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列出了關於少兒版《白蛇傳》的 49 個疑問,製片人高翔都回答了

我們列出了關於少兒版《白蛇傳》的 49 個疑問,製片人高翔都回答了



這部劇很受觀眾好評,但它就是好的嗎?


10 月初,一部少兒版的《白蛇傳》在網路上走紅。




這部劇集十分迷你,每集 20 分鐘,一共 5 集。參演這部劇集的演員們小的 7、8 歲,大的  12 歲。



無論是演員表演方式,還是場景、服裝、道具,甚至是其中的唱段,這部少兒版《白蛇傳》都復刻了 1992 年趙雅芝版的《新白娘子傳奇》。不過,故事有很大壓縮。因為演員都是小孩,製作方也刪除了故事中大部分的愛情戲份。




既新奇又懷舊,少兒版《白蛇傳》一經播出後,經過短時間發酵,就在網路上受到熱議。




從 10 月 2 日開始播出到 10 月 18 日,半個月的時間裡這部劇集在網路上單平台點擊量達到 1.7 億次。在該劇的豆瓣主頁上有 5400 人參與評論,評分高達 8.7 分,非常接近原版《新白娘子傳奇》9.0 分的豆瓣評分。



拍攝《白蛇傳》的是湖南電視劇頻道的《小戲骨》欄目。在拍攝《白蛇傳》之前,他們還拍攝過少兒版的《焦裕祿》、《劉三姐》、《補鍋》、《洪湖赤衛隊》和《白毛女》,參與拍攝的演員都是小孩,而拍攝方式也和《白蛇傳》一樣,就是盡量地復刻原版。






從  2015 年底開始,這些劇集加上拍攝劇集過程當中的花絮內容,每晚都會在湖南電視劇頻道播出。但到目前,只有這部《白蛇傳》受到關注。



一個原因是劇集播出的平台是地面頻道,除了《白蛇傳》,之前的劇集都沒有在視頻網站上播出的先例。所以湖南以外的觀眾很難看到這部劇集。另外,之前的劇集多是所謂的紅色題材,他們很難像《白蛇傳》一樣對年輕受眾產生吸引力。




《白蛇傳》的走紅之後,《小戲骨》欄目還會繼續拍攝《西遊記》、《花木蘭》、《長征》、《少林寺》、《射鵰英雄傳》。除了這些翻拍劇,拍攝團隊透露他們可能還會嘗試風險更高的原創劇,其中包括現代題材。





《小戲骨》的團隊看到了市場需要,開始加大生產。但這種市場需要是否就應該被滿足?換一句話說,這種市場需要是否應該被製作方挑逗出來?




製作方說拍攝這樣的劇集是為了用一種人們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宣傳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在《白蛇傳》這裡被解釋為「父子情」「母子情」「一家團圓」。但製作方並未提及因果報應、強權和臉譜化的善惡形象。




不過,一些警覺的人們認識了其中存在的另一些問題。在談起少兒版《白蛇傳》的爭議時,他們總是提到尼爾·波茲曼寫作的《娛樂至死》和《童年的消逝》。觀眾的熱愛和追捧需要懷疑,到底是現實需要這樣節目,還是電視娛樂需要這樣的節目?




我們列出了 49 個關於「小戲骨」《白蛇傳》的問題,問了「小戲骨」欄目的總製片人高翔,以下是他的回答。




Q:好奇心日報




G:《小戲骨》總製片人 高翔




Q:你們是在什麼時候想到做《小戲骨》欄目的?有什麼樣的契機嗎?




G:當初做這個節目之前我們也有一個兒童類的節目,叫做《我要來演劇》,也是小演員演戲。受它的啟發,覺得小孩子既然可以演片段,那是不是可以來演一些劇呢,後來才做了這種嘗試。




其實我們之前還有一個節目叫《心得樂》,也是關注小孩子,有一些貧苦小孩的故事,我們來紀錄。我們這個頻道(湖南電視劇頻道)好像跟小孩子有緣似的。






Q:為什麼要做小孩的節目?




G:我覺得應該想把中國的傳統的文化做出來。我們發現很多 00 後都對著電腦,把這種傳統的文化丟得很遠。




之前我們演焦裕祿,事前他們連焦裕祿是誰都不知道,演完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們從小接觸的這些東西都是比較洋氣的,就有點脫節。




小戲骨大量的音樂都是劉三姐的,都是很好聽。小孩子很少聽這種,都是聽流行音樂比較多。當他聽這個音樂的時候發現這個東西這麼好聽,就容易接受。電視台前的觀眾看到,小孩子就會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這個創意應該說是總導演潘禮平他追求的一個想法,他是一個鬼才,總是有有創意的想法,他本人也很喜歡小孩子。為什麼拍這個,可能還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吧應該說。




Q:最早是潘禮平提出來的,台里有哪些人反對,最後怎麼說服他們同意的?




G:最初的樣片我們做了一個斯琴高娃的《娘》的片段,拍出來以後效果非常好,當時台里審片效果非常好。




為什麼呢?因為市面上沒有這種小孩子演大人的,大家覺得新鮮,所以一拍即合。新鮮嘛,奇葩嘛,市面上的新鮮物種嘛,應該說是一片叫好。




當時試驗比較成功,後來就《劉三姐》啊,《焦裕祿》啊,《白毛女》啊,《洪湖赤衛隊》啊,做了一系列這個劇。




Q:從構想到實施,想法都有哪些調整?




G:大的調整沒有,審完覺得可做、也可以大做,確定了方向就快速擴充《小戲骨》的隊伍。第一部是《劉三姐》是去年年底推出來的。確定了以後就鋪開。




Q:前面都是紅色經典,那為什麼想到要出一部非紅色經典的《白蛇傳》。




G:紅色經典太多了,也想做一個符合年輕口味的。叫好不一定叫座,我們嘗試另一種年輕人也能接受的,00 後也能接受的。




Q:這部劇集所屬的欄目叫《小戲骨》,做這個欄目的時候,你們想到的目標受眾是哪些人?主要是給大人看,還是給小孩看?




G:目標受眾應該是有轉移的,最初我們的目標受眾應該就是兩方面,成人啊,然後小孩。我們最初拍的都是紅色劇目裡面也都有歌曲,小孩子容易接受。




後面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白蛇傳》就是新的嘗試,它的受眾就是很年輕化的。網上點擊量為什麼那麼大,上網的都是年輕的,00 後啊,它對這個比較偏愛。




這是一個轉型,我們後面也會,包括我們現在拍攝的《花木蘭》,在觀眾定位上也有稍稍的調整,也是根據市場需求,受眾會兼顧各種群體,但初衷不會變。但是我們做這個劇的初衷是不會變的。




Q:《花木蘭》在觀眾定位上也有稍稍的調整,是跟《白蛇傳》一樣給年輕人看的,還是說有別的調整?




G:應該年輕人也是比較喜歡看的,但也不完全是青少年,它的受眾面可能會更廣一些。




Q:《白蛇傳》在視頻網站播出以後,會有一個數據顯示,哪個年齡段的人更愛看嗎?




G:還沒有關注這方面。




Q:湖南衛視之前有兩檔關於少兒的真人秀,一個是《爸爸去哪兒》、一個是《一年級》,這檔節目和他們有什麼聯繫嗎?製作人員上有多大的重合?




G:沒有。那個是湖南衛視的團隊,小戲骨是潘禮平的團隊。




潘禮平是廣電的老製作人,他現在掌管電視劇頻道,這是地面頻道。潘禮平是電視劇頻道的總監。




Q:你認為《白蛇傳》故事為什麼還值得被反覆再拍?你們總是在講傳統文化,你覺得,它們傳遞的價值觀現在看起來有什麼不合時宜的地方嗎?




G:那倒也沒有,《白蛇傳》這個故事選擇的時候,也在想小孩子能不能理解,後面發現跟小孩溝通的時候,小孩子最容易接受。




為什麼,因為《白蛇傳》裡面講的故事是父子情、母子情,母子分離啊,父子分離啊,一家不能團圓。這種情感小孩子容易接受、理解。






我們在跟小孩溝通這些方面的時候,讓他身臨其境、靈魂附體,這樣還原度更高。因為我們就害怕拍出來以後毀經典、感情出現偏差,所以我們特別注意這個方面。所以我們在之前有過很長時間的探討。




Q:你還是覺得它的價值觀現在沒有看起來不合時宜的地方對吧?




G:價值觀上不存在這個問題,反正都是真情流露的情感嘛?




Q:你剛才還是提到了這種擔憂,就是拍攝兒童版其實顯得更危險嘛。那麼,拍攝的時候你們對故事做了哪些改編?




G:大的改編沒有,就是故事濃縮。適合小孩演的就拎出來。




比如裡面那些談情說愛的,暴力的我們都堅決去掉,那些對兒童有利的我們就拿出來。




我們做這個事有一個標準,當你看一個劇的時候,我們家裡自己的小孩,我都願意讓他看就可以。如果我自己都不想讓自己的小孩看,那就不行。




Q:你覺得市面上的兒童節目或者家庭節目,最大的問題在哪兒?




G:兒童的節目真人秀會比較多,社會的弊聲可能比較大。過多地讓小孩子承受不該讓他去承受的東西。




我們這個在這方面是有區分,因為劇跟真人秀有很大區別的,經典翻拍,它不存在所謂的社會的負面影響。小孩的節目只要把握一點,就是正確的導向,不是傷及小孩子幼小的心靈東西,我覺得問題是不大的。




Q:做這個項目時,有什麼是時刻需要提醒自己的嗎?或者具體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有什麼時刻是需要提醒自己的呢?




G:兩點。




對,主要的是演員表演要真情實感,這是小戲骨的精髓。小孩演小孩就會兒戲化。小孩演大人,必須要有大人的份,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有要求。




看這個劇的時候觀眾都不把他當小孩,把他當成人,這就是小戲骨。如果看的時候,小孩演起來跟過家家一樣的感覺,就不是小戲骨了。它最大的難題也在這裡。




還有一點就是導向的把握,包括題材的選擇,這都是要注意的。還有就是服化道上的東西,要特別符合劇本的需要。翻拍《白蛇傳》的場景、服化道都應該是非常接近原片,當然不存在還原到百分之百,但都會往這方面去靠近。




Q:節目在製作階段時,你們有什麼擔心?現在呢?還會有什麼擔心嗎?




G:沒有過多地擔心,我們在試驗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希望,就是總結經驗,看怎麼去做,做成什麼樣。定位啊,對演員的要求啊,都會有一些。




我們最擔心就是演員這塊兒能不能完全吃得消。因為我們做這個劇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小演員,能不能適應這個劇的要求,當時可能最大的難題是這個。




Q:除了正式的劇集,我看到《小戲骨》也有幕後花絮,類似真人秀的部分。有正式的劇集,為什麼這樣安排?這樣的安排下,你們想讓這部劇帶來什麼效應?




G:對對。那種花絮分幾種吧。




劇一定下來,就面臨著各種選擇,演員、場地、服化道、錄音,這個過程都有記錄下來,包括拍攝現場也有記錄。




所以裡面會有很好玩的,觀眾很感興趣,我們自己也想記錄下來,包括給小孩子和家長看的時候,他們也有觸動。




就像我們在海螺溝拍《白毛女》的時候,在那種極端的環境下,花絮看起來是很振奮人心的。那些孩子面臨那麼大的困難還要拍好戲。




這種花絮紀錄下來有利於這個節目的品位,觀眾對這個也是非常感興趣。正片出來有這種花絮宣傳、預告,大家對劇集的期待反而更高一些。




Q:《白蛇傳》花了一個月時間拍攝,5 個多月時間做前期準備,準備工作都做了什麼?哪些版塊最麻煩?




G:每個環節都比較麻煩,從選演員開始。像《白蛇傳》里白素貞有上千人來選。只要是有台詞的對演員的要求都很高,才會有《白蛇傳》這樣的劇。




對演員的表演準備的時間也要長一點。我們先給這些小演員看(原版),看了之後再進行排練,平時演員在家裡排練,周末的時候一起排練。這個過程比較長,1 個月、2 個月、3 個月都不等。必須得我們覺得 ok 了才開拍。因為小孩有學習任務,所以只能穿插著時間。




這是一個準備,還有有大量的歌曲也是非常耗時的,因為裡面有很多歌曲小孩子唱不上去。面臨著聲帶的問題啊,唱腔的問題啊,樂感各個方面都會要求很高。錄音的時間相對會比較長。其他的準備,無非就是場地、服化道的準備,相對更容易一些。




Q:為什麼播出平台在騰訊?不在芒果 TV。




G:這也是一個合作機會。當時我們的片花放在騰訊視頻上,點擊量很高,騰訊就找到我們,我們覺得也還行,因為它是綜合平台嘛。




Q:之後播出呢?也會在騰訊播是吧?




G:這個有可能,也不確定。因為後面劇目片子還沒有出,沒有牽涉到這一塊。




Q:你們選演員的標準是什麼?




G:標準有很多。更多地是根據角色找演員,比如蜈蚣精,他要長得像蜈蚣精。白蛇面相有點像,演戲又還行。這個標準應該就是形象和表演,沒有其他要求。






Q:之前的別的媒體採訪,總導演潘禮平說過兩個標準——喜感和樣貌,樣貌你剛才也有提到,也很好理解,但喜感呢?為什麼要強調喜感?




G:喜感,就是討喜,就是有觀眾緣嘛。萌的演員,我們的許仙、許士林都很萌的。形象不單純是長得帥,是表演呈現的一種魅力。是多方面的,討喜和形象上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




Q:演員都是什麼時候定下來的?




G:劇定下來以後,首要的就是定演員。快的話幾天,慢的話半個月,個把月都有可能。




Q:我看他們都有經紀公司,這些經紀公司和你們是什麼關係?他們什麼時候介入的?




G:白素貞這個演員——小櫻桃,我們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是一家經紀公司的小藝人了。其他演員都是我們湖南本地小演員。我們覺得這些小演員演我們的「小戲骨」非常好,就和他們簽約了。




小櫻桃自己從小對表演非常熱愛,所以當時已經有經紀公司。我們通過寧波各種渠道的尋找,最後找到她了。「小戲骨」簽約不是造童星,也不是為了創造經濟價值,我們是為了創造社會價值。






Q:在朋友圈看到了演員經紀人德小興發陶奕希(飾演白娘子)的很成人化的寫真,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這種宣傳照?




G:這個小孩我們找到她之前沒有看到過這些東西,我們當時有各種渠道:電話報名、培訓機構推薦、學校推薦,找到她也是一個偶然。




後面在慢慢拍攝過程中也有一些了解,她微博微信上也有。這個可能跟她所簽經紀公司有包裝關係。這個沒有什麼好評價的,(因為這個是)個人的東西嘛。




Q:這些小演員們演哪些戲是最難的?




G:自己和角色反差比較大的應該比較難,比如要一個 7、8 歲的小女孩演一個老奶奶。那種老態龍鍾、嘴裡沒牙那種比較難。




Q:他們能夠理解《白蛇傳》的故事嗎?在表演的時候,哪些情節是他們理解起來相對來說很難的。最後,這種理解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G:也會有。《白蛇傳》整個劇應該是比較容易理解,故事離生活中的故事比較接近。骨肉分離嘛,一家不能團圓、想念父親、想念母親啊,這個比較容易理解。以前那個焦裕祿,這個角色對小孩子就比較久遠,很難理解,理解不了就會根據片子去模仿。




所以《小戲骨》有一個原片的老師,一個現場的老師,多方面區講戲達到最後的效果。




Q:他們在拍攝過程中,和學習生活怎麼協調的?




G:排練的時間有幾種,放學後晚上有時間就在家裡排練,另一個周六周日集中起來排練,因為他們大部分的戲都是對手戲。




另外在拍戲的時候,因為是集中拍攝,我們在拍攝現場都有請專業的輔導老師來輔導功課。




Q:有些小演員很受觀眾喜歡,這種情況你們有預料到嗎?後續還會和這些小演員有什麼合作?




G:這種我們早就有預料。因為拍攝過程當中都關注,這些小演員都很可愛,我們自己在拍攝過程中也會被這些小演員所感動。




很乖、又很萌,而且演出的效果又這麼好,情不自禁地就會被他感染到。所以播出後,他的感染力也很強。






Q:後續你們會和這些小演員合作,大部分的演員包括有經紀公司的陶奕希(飾演白娘子)都會有合作是嗎?




G:對,小櫻桃也會有合作,接下來的《西遊記》裡面她會演鐵扇公主。我們選擇這個角色就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只要他符合這個角色,特別好,哪怕是從來沒跟觀眾見過面的群演可能在下一部也可以演主演,完全根據角色需要選角。




Q:你們正在拍的《花木蘭》,它的主演是以前的群演嗎?




G:那個不是,花木蘭是演小青的那個演員劉戴恩來演。《白蛇傳》的演員其實很多也是以前演過很多《小戲骨》劇目的演員。




Q:有評論說到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電視需要素材,而觀眾有對新奇事物的永不滿足的慾望。他們覺得讓 10 歲的小孩演愛情神話是在毀滅兒童的純真,滿足成人極為變態的獵奇心理,對於這樣的批評你們想要回應嗎?怎麼回應?




G:小孩演大人的這種劇,我個人看待,應該是一種好事。讓小孩子更多地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打個比方,我們在之前的《焦裕祿》裡面,李雪健演的那個劇里,有餓死人的現象,小孩子都不能理解,因為現在生活很好。所以當他拍了這個劇以後自己就會有反省。




「我原來在家裡吃飯那麼浪費」,他就會有種珍惜。這是一種好事。這種質疑,我們也關注了一些,但我們覺得它是少數的聲音。




我覺得他們沒有看過白蛇傳的全片,看到這個節目的介紹或者是片花就覺得這些小孩子很早熟。實際上如果看完全片的話就會被打動,因為這個裡面小孩子都是很可愛,明明就是充滿著童真的。




應該說觀眾看完對小孩子更多地就會是一種認可。這也是我們做這個節目的一個初衷。反正每個人看法不一樣,這也無所謂小孩子失去天真啊什麼的。




更多的是小戲骨在創造一種社會價值,讓大家懂得傳統文化,懂得珍惜和感恩,我個人這麼覺得。






Q:你們刪減了生孩子等愛情戲份,但因為情節在那裡,愛情、人世陰謀的情節還是在那裡,就像他們在船上再相遇以後的眼神交匯,還是大人的心理的再現,小孩演起來其實很生分,有的觀眾發彈幕說看起來有些尷尬。在公共平台上,小孩子是不是還是不太適合演這樣的戲?




G:這個我們在拍攝的時候盡量在避免這些方面。因為《白蛇傳》在船上那個戲太出名了,其實結婚、生小孩……我們都去掉了。因為在船上這段戲實在是太重要,去掉之後太可惜。而且那段主要以唱段為主,鏡頭上面我們也盡量地迴避這些方面。






Q:之前你們在回應這個問題的時候說,這沒有什麼不適宜,因為小孩們其實在傳播好的文化。但是這還是不能反駁這種版本的是不是適宜,因為其實要說明你們的傳播內容,不一定是這麼新奇的形式才可以。




G:因為我們現在的題目都是經典劇目,我們也沒有原創、也沒有現代戲。




小戲骨這麼火,也有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原因。因為這個已經是在各個層面上大家非常認可的東西,我們(翻拍的)每部戲(過去)都是非常經典的。但它們對小孩來說非常陌生的,怎麼要讓這些經典的東西傳承下去,甚至讓這些小孩去接受?




逼他在家裡看還是別的手段,他不一定能夠接受。但用小孩子思維視角和手段去做,他的接收能力就會更強。小孩子來做這個事情容易形成社會共鳴,促使經典的東西不被遺忘。




包括《劉三姐》、《白毛女》……它裡面的歌曲都太好聽了,小孩子來演,小孩子容易接受,社會大眾也容易接受,應該說是一種比較好的傳播手段吧。




Q:聽你剛才講述的那個意思,是不是這個劇集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更偏向於給孩子看?




G:給孩子看是一方面,孩子看也是受大人的影響。應該說小孩是一個載體,百分百針對小孩那就是動畫片了,這個定位還是偏青年的,成年人、或者老年人聽了有當年的那種情懷。




小孩沒聽過,但是是小孩在唱和演,也願意看。每部劇播出以後都會做一些市場的調研,也會知道一些觀眾的看法。






Q:這個劇集拍攝出來,有各種不同的評論,你覺得最無奈的是什麼?或者會有無奈的時候嗎?




G:不管蘿蔔白菜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只要符合主流,符合潮流,符合當代的需求,各種聲音肯定是有。大家有不同觀點,批評的聲音肯定有,這個我倒覺得沒有關係,不影響創作。




Q:電視劇播出以後,你們和演員及演員家長都有什麼交流,或者接到過什麼回饋嗎?




G:這種交流太多了,演員家長跟我們走得會比較近。一些動向啊,採訪啊,對小孩子的關注,對家長的採訪,家長都有及時地溝通、互動。小孩都是家長帶著來拍戲的,所以跟家長關係很密切。




Q:家長的態度是焦慮呢,還是欣慰呢,這個劇播出來以後,更多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G:我覺得還好,因為我們跟家長們也都溝通過。你不要太在意這個劇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我跟大家交流得最多的就是,大家要平常心。




當然小孩子還不太理解,但我們跟家長都有溝通。不要太影響孩子的發展,因為現在還是以學習為重。




Q:有一次採訪里,寫到演員陶奕希——在媽媽眼中,女兒的一些變化很可喜,女兒變得更獨立也更堅強,「有時候我擔心拍戲太辛苦,她反而會安慰我。」這樣的反應太不像小孩,這是演戲對她帶來的影響?




G:小戲骨的身上都會有,現在的孩子在家裡一個孩子,家裡看得比較重。白蛇傳之前基本都是紅色經典的東西,就像《白毛女》,角色那麼苦難,在這個過程當中小演員學會體貼、感恩。




我覺得這個是比較好的現象,一般 8 到 9 歲,大的 12 歲,也很懂事了。電視劇的小戲骨不是以打造童星為目的,更多是以社會價值為目的。我們還是覺得這是一種媒體的責任。






Q:在網路上搜索新聞,或是在微博上搜劇集名字,好評占多數。但是在騰訊視頻播出頁面上的彈幕里,其實有很多好評,也有相當的差評和惡評。這會讓人懷疑這部劇集有買水軍來帶話題,你們怎麼回應?




G:不排除各種聲音,就是一個劇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買水軍,這倒是沒有。




這部劇最初沒想過和網上合作過。之前每部劇都沒想到要合作,也沒想過要找大 V,大咖來推。是因為我們國慶劇集做完了,覺得應該丟一個片花到網上去預熱一下,結果立馬就發酵了。




還是大家對這個《白蛇傳》的情懷吧,白蛇本身粉絲很多。國慶前片花播出有一定反響,甚至想做一個見面會,但來不及,見面昨天才做。剛好視頻放在騰訊丟的,就這樣跟騰訊視頻簽了。簽約的具體時間記不清,應該是在國慶後。




Q:之前的《爸爸去哪兒》已經不能在湖南衛視播出,在湖南電視劇頻道,這種節目不受限制。但節目火起來以後,有沒有接到政府管理部門的要求。




G:限制沒有,倒是受到了比較高的評價,包括省委宣傳部也非常喜歡。國慶之前對小戲骨就有很高的評價。央視的新聞聯播也來採訪了,應該會有新聞播出。




Q:之後你們還要拍攝什麼劇集?




G:《花木蘭》、《西遊記》、《射鵰英雄傳》、《還珠格格》、《精武門》、《長征》……




小連續劇也會嘗試,自創自己製作劇本,會有一些不同的嘗試,現代的、紅色的、年輕的。






Q:會去拍四大名著嗎?哪個故事的兒童版最難,哪個最簡單,為什麼?




G:不一定。名著有適合小孩演的,有不適合的演。這個是比較直觀的因素,這種原則性的東西我們還是要堅持。




Q:選擇演員的這個環節會有什麼變化嗎?




G:不會有太大變化。我們演員庫的演員越來越多了,選擇性更大了。




Q:還是會模仿經典版本?拍攝的套路還是現在這樣?




G:對,基本不會變。拍紅樓夢,梁祝,小孩子絕對不能演,因為它不適合小孩子去觸及。




除非原創,就是另一套思路。這個有一個摸索的過程,因為有一個風險。可以是舊劇,但是中間有小改編的,也可能是大的改編,之後的發展方向,還沒有確定,但是對小孩的導向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Q:在繼續拍攝之後的劇集的時候,過去主要的批評,也就是把小孩當工具來滿足成人獵奇心理的評論,會影響你們之後的拍攝決策嗎?




G:不會在意。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演。還有表演的標準,我們都有判斷。




Q:這件事情,從開始到現在,期待和結果上有哪些不一樣的,出乎意料的地方?




G:意料之中,又始料不及。也是因為《白蛇傳》群眾基礎比較大。但是我們跟大家開玩笑,《白蛇傳》是一方面,小戲骨像十月懷胎,之前有很多劇的鋪墊,這樣《白蛇傳》才橫空出世了。




Q:這部劇集的迴響,對電視台有什麼啟發和影響。 




G:倒是有種新的認識吧,大家看這種小孩的戲的時候,都為他們感到一種驚嘆。






他們是比較有才華的,天生的一群孩子。我又覺得奇怪。那些小孩彈鋼琴彈得好,人都會覺得天才。表演也應該要認可,它也是一種才藝,不能說只有彈鋼琴、跳舞、唱歌的才藝大家才會認可。




大家會有一種誤會,覺得小孩子演這樣的戲太假,這是對於孩子的表演的偏見。大家應該正確地認識到表演也是一種才藝。




現在小孩子的節目已經比較多,包括真人秀什麼的。對電視台來說影響倒是不會,就是會有啟發說小孩子、小戲骨的市場潛力很大,被市場認可就是好東西嘛,那麼就要加大力量去生產。我們下一步也是這麼準備的。




Q:要加大力量去生產,那接下來你們團隊人數要增加嗎?




G:以前是 5 到 6 支同時拍,現在也是。大家熟練了,進度就加快了。




會有計劃要增加人,但是不會是臨時打工的人,因為他們做不來,可能會從頻道內部外圍的團隊增加人。但是還是要根據片子來指定,目前的工作沒有加人。




圖片來自電視劇劇照






上線半年,共享自行車拿錢速度超過了打車大戰,這會怎麼改變你的出行?





那些設計師,到底是在替誰做舊城改造?|老北京死了嗎(2)





北京這一撥撥舊城改造,能改出一種新生活,還只是一種新談資?|老北京死了嗎(1)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推廣 | 為什麼GQ年度人物盛典請他們開場? 胡歌鄧超凡凡爭相合照?
宜家和這些不滿10歲的小朋友一起做了一堆玩具,很萌
推廣 | 因為自己不爽,所以他改寫了網球運動服的歷史
陳凱歌執導的《妖貓傳》公布,它能比《無極》好嗎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女攝影:為了一個你,我和多少人淡了關係,結果,你走了
和男友第1次見面就發生了關係,如今他說的話我哭了
【20171007新款美甲】為了一個你,我和多少人淡了關係。結果,你走了,他們也沒了。 ????
「綠巨人」泄露《雷神3》一手槍版資源,原因是他忘了關直播了
斬顏良誅文丑,一個錯誤的歷史,成就了關羽600多年的神話
我悔恨為什麼和這樣一個家庭扯上了關係
他是世界歷史上最富的人,至少有92個諾獎跟他脫不了關係,還一手扶起了中國的現代醫學
「我們真發生了關係,然後就沒關係了。」
一代名將被關二爺一刀剁了,死前罵了關羽兩個字,劉備兩個字
這個人只說一句話,卻改變了關羽張飛一輩子的命運?
日本女高中生直播結束忘了關攝像鏡頭,出現驚悚一幕
二寶出生後,我和大寶關係變差了,直到我這麼做才修復了關係
這位男星說是未成年少女喝多了、才一夜與其強迫發生了關係5次,看完之後真是呵呵了!
90後小青年提新款奧迪A4L,結果2個月後說出了關鍵問題
十歲兒子給母親畫幅畫,母親看後驚出一身冷汗,跟情人斷絕了關係
暑假到了,我和我們家兩個八歲孩子立下了關於安全的「約法好幾章」
那時候發生了關係,我以為她就是我的人了,但是那一天我看見一個男子和她摟在一起。
我詢問了38位優質男生,得出了關於夏日女生著裝的幾個要點
姑娘,你是喝多了嗎,我送你回家?這造型已經引起了關注,要成網紅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