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于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台山麓。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于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後毀於六十年代,今于謙墓為1982年重建。清代袁枚曾讚頌道:「賴於岳(岳飛)於(于謙)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周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2006年05月25日,于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圖為于謙祠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圖為于謙墓神道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于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于謙像

以身許國,名留青史----明朝忠肅公于謙墓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曾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升兵部尚書,擁立景帝,抗擊瓦剌南侵,捍衛京師。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複位後被害,次年(1458年)歸落於杭州三台山。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以身許國,無力回天----被弓弦勒死的永曆帝
《魔笛三詠-賀許國屏兄從藝60年而歌》 作者:方立平 朗誦:徐建國
我願以身許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科學家是誰?
隋朝左衛大將軍許國公宇文述
回憶王淦昌先生:以身許國鑄豐碑
許國志:諸侯分治,統一江山
吳佩孚死後,蔣介石贈輓聯,贊其「精忠許國」
此國只有6人,世界最小,誕生於美國,美國竟然允許國中國存在?
《捍衛者》:大丈夫慷慨許國撼人心
吳京:為什麼只允許國外有超級英雄,不允許有一個中國的英雄?
此身,許國
著名書畫家許國立為安徽淮南許崗村許氏宗祠題字
《那年花開》沈星移:身已許國,再難許卿
丹心許國,白髮言詩
「以身許國」的潘基文,能否搭上文在寅的末班車?
朴槿惠以身許國,竟落得如此境地,韓國民眾大呼寒心!
隋朝丞相許國皇帝宇文化及
小鳳仙與蔡鍔,奈何七尺之軀以許國,難以許卿
丁汝昌:到底是以身許國大丈夫還是畏罪自殺的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