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神舟十一號也有「黑科技」!APP、小門神、太陽翼結構

神舟十一號也有「黑科技」!APP、小門神、太陽翼結構

10月17日清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二次應用性飛行。


那麼,神舟十一號作為改進型的神舟載人飛船,究竟有哪些改進之處?又有什麼「黑科技」?來點科學來揭秘。

神舟十一號也有「黑科技」!APP、小門神、太陽翼結構


太陽翼結構首次中國造


細心的人可能會留意到,在每次載人飛行任務宣布成功時,都會提到這樣一句話:飛船準確進入軌道,太陽帆板展開正常,航天員狀態良好。


這其中的「太陽帆板展開正常」至關重要。它意味著,飛船能夠採用太陽能供給能量,此後才能逐步啟動有效載荷。

和此前神舟飛船所帶的太陽能帆板不同,神舟十一號的太陽能帆板是第一次採用國產太陽翼結構。


這一結構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8所研製。根據該所的說法,此次,神舟十一號太陽翼連接架百分之百國產化,基板國產化率達93%,說明該所複合材料專業能力,達到了國內同類複合材料產品的國產化率最高水平。


事實上,這家科研單位之所以能做出這一產品來,還是「被逼出來」的。


根據五院專家的說法,神舟十一號飛船按照原來設計方案一直進展順利,但到了2014年4月,這一方案遭遇了「進口碳纖維等原材料受限」的問題。


怎麼辦?換方案的可能性不大。研製人員下定決心,使用國產原材料把太陽翼做出來。

根據五院專家的介紹,在研製過程中,五院508所圍繞國產碳纖維、鋁蜂窩的材料特性開展了工藝技術攻關。


針對國產碳纖維工藝性較差、易損傷的特點,研製人員確立了適用於國產碳纖維的一整套工藝方案,研製出的碳纖維零件的外觀質量、外形尺寸、內部質量和力學性能等均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針對國產鋁蜂窩芯外形尺寸較小的現況,研製人員則在短時間內突破了大尺寸、高性能鋁蜂窩芯生產的技術瓶頸,快速實現了國產蜂窩芯在基板中的無拼接應用。


不過,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隨著國產化材料的應用,太陽翼基板和連接架的結構力學特性發生了變化,在同樣的力學環境下,連接架局部的受力情況有所改變。對此,研製人員又針對結構的變化改進工藝方法,降低了產品的缺陷率和不合格品發生率。


如今,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正常入軌、太陽翼帆板順利展開,也意味著國產太陽翼結構首次經過了在軌驗證。

太空也有App


在人們的電腦和手機中,一款好的軟體和App可能會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神舟十一號飛船上也有這樣的App——一款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研製的飛船上的儀錶控制器應用軟體。


這款App,不僅彙集了神舟十一號飛船14個分系統的所有數據,而且能夠顯示與飛船和航天員相關的54幅頁面圖,還能夠為飛船的自主應急返回尋找最佳的落點。


根據五院專家的說法,有了這樣一款智能的太空App,航天員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自己和神舟飛船的所有情況。

開發這款App的西安分院研究員張赤萍,被稱作「神鍵手」。據她介紹,在航天員所使用的儀錶下方,有一排分別標著姿態綜顯、地圖環控、計劃熱控、推進等一系列的按鈕。航天員會根據飛行任務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畫面來顯示。


在神舟十一號飛船上,共有14個分系統,當飛船各個分系統開始工作的時候,所產生的數據會彙集到數管分系統。張赤萍說,這時,太空App就開始對數據進行匯總,並轉換為航天員可以直觀識別和操作的內容,最終在儀錶上顯示出來。


至此,航天員就可以通過太空App時刻直觀地掌握飛船各個系統的工作狀態。


吳華軍是這款App的另一個「神鍵手」,他說,這樣的設計更符合人機工效學原理,提高了航天員的工作效率,減輕了航天員的負擔。在未來的空間任務中,他們還將根據需要適當開發具有部分娛樂功能的界面,以便緩解航天員的精神壓力。


飛船「小門神」


在執行這次神舟十一號、天宮二號任務過程中,航天員要在太空飛行30多天,其間要經歷多次穿艙活動,都需要打開和關閉艙門;


航天員在艙內時,維持其正常生活的氣體不能泄漏,艙門是否密封良好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精準快速檢測艙門的密封性至關重要。


根據五院專家的說法,早期的飛船採用整艙加壓,通過監測艙壓的變化來檢測艙門的密封性。


這種方法準確、可靠,但耗時較長,對於早期無人飛船任務來說影響不大。


但對載人飛船分秒必爭的航天員空間試驗任務來說,卻會浪費大量時間,因此迫切需要改進檢測手段,縮短檢測時間。


艙門快速檢漏儀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研製的,實現了對艙門和對接面的快速、準確檢漏,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也因此,這個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所研發的設備,被稱作飛船「小門神」。


五院的專家表示,「小門神」已成為載人航天飛行器的「標配」設備。其原理很簡單,當艙門關閉後,門體上的兩道密封圈與門框之間會形成一個小空間,這時,「小門神」利用了艙門的特有結構,向小空間內充入一定量的檢測氣體,通過監測小空間內壓力的變化,來判斷艙門的密封情況。


如果發生泄漏,艙門快速檢漏儀會立刻發出報警指示。形象地說,它就像個衛士一樣,告知「家」的主人——航天員:「門沒有關好,存在危險,您暫時不能入住。」航天員對艙門進行處理,經過再次檢漏合格後,才能順利入住艙內。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說法,到2020年前後,中國將在太空中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在五院的專家看來,「小門神」艙門快速檢漏儀在載人飛船上的成功應用,將為空間站等後續航天器艙門和各種對接密封面檢測積累經驗。

神舟十一號也有「黑科技」!APP、小門神、太陽翼結構



文字:邱晨輝


圖片來源於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24小時 的精彩文章: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11個細節:飛得更高 時間更長
撥雲見「木」吧,「朱諾號」!
微型分子機器研究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大隅良典對獲諾貝爾獎表示驚訝:獲獎時正在實驗室

TAG:科學24小時 |

您可能感興趣

NASA探索太陽系新任務分別為「露西」和「靈神」
火箭棄將和太陽神醫上榜!NBA聯盟四寶是哪些!
NASA卡西尼號、旅行者號啟發太陽與星系互動的新視角
TS復古炫彩太陽鏡
SMILE衛星:揭秘太陽風與磁層的相互作用
帶給十二星座能量和陽光的小太陽
【NBA】太陽VS火箭
太陽黑子的結構和太陽黑子群的分類
獨一無二的太陽?太陽是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
太陽神的犬一大丹犬,超大型的貴族犬
NASA的激進計劃:把太陽變成尋找系外行星的「放大鏡」
靈神星:太陽系中最丑的奇葩星球!
A股重磅利好消息:永和智控、太陽電纜、浩豐科技、石化機械
NASA曝光太陽系驚天秘密 黑洞竟要吞噬太陽?
驚艷!鬼才藝術家徒手造了一個太陽、瀑布、彩虹……
UFO被隱藏?NASA太陽照現神秘「黑方塊」
NASA稱太陽系邊緣還有另一個世界 這可能是神秘的九號行星
只送大腦!NASA要造《三體》里的太陽帆船
一周一器——紅山文化太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