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自從陽貨惡狠狠地把十七歲的孔子從「獵頭大會」的宴會上趕走,已經三十年了。三十年來,陽貨的勢力越來越大。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魯定公五年,那個和別人鬥雞失敗、搶了國君「歌舞團」的季平子死了,兒子季桓子成為魯國的執政官。陽貨顯然不把這個剛剛上位的年輕人放在眼裡,找個機會抓了季桓子最寵信的家臣仲梁懷。季桓子一看自己最喜歡的人被抓了,就派兵來抓陽貨,結果反被陽貨抓了,關起來直到季桓子服軟認輸為止。至此,魯國真正陷入了孔子深惡痛絕的「陪臣執國命」的狀態。


權力和名譽是一對雙胞胎。有權力的人要追求名譽,有名譽的人想手握權杖,陽貨就是這樣。他想招攬人才,一方面為自己出謀劃策,另一方面給他裝點門面。就像中小學朝思暮想能擁有幾個特級教師,大學拚命追求多出幾個院士甚至諾貝爾獎一樣。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於是,當初充滿「傲慢與偏見」的陽貨,準備稍微放低姿態,請孔子出山。此時,孔子已經是享譽「世界」的知名學者了。魯國國君賞識他,連生個兒子都要送條鯉魚;齊國國君青睞他,來魯國訪問專門邀請他去開座談會,後來還差點封給他一塊地做大官。如今,孔子更是成了國際知名大學的校長,門下弟子眾多,實力不可小覷。所以,陽貨要把孔子爭取過來為他所用。


陽貨作為季孫氏的家臣,能夠逐步掌握魯國的最高權力,不是運氣好那麼簡單。要是羅貫中再寫一部春秋演義的話,他肯定把陽貨寫成和曹操一樣的「亂世之奸雄」。陽貨曾經有一句名言流傳甚廣,叫「為富不仁,為仁不富」,意思是有錢人就沒有仁德之心;有了仁德之心就成不了有錢人。話糙理不糙,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社會混亂、道德滑坡的現狀。


陽貨決定去找孔子出山。他知道,見孔子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縱然自己大權在握,孔子也未必願意搭理他。所以,陽貨就像《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一樣,想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你孔子不是尊崇禮制嗎,我就設一個局,讓你不得不來見我。於是,陽貨趁著孔子不在家,送了一隻烤乳豬去。因為根據當時的禮制,要是上級領導送禮給你的話,你必須親自上門還禮。孔子也不含糊,同樣也來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讓學生打聽到陽貨不在家,自己也抱著一隻烤乳豬,送到陽貨的家裡去。其意思很明白,你送我烤乳豬,我也送你烤乳豬,絕不送你烤山芋,我雖然比你窮,但我們人格平等。我本是要拜見你,但你不在家,我們也沒有必要說話,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從此兩清。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命運總是充滿著巧合,孔子和陽貨恰恰在路上遇到了。其實事情應該沒有這麼巧,陽貨可能在孔子的學校布置了「克格勃」,孔子一出門,他就盯上了,於是就在路上「守株待孔」。陽貨雖是個為非作歹的壞蛋,但水平不差氣場強大。他一通雄辯的三段論,說得孔子啞口無言。


陽貨說,空有一身的本事,本可以報效國家,卻在國家混亂最需要人才的時候,躲起來假裝隱居享清閑,這難道是仁人嗎?這不能算是仁人吧。自己一心想做官,但是一次次失去機會,這樣算是智者嗎,恐怕不算吧。時光一去不復返,機會不等人,「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了」。陽貨這貨夠聰明,十分懂得抓住別人的心理,採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辯論技巧。因為他說的這些理論,正是孔子平時經常強調的。孔子也沒有辦法,只好說,我是遲早要出來做官的。


陽貨一聽,這樣挺好,就回家等著吧。別看孔子說不過陽貨,但他的回答顯然埋了伏筆——我是要出來做官的,但我從來沒有說過要在你陽貨那裡做官。這說明,孔子也是個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機智靈活的人。孔子一直教育學生要誠信為本,不說假話。誠實固然是美德,但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大思想家蘇格拉底就說過,欺騙自己人是不符合道德的,但可以欺騙敵人。就像小英雄「王二小」故意說謊,把「日本鬼子」引入埋伏圈一樣。


孔子最終沒有到陽貨手下做官。要是歷史可以假設,孔子真的加入了陽貨的團隊,成了他的狗頭軍師,那麼孔子將會在歷史留下沉重的罵名,也就沒有萬世敬仰的「至聖先師」了。


陽貨簡直就是孔子一輩子的敵人。孔子十七歲時被他侮辱,現在又前倨後恭來找他。所以,孔子抱定了「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的態度,堅持「非暴力不合作」。但陽貨就像個陰魂一樣糾纏著孔子,讓孔子一直很不爽。後來孔子在周遊列國時,路過匡地,因為長得和陽貨差不多,還被匡人當作陽貨圍起來,差點丟了性命。

雖然孔子堅決拒絕了陽貨的邀請,但內心的焦慮感與日俱增,畢竟他已經是快五十歲的人了。人生就像是冰棍,越舔越短,最後只剩下一根棍;而人生的目標,竟然像堅韌的橡皮筋,看似觸手可及,實則越拉越長。孔子有點寂寞難耐蠢蠢欲動。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幸虧有子路在,否則孔子晚節難保了。魯國的公山不狃(niǔ)背叛季氏,想請孔子去給他們「捧個場」。這一次,孔子真的有點動心了,但子路強烈反對,孔子沒有去成。孔子解釋說,那個請我去的人,難道是白白地請我去嗎,如果真的有人用我,我就能把周文王,周武王的事業,在東方復興起來[2]。後來在孔子周遊各國找工作的時候,晉國的佛肸(bì xī)舉兵反叛,請他參加,孔子竟然也準備去,又是子路反對。子路說,老師說過,君子絕不到做壞事的人那裡去,你怎麼要去他那裡啊。孔子只好說,最堅硬的東西是磨不透的,最潔白的東西是染不黑的,我不是匏(páo)瓜,怎麼能掛在牆上而不干事情不吃飯呢。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圖片作者!


節選自《穿越歷史看孔子》。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



| 征 | 集 | 原 | 創 | 稿 |


歡迎原創投稿及推薦優秀文稿。


最好您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講得透徹、明白、好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國學 的精彩文章:

秋離,易安居士不易安的感情
漫說十二生肖的來龍去脈
孔子的學校有哪六門必修課?
顏回為何集孔子萬千寵愛於一身?
孔子的學校需要學區房嗎?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