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兒童乙腦、流腦要防「痙」

兒童乙腦、流腦要防「痙」

兒童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易感人群,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又會導致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特徵的痙證發生。

兒童乙腦、流腦要防「痙」


一、臨床表現

痙證以肢體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臨床特徵。男女老幼均可發病,發病多數較急,也有慢性久病者。臨床表現多樣,輕者僅輕微項背強急,或僅限於某一臟腑、經絡出現一定範圍的拘攣、強急。邪壅經絡,以發熱胸悶,腹脹便秘為主;溫熱致痙以噴射性嘔吐,自汗,口渴喜飲,兩目上視,昏厥,譫語,牙關緊急為主;陰血虧虛是因稟賦素虛或失血失液、病後而發,伴神疲、氣短、自汗等症。


二、病因病機

1.邪壅經絡。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皆能致痙」,若患者感受外邪,留滯壅塞於經絡,氣血不能運行,筋肉失養而拘急發痙。

2.熱甚發痙或外感火熱之邪,或情志過激,內生肝火等,若火熱熾盛,必耗灼陰津,筋脈失濡而攣急發痙。

3.陰血虧損多由誤治或它病所致。臨床若因誤治,汗、吐、下太過,陰精耗散;或產後失血或汗證、血證、嘔吐、泄瀉、久病體虛等,傷精損液,導致津傷液脫,亡血失精,筋脈失養而成。即常說的陰虛生風、血虛生風。

4.瘀血內阻。多因患者病久入絡,絡血不暢而瘀,或外傷瘀血內阻,新血不生,進而閉阻脈絡,血不養筋而發病。

5.亦可見因陽衰寒化所致者,即陽衰不能化精生血,筋脈失榮,漸生痙病。

中醫認為,痙證為筋脈之病。肝主筋,脾土可營肝木,腎水可滋養肝木,本病與肝、脾(胃)、腎及督脈密切相關。總之,或虛或實,筋脈失養而攣急為其基本病機。


三、診查要點

1.患者多突然起病,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顯著臨床表現。

2.發病前多有外感或內傷,或它病之後發病的病史。

3.必要時做腦脊液等檢查,有助於痙病的診斷。

臨床治療時,首先要辨別外感內傷致病。外感所致者,多有惡寒發熱,脈浮等表證,即使熱邪直中,雖無惡寒,但必有發熱、肢體疼痛等表證。內傷所致者則無表證。其次要辨別虛賣寒熱。痙證有寒熱虛實,一般外邪壅滯經絡、熱盛發痙、瘀血內阻的患者發病屬實證,抽搐頻繁有力且幅度大;產後失血、汗吐下後、久病體虛的患者發病屬虛證,手足蠕動而無力。

痛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動作有大效果,每晚搓指甲,60天見成效!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寶寶傳染上了流腦和麻疹,怎麼護理?
專家說了,春季宜防「流腦」!
流腦疫苗如何接種才能對孩子最佳保護?
流腦病勢兇猛並可要人命,了解其癥狀能及早預防及治療
流腦疫苗,我國與世界主流的差距在哪裡?
複雜的流腦疫苗怎麼接種今晚聽他講
每周科技播報:蘇州將建國際一流腦成像工廠
28句非主流腦殘語錄,看完笑尿了,讓朋友圈逼格秒升級!
蘇州將建國際一流腦成像工廠;印度科學大遊行,抗議科研投入少 | 每周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