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盤點:歷史上來自非洲的諾貝爾獎得主

盤點:歷史上來自非洲的諾貝爾獎得主

「爭先恐後的征服者們忽略了非洲之魂的根本,那正是抵禦征服的原動力。這靈魂沒有消亡,只是沉寂。它的智慧並不缺乏,但卻如此單純,被現代文明的狹隘眼光視若無物。」


——《夜航西飛》, [英] 柏瑞爾·馬卡姆


伴隨著掌聲和喧嘩,2016年諾貝爾獎得主名單于上周揭曉。將目光放至不多被諾貝爾獎「眷顧」的非洲大陸,對於不曾踏足過這片土地的人來說,她也許是原始、野性、遼闊的代名詞,但在擺脫殖民統治、消除種族歧視、促進世界和平的歷程上,她的確走過更為艱辛而深刻的道路。

位於非洲最發達城市約翰內斯堡的最大黑人聚集區索韋托就因同一條街上先後居住過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而被傳為佳話。其中一位即最廣為人知的南非國父納爾遜·曼德拉。


據統計,自1901年第一項諾貝爾獎頒發至今,共有23位非洲人獲此殊榮,囊括除經濟學獎外的五項獎項,他們之中有10位獲和平獎,7位獲文學獎,3位獲生理學獎,兩位獲化學獎,1位獲物理學獎。


位於索韋托的維拉卡斯街(Vilakazi Street)世界上唯一一條座落著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故居的街道。著名的黑人領袖納爾遜·曼德拉、德斯蒙德·圖圖主教都曾居住於此。人民網 張潔嫻 攝


和平獎:10人

1960年,阿爾貝特·約翰·盧圖利(Albert Luthuli),來自南非,因在20世紀50年代領導南非國民大會與白人政府進行非暴力抗爭而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項的非洲黑人。


1978年,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Anwar El Sadat),時任埃及總統,因在阿以和談中作出巨大努力而與時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同獲此獎,也是非洲首位獲得諾貝爾獎項的阿拉伯人。


1984年,德斯蒙德·姆皮洛·圖圖(Desmond Tutu),南非黑人主教,因主張用非暴力手段制止南非當局對黑人的種族壓迫,並提出各種族和諧共處的「彩虹國度」理念而榮獲此獎。


1993年,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南非黑人領袖、首任民選總統,與弗雷德里克·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南非民選前白人總統,因在廢除南非種族隔離制度方面作出傑出貢獻而共同獲此獎。


2001年,科菲·安南(Kofi Annan),來自迦納,聯合國前秘書長,因在促進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與聯合國共同榮獲此獎。

2004年,旺加里·馬塔伊(WangariMaathai),時任肯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因在「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和平」方面作出貢獻而成為第一位獲此獎的非洲女性。


2005年,穆罕默德·穆斯塔法·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來自埃及,時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因在阻止核能在軍事領域內的使用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作出的貢獻而與其領導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共同榮獲此獎。


2011年,埃倫·約翰遜-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首位民選非洲國家女總統,與同樣來自賴比瑞亞的萊伊曼·古博薇(LeymahGbowee)以及來自葉門的塔瓦庫·卡曼,因「以非暴力鬥爭方式來維護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參與和平建設的權利」共同榮獲此獎。


文學獎:7人


1957年,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出生在法屬阿爾及利亞的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是首位獲得此獎的非洲人,也是法國當時最年輕的獲獎者,代表作《異鄉人》、《鼠疫》。獲獎理由:「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當下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1985年,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出生於法屬馬達加斯加,由於「善於把詩人和畫家的豐富想像與深刻的時間意識融為一體,對人類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描寫」而獲此獎。代表作及成名作《弗蘭德公路》。


1986年,沃萊·索因卡(Wole Soyinka),奈及利亞小說家、詩人和戲劇家,因「以其廣闊的文化視野和富有詩情畫意的遐想影響了當代戲劇」而成為獲諾貝爾文學獎首位非洲黑人。


1988年,納吉布·馬赫福茲(Naguib Mahfouz),埃及小說家,是第一位獲此獎的阿拉伯語作家,被稱為最重要的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獲獎理由是「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其代表作有小說三部曲《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以及《尼羅河上的船家》等。


1991年,納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南非現代女作家,因小說《貴賓》、《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資源保護論者》獲此獎。她的許多作品鞭撻了種族歧視制度,「以強烈而直接的筆觸,描寫周圍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其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

2003年,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J. M. Coetzee),南非作家,其作品主要描寫種族隔離下人們的生活狀態,「精準地刻畫了拉開面具下的人性本質」。其主要代表作有《昏暗的國度》、《來自國家的心臟》、《等待野蠻人》、《邁克爾·K的生平》和《恥辱》等。


2007年,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出生於英國殖民官員家庭的女作家,六歲隨父母遷居英屬殖民地羅得西亞(即今「辛巴威」),其作品揭示了非洲英殖民地複雜交錯而尖銳對立的種族關係,撻伐種族隔離制度,對非洲殖民地黑人的悲慘際遇尤其同情,因「以懷疑主義、激情和想像力審視一個被拉開的文明,並登上了這方面女性體驗的史詩巔峰」而獲此獎。代表作有《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們》、《簡述下地獄》。


生理學或醫學獎:3人


1951年,馬克斯·泰勒(Max Theiler),來自南非,因發現黃熱病疫苗而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項的非洲人。


1979年,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Allan M. Cormack),南非物理學家,由於對X射線成像分析的研究,而與高弗雷·豪斯費爾德(Godfrey Hounsfield)共同獲得此獎。


2002年,西德尼·布倫納(Sydney Brenner),南非生物學家,他通過克里克-布倫納實驗解釋了蛋白質翻譯的三元碼,發現了移碼突變。該發現提供了遺傳密碼前期解釋。之後他專註於秀麗隱桿線蟲的研究,發現器官發育和細胞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程序化凋亡)的遺傳調控機理,被認為選擇了正確研究方向,並選擇了正確的生物體。


化學獎:2人


1982年,阿龍·克盧格(Aaron Klug),出生於立陶宛的英國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兩歲時全家遷往南非,並在南非一直生活到攻讀完研究生學位。因用晶體學電子顯微鏡技術在病毒以及其他由核酸與蛋白質構成的粒子的結構分析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獲此獎。


1999年,艾哈邁德·澤維爾(Ahmed Zewail),埃及科學家,因在使用毫微微秒化學技術對化學反應過程進行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獲得此獎。


物理學獎:1人


1997年,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Claude Cohen-Tannoudji),出生於法屬阿爾及利亞的物理學家,由於「發展了用激光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與朱棣文和威廉·丹尼爾·菲利普斯一同獲得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張潔嫻整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公司推新式肩帶搬重物 四兩撥千斤
攝影師拍美國各地籃球框 造型各異
寶寶還在肚子 醫生給杏仁大胎心動手術
外媒:菲總統訪華或改南海事態走向 望中國讓步
日本「神奇37歲」寫真女星:常被誤認為高中生

TAG:手機人民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奧拉迪波:一直想踏上非洲的土地
補強中場,巴薩相中「非洲哈維」,只待巴爾韋德點頭!
傳說中的斯芬克斯,原來是非洲最帥的猴子
比爾·蓋茨北大演講:來自中國的經驗正幫助非洲邁向嶄新的明天
她被稱為南非鑽石,好萊塢的維納斯,她也是非洲的第一位影后
非洲最大的鱷魚——尼羅鱷
真要感謝烏克蘭了:非洲哥們買了中國貨後讚不絕口來華續購第二批
盤點:非洲人的「奇葩」髮型
世體:巴薩有意尼斯中場,被稱非洲哈維
他被稱為非洲黑色斯大林,自封元帥死於空難,老婆最終投懷曼德拉
我在非洲:盧安達與坦尚尼亞邊界,卡蓋拉河釣魚去!
他是非洲版的馬可波羅,成為首位公費來到中國的非洲驢友
肯巴-沃克將在非洲賽中迎來複出
英超MVP非洲足球先生,僅僅只是巴薩、利物浦、曼聯、切爾西、阿森納的第二選擇?
這裡居然是非洲?3k+漢莎/阿提哈德,最佳季往返免簽摩洛哥!
非洲杯:43人來自英格蘭 萊切城多名主力參賽
中國比非洲還要熱?非洲小伙發現自己居然被晒黑了!
實拍:鏡頭下,非洲塞內加爾摔跤大賽
非洲圖爾卡納人的特殊武器:肯亞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