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正惠:中華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後終歸於統一

呂正惠:中華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後終歸於統一

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代王朝的興替本是政治生態的正常變動,然而從長時段的角度來看,卻具有文明史的意義。就中國而言,自隋唐結束魏晉南北朝以來的長期分裂局面後,歷史基本上進入了以統一為常態的穩定階段,這一階段通常被稱為「中國第二次大一統」。綜觀人類文明史,在同一塊地方,基本上由同一人群,在經過多次分裂後仍能歸於統一的文明體,也就只有中國。那麼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華夏文明如此特殊?從今天的眼光著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段歷史?10月17日下午,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呂正惠教授做客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講座,為師生們分享了他對這段歷史以及有關大一統話題的獨到見解。


中華文明不做羅馬帝國的翻版


日本學者谷川道雄在《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一書中將隋唐看作是一個強盛的「帝國」,京都學派的杉山正明則認為元朝不是中國的王朝,面對這些史學界的爭議觀點,呂正惠認為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從世界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也有失公允。在呂正惠看來,古代中國並不是一個帝國,中華文明也一直處於延續狀態。帝國的特徵是外向性的擴張,強調的是武力的征服,而非內向的聚合。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觀點,他以羅馬帝國的興衰為例,以此來說明中國並非帝國的觀點。


呂正惠:中華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後終歸於統一


講座現場



呂正惠教授認為,古羅馬在整個環地中海文明體中是最落後的,與古希臘相比,它並沒有形成相對成熟完善的城邦體制,羅馬之所以能成為帝國,將地中海變為自己的「內海」,靠的是武力征服,它對義大利以外的國土,控制力度並不是很強。附屬國雖然暫時臣服於羅馬的鐵騎之下,但由於未能形成足夠的文明向心力,使得整個羅馬帝國的邊界處於隨時變動的狀態,對於帝國而言,其本身的統治根基並不牢固,一旦出現政權上的合法性危機,就有分裂的可能。況且由於羅馬帝國所統治的區域文明各異,語言、文字各不相同,在文化上很難形成大一統的形態,所以最後出現的情況是版圖一統,文化各異。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雖然東方的拜占庭帝國仍然存在,且延續至1453年,不過總體而言,歐洲的大一統局面一去不復返了。由此帶來的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長期衰落,希臘文、拉丁文的著作逐漸被人遺忘,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會對於歐洲文化的壟斷。有意思的是,文藝復興時期西歐人重新拾起了對古典文獻的整理,然而這些文獻大多是經過拜占庭、伊斯蘭學者的保存、解釋才重見天日的,所以現在歐洲人說自己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直接繼承人,這一觀點有待商榷。

而對中國來說,則幸運地保住了自己的文化血脈。雖然在兩漢之後,中國歷經三國鼎立、五胡亂華、南北朝對峙的分裂時段,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走向,至隋唐後更是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為何會出現「第二次大一統」,說到底還是文化的作用。中華文明有一種魅力,它能產生一種文化向心力,使得落後文化被先進文化所吸引,在不斷聚合後,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看待一個文明是否有生命力,有延續性,在於是否能對外來文化產生聚合作用,而這一點,古代中國可以說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它並沒有選擇帝國式的對外擴張,而是憑藉文化的力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明形態,所以說海外漢學家常提中國是一個「帝國」,實際上是對中國歷史的一種誤讀。


漢字與農業造就中華文明


既然中華文明如此充滿魅力,其本身必有重要推力。在呂正惠教授看來,漢字在其中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很難想像,若不是漢字的出現,操著各地方言的中國人該如何傳遞信息,交流思想。他以梁啟超為例,這位20世紀前後叱吒風雲的政壇人物,其鄉音很重,光聽講演,或許很難理解他所要表達的觀點。不過沒關係,梁任公下筆有千言,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能夠通過閱讀他的報刊來獲取信息,如果漢字拉丁化,則會人為製造障礙。五四時期的錢玄同、魯迅、陳獨秀曾有過廢除漢字的主張,不過經過實踐發現,漢字這個傳統還是很難改變,畢竟千百年來中國人已經習慣了使用漢字,在文化認知上接受不了廢除漢字這種激進思想。好在漢字目前還存在,兩岸三地、海外華人都能識別認同,這就形成了文化交流的紐帶,成為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重要部分。而像巴爾幹半島地區的斯拉夫國家,如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和波黑,它們雖然語言相近,但文字各異,這就很難形成穩定的統一文明體,尤其在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形成之後,民族性超越了地域性,要想再凝聚起來絕非易事。


除了漢字,對於中華文明的形塑而言,農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一詞所包含的區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它最初指的是中原地帶,其地理範圍並不大,隨著歷史的推進,「中國」這一概念逐漸從地域概念變成了一個融地域、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概念,一個具有文化主體性的中華文明開始出現。農業是構成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中國人安土重遷,勤於勞作,以農耕社會為根本,為大一統的形成奠定基礎。農耕民族產生的文明是很有彈性的,它所看重的是文化的認同,所以古代有「天下」,即便遇到外族入侵也不怕,因為會有強大的文化力量來吸納、同化外來文化,中國人講兼收並蓄,這一點很難得。



呂正惠:中華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後終歸於統一

《國史大綱》



不讓歷史漫畫化


歷史學者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曾說過,「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呂正惠教授很贊同錢穆先生的觀點,他覺得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的歷史文化都缺少尊重,這是很說不過去的。然而在現實中,他卻看到不少人對本國史知之甚少,或帶有偏見,或置之不理,這讓他很是憂心。中國在開放,在強大,何必對自身的文化看低一等呢?以前中國人看世界歷史,常陷入「西方中心論」的圈套,以為所謂人類文明的演進,就是按照西方的道路走。後來西方學者對此也有過反思,他們提「全球史觀」,將原先的國別史研究範式轉向了全球史,不過這種全球史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體現人類文明的完整性,在歷史敘述的時候是否會重新陷入「西方中心觀」,對此呂教授持謹慎態度。在他看來,文化、文明本身具有主體性,應該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在認識其歷史發展時客觀看待,切不可抱有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否則將流於表面,貽害無窮。歷史的圖景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漫畫式的歷史解讀只會帶來偏見,造成衝突與隔閡。從歷史的進程看,大一統的格局其實是老百姓的選擇,人心向著和平,這是趨勢,今天我們再談大一統,為的就是這份和平、安寧,這也是作為中華兒女的職責和使命。(文/俞詩逸)


轉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圖繪暹羅》:理解泰國的入口
方朝暉:今日中國能否建成不同於西方的新文明形態?
世界最大圖書博覽會是怎樣經營的 | 法蘭克福書展
汪暉談二十世紀的誕生:誰製造的抑鬱症?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看完中國詩詞大會,聽呂正惠教授解讀唐宋詩詞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