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官印,漢代是印章藝術發展成熟的鼎盛時期。其影響深遠,經久不衰,至今依然是篆刻家們所追摹的典範。


漢官印分鑄印、鑿印兩種,一般文官多用鑄印,軍中在急需時的「急就章」頒發給兄弟民族的官印,則採用鑿制,印文以白文居多,書體是由小篆演變而來的「繆篆」,這是一種從篆書向隸書過渡的文字,結體方中寓圓,按六書稍作增減,改小篆之形式,不改小篆之筆法,近隸書體勢,而不用隸書之磔法。一變秦印之柔媚為蒼勁有力。漢官印總體藝術風格渾厚古樸,外拙內巧,端莊凝重,平正自然,落落大方。但亦不乏粗放雄偉,瘦勁峻峭和奇崛蒼茂一路風格的,正是它的多姿多彩,使印章藝術進入了空前繁榮的階段。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代官印篆刻印譜欣賞!



漢印對篆刻藝術的影響是巨大的,清陳鴻壽曾說:「初學治印,以漢人為宗,心摹手追,必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為上品。」漢官印中勻整朴茂一路的白文印最具代表性。其中滿白文印,如「東郡守丞」、「巧工司馬」等,蒼勁渾樸,筆畫自然得天趣,緊處密不透風,疏處寬可走馬,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給後世篆刻家很大啟發。


漢印的風格大方渾厚,樸拙天成。它方中寓圓而剛柔相濟;粗細相同而疏密得當;拙中寓巧而自然舒展;增減筆畫而不脫離六義;挪讓屈伸而巧拙天成;輕重疏密而虛實呼應;朱白相間而增添新趣。這些,都是篆刻藝術形式美的深化,造成了多變而又統一含蓄的美,其風味平淡、醇醪,久而不失其味,是篆刻藝術史上的全盛時期,對後世有很大的啟發。


漢代官印存世數量較大。西漢早期,官印與秦代有相似之處,很多仍存田字格。大約在惠帝後逐漸定型,呈現出素麵無格,無邊框,僅用篆書陰刻,字體勻稱方正的特徵。形制以正方形為主,邊長在2~3厘米之間,即所謂「方寸之印」。漢代也發現相當數量的「半通印」,大小為正方形的一半。以印文看,半通印除地方低級吏員的職名之外,多為官府機構名稱,如「器府」、「馬府」、「倉印」、「庫印」、「少內」、「保虎圈」等。


文獻中曾記載漢代將官印的銘文從四字改為五字,不稱「印」而稱「章」。現存實物發現的五字官印多為將軍等軍官印章。文職官員印中僅二千石級別的官員稱章,如「琅琊相印章」、「合浦太守章」等,千石以下官員均稱「印」,並多為四字。


西漢前期官印文字筆畫較細,字形圓潤多變。西漢中期以後官印銘文筆畫粗,起筆收筆均顯方正整齊,字形也變得方正謹嚴,很少見圓形轉折。新莽時期印章製作精美,採用古式,形制較西漢印章較小,印文多為五字或六字。書體整齊,筆畫略纖細,並增加了「子」、「男」等五等爵名稱。


東漢時期官印形制與西漢時期官印相近,一般為2.5厘米見方。現存東漢官印中,鑄文較少,鑿刻印章增多,不如西漢官印的銘文書法謹嚴雄渾,但書體仍顯方正,筆畫粗壯。如「征羌國丞」等。


兩漢時期的官印鈕制以龜鈕、瓦鈕與鼻鈕為主,頒發給邊疆少數民族的印章分別作駝鈕、羊鈕、蛇鈕等。如青海「漢匈奴歸義親漢長」駝鈕印、「漢匈奴守善長」羊鈕印、雲南「滇王之印」蛇鈕印等。


兩漢時期官印的厚薄及鈕式形狀有一定的變化過程。漢代初期,以瓦鈕、鼻鈕為主,同時出現蛇、龜鈕。文景時期,印體較薄,龜鈕、鼻鈕成為官印主要鈕式。龜鈕龜腿短,身體扁平,頭部微突。鼻鈕略圓,鈕面較窄。武帝以後的西漢官印以龜鈕和瓦鈕為主。龜鈕龜身體較高,背部隆起,有六角形甲紋。瓦鈕較薄,鈕面寬大。新莽時期鈕式與西漢後期相同,但較精美。東漢中期以後,官印體加厚。龜鈕的龜頸部加長,背部呈圓形隆起。瓦鈕鈕身增厚。這些特徵有利於兩漢印章的斷代研究。


漢印的質料來源多樣,有金、銀、銅、玉、石、木、瑪瑙等,以銅質鑄文的璽印最多。石質印章刻文多較簡劣,如湖南長沙月亮山M25出土的「陸梁尉印」,長沙漢墓出土的「長沙祝長」,湖南常德南坪出土的東漢「酉陽長印」等,應為殉葬明器石印。同樣,木質印章也應是殉葬用明器,如湖北江陵鳳凰山10號西漢墓所出「張伯」、「張偃」印,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所出的「妾辛追」木印等。金、銀質地印章比較少見,多為高級官員與帝後一級人物所用,如陝西陽平關發現的東漢金印「朔寧王太后印」,江蘇邗江縣甘泉2號東漢墓附近出土的金印「廣陵王璽」,江蘇邗江縣甘泉西漢木槨墓所出「妾莫書」銀印,等等。


漢代一些高級官員印章還採用銅質鎏金的方式,如湖南長沙馬王堆2號西漢墓出土的銅質鎏金「長沙丞相」印與「軑侯之印」,寧夏固原出土的「伏波將軍章」等。根據研究,漢代官印均由中央官署製造頒發,免職後要予以上交。所以,在墓葬中所出官印大多為複製品,而非實用官印。而在遺址中發現的官印則有可能是實用品。在兩漢官印中,授予低級軍官的「部曲將軍印」、「別部司馬印」、「軍曲侯印」等比較常見,有些甚至成批作為窖藏埋存。其文字較草率,多有鑿刻文字,而非鑄文。有學者認為這與戰爭中中下級軍官死傷較多,臨時授職有關。


對於出土漢代官印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印章銘文所反映的官制與地理設置方面。如湖南長沙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土了近百枚印章,其中三分之一為官印,對這些官印地名的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西漢長沙王國政治制度和經濟文化狀況,以及當時這一地區的歷史地理概況。如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地圖上,記錄了長沙王國的八個縣,其中有一半有出土漢印予以佐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 的精彩文章:

古人眼中的香艷美人,舉手投足都是美!
這小楷,乾淨利落!
宋四大書家「蘇,黃,米,蔡」,各有千秋!
一幅好畫,怎麼看都有餘韻
他寫草書不喝酒,全靠「心悟」!

TAG:書畫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陳師曾篆刻印欣賞
篆刻入門朱白印,怎樣刻白文印,怎麼刻朱文印
篆刻小知識:鑄印與鑄印風格
篆刻学习之汉印临摹:“太医丞印”与“夷道左尉”的作业辅导
西泠印社收藏的近現代名家篆刻欣賞
鐵筆悠遊——陳泓凌書法篆刻欣賞
篆刻印章十法
如何欣賞篆刻?
戰國篆刻高清原石印面欣賞
黃牧甫篆刻 欣賞
天香魂《賞牡丹》,枕霞舊友史湘云:篆刻藝術作品欣賞
書法繪畫篆刻閑印章知識大全
齊白石 篆刻藝術欣賞
徐三庚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西泠印社」篆刻書法藝術之美
篆刻入門:摹印篆
黃士陵篆刻欣賞
白石老人篆刻藝術欣賞
鑒賞 齊白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