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命是醫生救的,我要捐遺體」

「命是醫生救的,我要捐遺體」

10月11日19時35分,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外科監護病房內,醫護人員為一位剛剛離世的老人舉行告別儀式,這位79歲的腦外傷合并腦出血病人,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醫學教育事業。她是瑞金醫院麻醉科醫生李一亮的母親。

「命是醫生救的,我要捐遺體」

第二天下午見到李一亮時,她正在整理母親捐獻遺體的幾份手續材料,準備交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紅十字會,完成最後的遺體捐獻程序。李一亮說,4年前,父親和母親就決定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母親說:「我的命是醫生救回來的,你又是交大醫學院培養教育的,我們就把遺體捐獻給交大醫學院吧。」李一亮決定尊重二老的決定,並陪同兩位老人在上海市紅十字會辦理了遺體捐獻的相關登記手續。同年,父親因患肺癌病逝,遺體捐獻給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李一亮的母親30年前做過一次心臟瓣膜手術,常常往返醫院,與醫護人員之間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這份就醫經歷,讓李一亮的母親堅定了遺體捐贈的決定。「母親那時候還說,我年紀大了,器官捐獻是不行了,那就捐贈遺體吧。」

今年10月6日,一亮母親不慎摔了一跤,造成腦外傷伴腦出血。第二天緊急送到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孫青芳主任醫師診斷後確定其病情極其危重,隨時可能離世。震驚悲痛中的李一亮一邊積極配合搶救治療,一邊聯繫醫院社工部,做好搶救不成功就幫助母親完成遺體捐獻遺願的準備。

10月11日19時35分,一亮母親走了。上海交大醫學院紅十字會為老人舉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之後遺體就運往醫學院,配合進行醫學教學。

眾所周知,所有醫學生都離不開「大體老師」的栽培,它們無聲地在解剖課上幫助醫學生讀懂生命的意義。「現在所有遺體的來源都是患者自願捐獻,數量還比較少,但解剖遺體的確是醫學生快速成長的唯一方式。」孫青芳介紹,以神經外科為例,在一具遺體上可進行從前到後、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不同角度和位置的14台以上高難度顱底手術,幫助醫學生快速了解顱底結構。「正常人顱內有腦組織以及非常複雜的血管組織,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殘疾乃至死亡,醫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實踐訓練,課本知識是不足以讓他們走上手術台的。只有通過解剖實踐,才能顯著提升手術能力。」

孫青芳說:「老人的選擇很不容易,而李一亮身為醫生,對遺體的用途非常熟悉,她的理解與支持需要胸懷,也值得我們敬佩。」

文/特約記者 朱 凡 通訊員 李 晨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命是醫生救的,我要捐遺體」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美文:生命是屬於你的,你應該根據自己的願望去生活
南懷瑾老師:生命靠自己保養,生命是可以改變的。
你知道嗎,生命是需要充電的
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來生
生命是什麼
真正的生命是再活過的生命
幫助他人,生命是美麗的
寫給未來我要嫁的那個你:生命是一場幻覺,而你是我的光
救人一命是怎樣的體驗?
夏天,我們的命是空調救的,古人的命誰來救?
無法想像的極限生命,宇宙中外星生命是否也是一種極限生命?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我的新生命是和我孩子的生命同時開始的
酷暑難耐,我這條命是他們給的
缺少運動的生命是可憐的,是可悲的
生命是否真的在於運動
生命是什麼?生命哲學是什麼?
管兆沖 守護生命是醫者的本能
剖腹產不到一年突然懷孕,醫生勸告卻遭婆婆大罵:命是我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