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唯有楊柳管別離

唯有楊柳管別離



唯有楊柳管別離



楊柳

《詩經·小雅·採薇》中有這樣一段: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採薇》是一位守邊兵士在歸途中所賦的詩,在這一段中,以楊柳代指春天,以雨雪代指冬天,時間流轉,回想當時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借景抒情,感時傷事,千古傳誦,並對後代詩歌產生了影響,楊柳也就成為了表達思鄉之情的物象。

唯有楊柳管別離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如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唯有楊柳管別離



柳永在這裡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他想像今宵旅途中的況味:一舟臨岸,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里,表面寫景,實際上卻是在寫情,風景的清幽和客情的冷落相互映襯,一瞬間離愁別緒掛上心頭。「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在北宋時期就流傳甚廣。據記載,蘇軾還曾問善歌之人「我詞何如柳七?」那人回答說,柳永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蘇軾的詞,則「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看出柳永這一句詞的經典了。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曉風殘月

唯有楊柳管別離



楊柳,是現實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樹木。古代時,村莊庭院、房前屋後,處處可見楊柳的影子。而正因為如此,外出的遊子在外見到路邊楊柳,就容易想起故鄉的楊柳,想起故鄉的一草一木,想起故鄉的親朋好友。


杜審言說「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飄泊在外的遊子,對時令和景物的變化特別敏感。所以何遜見邊城楊柳色,想起故鄉:「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邊城思詩》)岑參在邊塞思鄉,將鄉愁掛在了楊柳樹上:「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韋莊在異鄉起鄉愁:「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江外思鄉》)

唯有楊柳管別離



柳黃未吐葉,


水綠半含苔。


春色邊城動,


客思故鄉來。


除了思鄉,古人還常常將楊柳與離別聯繫起來。劉禹錫說「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楊柳枝》)古人餞別,不是在驛亭、酒肆就是在河邊橋旁,而這些地方多種楊柳,於是有人折柳相贈,有人攀柳而悲。並且「柳」又與「留」諧音,楊柳漸漸就成為離別的代名詞。


王之渙的《送別》寫道:「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折柳送別乃家常事,然而離別之多,楊柳尚不勝攀折,更何況人呢?

唯有楊柳管別離



李白的《勞勞亭》則更有妙想:「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你看那柳條未青、無枝可折,是春風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才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青。春風本來無知無情,此時卻與相別之人一樣有了傷別、惜別之心,用意可謂深曲。


李商隱的《離亭賦得折楊柳》(其一),則又從另一個角度來寫:「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他設想春風為了讓人們在臨別之時可以折柳相贈,表達一片情意,得到一點慰藉,而不惜柳條被人攀折。


楊柳東風樹,


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


應為別離多。

唯有楊柳管別離



長安灞橋的楊柳,更是擔起了無數離別之情。《三輔黃圖》記載,「霸橋(即灞橋)在長安城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於是就有了岑參的「初程莫早發,且宿灞橋頭。」有了羅鄴的「何事離人不堪聽,灞橋斜日裊垂楊。」有了裴說的「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等等。這些詩句回蕩在長空之中,與灞橋邊的楊柳一起,見證了無數的離別,一直鮮活地存在於文學史上。

唯有楊柳管別離



何事離人不堪聽,


灞橋斜日裊垂楊。


錢鍾書認為,除了折柳送別的習俗外,六朝及唐應該還有折柳寄遠的習俗。對於折柳送別來說,送別一人,那麼只折柳一次便可以了。而折柳寄遠則不同,所折之柳是門前庭前的楊柳,折柳之人是親朋好友,折柳之時是離人離開之後。由於行役有年而歸來無日,人們反覆折柳來寄託思念之情,以至於「折斷楊柳枝」。所以李賀有詩言「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致酒行》),李白也說「無令長相思,折斷綠楊枝」(《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當然了,折柳寄遠並非說真的寄去遠方,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將柳枝寄給遠方之人,古人對此早有意識,文與可就說「欲折長條寄遠行,想到君邊已憔悴」(《折楊柳》),正是說他想要折柳寄遠,卻擔心到了那裡柳條怕也已經「憔悴」了。所以,所謂的折柳寄遠,其所重的仍在折柳二字,藉此表達對離人的思念和盼望早歸的心情。


無令長相思,


折斷綠楊枝。

唯有楊柳管別離



離別折柳,是依依惜別;寄遠折柳,是思念思歸。如果說亭邊柳、橋邊柳屢屢被折贈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那麼園中柳、庭前柳頻頻被折寄遠,則堪比一曲「陌上花開緩緩歸」了。


在長期的文化積澱中,人們在楊柳身上寄託的這些美好的感情和願望,使得楊柳成為特定情感的載體——思鄉、離別,楊柳也就漸漸成為中國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意象,不斷地出現在詩文之中。(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更多精彩,為您推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的精彩文章:

一生為逝者「代言」的人
中華文明是怎樣起源的?一起聽著名思想家張豈之談古論今
形如寶塔,詩歌中的「建築美」代表
「君子有九思」,指的哪九件事
上海松江:九峰三泖聚人文

TAG: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