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类记忆中「忘却」与「重现」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人类记忆中「忘却」与「重现」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人类记忆中「忘却」与「重现」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就人类记忆中「忘却」与「重现」的机制进行了阐释。原问题为:「被遗忘的事是否仍在大脑中存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被重新记起?」

人脑通过脑神经细胞之间突触连接来储存记忆。类似于现代计算机中「0」和「1」的电路开合,这也是电子计算机也被称为「电脑」的原因。人脑中地突触数量超过100万亿,生活中经历的每件事都会造成无数突触状态改变。所谓记忆可以看作是「突触的集合」:每个记忆由千万的突触组成,每个突触同时又服务于许多记忆。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重塑着自己的大脑,如果一件事能够被记住一天,它就给人脑带来了改变。


那么这些基于突触地记忆能够储存多久?被「忘却」之后它们是否仍然存在于大脑中的某个角落呢?


虽然「回忆往事」是人们每天都会做的事,但其中的机制对神经科学界来说仍然不甚明了。只粗略知道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是人类所独有,而要更详尽地对人脑和记忆进行探究在操作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逻辑和道德上的困难。

2005年的一期《自然》刊登了一项相关领域的研究。大脑中的海马区被认为是情节记忆的储存位置,而癫痫病人常会做海马切除手术来防止癫痫发作。于是做过脑部手术的癫痫病人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记忆的大好机会。研究人员在一位病人身上找到了分别与克林顿总统和影星珍妮弗.安妮斯顿相关的突触连接。有趣的是,这个病人能够认出安妮斯顿单独的个人照片,却不认识她和布拉德.皮特的双人合照。其中反映的神经机制让人捉摸不透。


脑神经研究发现,对过往事件的回忆过程在神经层面上更接近于「重建」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读取」。突触之间的连接仿佛城市之间的道路,长久不用会出现经久失修的情况。如果某些事情很长时间不被人记起,储存这些记忆的突触就会逐渐和记忆主体失散联系,类似于从大陆中漂离出去的孤岛。此时我们便说「那些记忆被忘却了」。一旦生活中的某个情形——某种味道或某个故人——重建了大脑和失散记忆之间的连接,那些过往的记忆又会神奇地一夜复得。这种经历令人惊喜又常常载满诗意,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其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中便描述了这种体验:成年后一块玛德琳糕点的味道挟裹整个少年时代的记忆汹涌而来。


人类大脑通过突触状态的变化来对时间反应,生活中经历的每件事都在改变着我们大脑的状态。除了前段所述「记忆失散」的情况之外,另一种记忆故障更常发生,那便是「记忆变形」。由于「回忆」是「重建突触」的过程而不止是「读取信息」,所以有些时间久远的记忆再经过千百次的回味之后可能变的与事实大相径庭,甚至「面目全非」。


回顾往事的过程有点类似于考古学家一次又一次发觉古代城池残骸的过程。希腊的特洛伊古城因其文学和史学上的价值闻名遐迩,其在历史上经历过大大小小多次重建,最终被放弃,没入历史残骸之中。真真切切地还原历史原貌不大可能,而今考古学家对古城的发掘和重建实际上是今人之意志和遗留残骸之间的揉合。



人类记忆中「忘却」与「重现」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说回人脑,「回顾往事」和「发掘古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使不被发掘,特洛伊古城的残害仍会常存地下,同理,被忘却的「失联」突触仍然会存在于大脑的一角。有些事一经遗忘就再也不会被记起,有些片段则会在机缘巧合下重回视野,让人感叹时光荏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网络工程师 的精彩文章:

TAG:网络工程师 |
您可能感興趣

指尖流淌着如烟的思绪,沉醉在那些不曾忘却的往事中
抗洪失联者:洪水消退,他们的名字不应被忘却
这三大生肖怀旧感很强,终难忘却初恋之情!
乌克兰80万儿童只能吸胶水,才能忘却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