,親自教導他四書五經等傳統儒學。


不過,林覺民對於傳統的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的道路比較排斥和反感。在十三歲參加童生考試時,他在試卷上題寫了「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以表明自己厭惡功名、以救國為己任的志向,然後從容的離開考場。


公元1905年,在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學習期間,他開始接受民主進步思想的洗禮和熏陶,閱讀了《猛回頭》、《警世鐘》、《民報》、《書報》、《中國女報》等進步書刊,內心大受震撼,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在他的內心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性格直率、為人豪邁、尤善言辭,在同學中素有威信,全閩大學堂首任總教習葉肖韓曾稱讚他:「是兒不凡,曷少寬假,以養其剛大浩然之氣。」

他經常組織學生宣傳進步思想,並且親自登台演講,由於他演講時情感充沛、聲音洪亮,現場感染力極強,因此參加學生眾多,場面蔚為壯觀,有一些老師都前去旁聽。一會學監(管理學校的行政官員)聽完他的演講後不由感慨:「亡大清者,必此輩也!」


官辦學堂迂腐守舊的氣氛逐漸讓林覺民感受到壓抑和窒息,他和幾個同學私下辦了一所學校,利用平時搜集和閱讀的革命書刊來為進步同學上課。他還在家中辦起了教育,動員新婚妻子陳意映、堂嫂、堂妹等十餘名女性親屬入學學習,他講授西方思想、介紹世界局勢,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


在他的影響和感召下,這些女性放開了纏腳的布條、走出家門、接觸社會,更有人後來考入了福州師範女子學堂,成為與當時的社會接軌的進步女性。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林覺民,少年之時,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


為了繼續探索救國存亡的真理和道路,公元1907年,林覺民告別家人,自費東渡日本留學,一年後他進入慶應大學,學習哲學,兼修英、德兩門語言。這所大學是由日本民主革命先知福澤諭吉創辦,因此開明進步的思潮在校內尤其濃厚。


由孫中山創立的以推翻滿清為目的的政治組織——同盟會在這段時間的日本發展勢頭尤為強勁,大量吸收來自中國的進步學生入會。


作為在學校頗為活躍的進步學生,林覺民自然也成了會中成員,不久後,更成為福建分會的骨幹成員,平時負責組織活動、撰寫宣傳文章等,很受同盟會高層的器重。

赴日留學之後,林覺民每年的暑假都會回福州探親。1911年的春天,根據上級的指示,他提前返回國內,執行秘密任務,負責協助組織廣州起義之事。


他先回到了家中,對於丈夫的突然歸來,妻子陳意映大為欣喜,而林覺民的父親卻很意外,連忙追問何故。林覺民怕家人擔心,當然不敢實話實說,他編了個幌子:學校放櫻花假了,他陪日本的同學來江浙旅遊,正好順便回家看看。


在家中住了十多天後,林覺民來到橋南社福建同盟會部,找到總幹事林斯琛等人,向他們通報準備廣州起義之事,並聯絡福州、連江等地的仁人志士,讓他們做好響應起義的準備。


為了提高起義勝算和把握,林覺民還經常出入城中僻靜的西禪寺中,暗暗的雇了一些工匠在這裡秘密製造了大批炸藥。為了掩人耳目,他把炸藥裝進棺材,然後讓找人扮成寡婦將棺材護送去香港。


本來他想讓自己的妻子擔當此任,奈何妻子陳意映已經有了八個月的身孕,行動不便,經過內部磋商,這項工作最終由另一名革命黨人方聲洞的妹妹方君碧承擔。


同盟會吸取以往起義失敗的教訓,在廣州起義前做了認真細緻的準備,籌措錢款、購置槍械等事皆有專人負責。為了便於就近籌劃和準備這次起義,孫中山和黃興決定把統籌部設在靠近廣州的香港。


1911年4月9日,林覺民告別了家人,帶著二十餘名同盟會成員從馬尾登船前往香港。林覺民一行到達香港後不久,參加起義的人員陸續從各地趕來。總指揮黃興多次召集大家開會,商討起義一事的相應細節。諸事安排妥當後,由林覺民負責把各地參加起義的人員送到廣州。為了順利完成任務,此後林覺民多次在香港與廣州之間奔走。


23日,黃興秘密從香港潛入廣州主持起義工作,還沒等起義發動,同盟會成員溫生才鑒於廣州水師提督李准多次破壞同盟會活動的情況,為了掃除起義障礙,他擅自刺殺李准,結果誤將廣州將軍孚琦刺殺。


此舉驚動了清政府,兩廣總督張鳴歧陸續從各地調集重兵防守廣州,全城戒嚴,並在城中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原先的起義計劃肯定不能再實施了,加上在日本採購的一批軍械還沒有到達,此時革命黨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艱難處境。


黃興當機立斷,決定於27日發動起義,為了集中火力,他將進攻計劃由原定的十路調整為四路。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林覺民絕筆


(二)


人在香港的林覺民接到消息後,決定立即動身返回廣州,臨行前,他對身旁的同志道,此舉若敗,死者必多,希望犧牲者的鮮血能夠喚醒更多的同胞。


夜晚,林覺民挑燈寫下兩封訣別書,他給父親的《稟父書》寫得很簡單,「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則是此後感動萬千人、字字含情的訣別的《與妻書》,次日,他拿著書信囑託友人說,我死,幸為轉達。


4月27日下午5點30分,起義正式開始。由於各種原因,陳炯明、胡毅生等人負責的其他三路義軍並未如期發動。只有黃興率林覺民等100餘人攻打廣州總督府衙。當他們沖入總督府時,卻發現兩廣總督張鳴歧等清廷要員早已撤退一空,革命黨人隨即一把火將總督府付之一炬。


當黃興一行剛撤回城中不久,正好碰上水師提督李准率領的精銳親兵衛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由於寡不敵眾,十數人當場戰死,黃興立即將所部分成三路突圍,最終除黃興等少數人僥倖突圍外,絕大部分人壯烈犧牲,而且戰且退、掩護同志突圍的林覺民則做了俘虜。


據後來的《民立報》連載的《革黨林覺民小史》載,「巷戰既久,飛矢洞腰,(覺民)翻然身撲於地,縱聲一呼,忍痛躍起,復殺多人,又被數創,鮮血暴注,遍體淋漓,力竭始見擒。」


林覺民被押至公堂審訊時,見堂上坐著的正是兩廣總督張鳴歧和水師提督李准。面對堂上對他的質問,他正氣凜然、拒絕下跪,索性席地而坐,侃侃而談。他縱論世界局勢、闡述革命主張,並義正辭嚴的告訴在場的清廷官員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政體,中國才有希望。


說到動情處,他揮舞的手勢將身上的鐐銬震的鐺鐺直響。主審的李准被他的豪邁氣概和慷慨陳詞所動,下令去掉鐐銬,擺上桌椅,筆墨伺候。林覺民也不客氣,他正好說累了,索性以書代言,提筆疾書。


堂上諸人傳閱完他寫的文字後,各個低頭竊竊私語,張鳴歧低聲對身側的一個幕僚道: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黃花崗起義》


身為漢人,幕僚也對林覺民的英雄行徑欽佩不已,他試探著道:「此人確是國家棟樑,大人是想收為己用?」


張鳴歧立即擺了擺手,肅然道:「他們這些人是出了名的認死理、硬骨頭,不會為朝廷效力的,這種人絕對不能留給革命黨,還是儘早除去為好!」


數日之後,林覺民被押上刑場,從容就義,年僅二十四歲。革命黨人潘達微冒著生命的危險多方奔走,最終將林覺民等犧牲的革命黨人七十二具遺骸收殮葬於廣州郊外的紅花崗。


由於他喜歡蘇東坡的「菊殘猶有傲霜枝」的詩句,便將紅花崗改為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這次起義因而也稱為黃花崗起義。


黃興寫下輓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以祭奠這些英烈!


孫中山在《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文如是說,「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給予了這次起義以高度肯定和評價!


據史料記載,參加黃花崗起義的七十二烈士犧牲時,平均年齡僅有29歲,其中九人是留日學生。這些出生於十九世紀的「80後」海歸均出身於鐘鳴鼎食、家境殷實之家,如果他們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前途命運,這些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的選擇無疑是太多太多了!


但是,他們在進步思潮和革命思想的感召下,卻為了民族的獨立和百姓的福祉,毅然決然的放棄錦衣玉食,投身波濤滾滾的革命洪流中,用自己澎湃的熱血和年輕的生命去奮力的敲響這個苦難深重、飽經滄桑的古老國度迎向嶄新時代的鐘聲!


最後,讓我們看看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到底說了什麼,能夠歷經百年,依然讓人讀之流淚、聞之悲痛!筆者每讀一次,內心便會大受觸動,既為這些英烈的犧牲精神和家國情懷而感到崇高的敬意,又對能生在這個英雄輩出、文明燦爛的國度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為了推翻清朝,他起義前留下兩封家書慷慨赴死



與妻書


謹摘錄其中段落以作為結束語!


「我非常愛你!也就是愛你的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從結識你以來,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結為夫婦,然而遍地血腥陰雲,滿街凶狼惡犬,有幾家能稱心滿意呢?我擴充我愛你之心,幫助天下人愛他們所愛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顧你呀。你能體諒我這種心情,在哭泣之後,也把天下的人作為自己思念的人,應該也樂意犧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傷啊!」


「我確實願意和你相依為命直到老死。但根據現在的局勢來看,天災可以使人死亡,盜賊可以使人死亡,列強瓜分中國的時候可以使人死亡,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們這輩人生在今天的中國,國內無時無地不可以使人死亡。」


「天下不應當死卻死了和不願意分離卻分離了的人,不能用數字來計算,像我們這樣愛情專一的人,能忍受這種事情嗎?這是我敢於索性去死而不顧你的緣故啊!我現在死去沒有什麼遺憾,國家大事成功與不成功自有同志們繼續奮鬥。你腹中的胎兒,我猜她是個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裡非常欣慰。或許又是個男孩,你也教育他以父親的志向作為志向,那麼我死後還有第二個意洞在呀。太高興啦!」(林覺民字意洞)


「我在九泉之下遠遠地聽到你的哭聲,應當也用哭聲相應和。我平時不相信有鬼,現在卻又希望它真有。現在又有人說心電感應很有道理,我也希望這話是真的。那麼我死了,我的靈魂還能依依不捨地伴著你,你不必因為失去伴侶而悲傷了。」


英烈不朽,浩氣長存!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天野蒼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與唐僧竟然都是由他轉世而來,他有何神通本領?
11句誇張的古詩詞,古人比現代人更會吹牛
誰是歷史上公認對後世影響巨大的第一才女?
從1歲到140歲,原來古代對年齡的稱謂這麼美!
他是宋代大詞人,也蘇軾的得意弟子,卻離不開被貶的命運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他在杭州起義前,曾拍絕命照給母親,他是蔣志清
他北宋朝時期一位皇帝,曾經做過俘虜,他還是一位大書法家,他領導的這次起義您了解嗎
她才是中國第一位女皇帝,農民起義發家,死後被肢解
為什麼李自成起義在推到明朝之後就自己滅亡了
堯帝時期出現了兩次大劫難,為何卻沒有被起義推翻?
劉邦斬白蛇起義,他卻殺了這兩個人起義
何健被蔣介石剝奪軍權,解放前女婿勸他起義,他說了七個字逃往香港
她是二千年前的起義領袖,只為了替兒子報仇
此君發動清末最大起義,都城被清軍攻破時,他死了,他是如何死的
嘉慶年間清朝差點被滅,起義軍曾攻進紫禁城,至今門上仍留有痕迹
此君發動清末最大起義,都城被清軍攻破時,他離奇死亡,他是誰?
從窮書生到皇帝,又從皇帝到明君,最後引起公憤,被百姓起義所殺
農民起義為啥推翻不了清朝卻能推翻明朝
巾幗不讓鬚眉,她起義失敗後被處以裸刑,慷慨赴死前大罵慈禧
周恩來在南昌起義前拍桌怒斥了誰?
李自成為何起義打天下:娶來老婆留不住紛紛逃跑
他率部起義投向解放軍後 上司埋怨:咱們一起起義不好嗎?
歷史上五次農民起義,推翻五個王朝,只有他能改朝換代
各路起義軍的打擊下,元朝沒多久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