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國故」類的好書,我們首先要向《陳夢家學術論文集》的作者和編者表達感佩之情,這樣一本書讓我們對身兼新詩人和文物學家的陳夢家先生有了更多的認識;我們對《李太白全集校注》的作者郁賢皓先生和《杜甫集校注》的作者謝思煒投以敬意,正因有這樣紮實深厚的研究,我們才可能對古代詩歌有更精當的理解;李零先生的《我們的中國》、孫機先生的《從歷史中醒來》、劉宗迪先生的《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是我們所渴求的好作品,因為找到對古代、對文物、對經典的新的認知路徑,它們才能脫離故紙堆,向更多人煥發出新的光彩。


國故類好書評選


主持:新京報記者 李妍


評委:朱良志(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杜曉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天飛(中華書局編輯)


《陳夢家學術論文集》

作者:陳夢家


版本:中華書局 2016年2月


陳夢家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視作「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而許多讀者不了解的是,他同時還是一位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上世紀40年代,陳夢家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古文字學,並搜集流散在歐美的商周青銅器資料。歸國後,擔任清華大學教授,1952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員。他在甲骨學、西周銅器斷代及簡牘研究方面,均卓有建樹,為國內外學術界所推崇,代表作有《殷墟卜辭綜述》《西周銅器斷代》《漢簡綴述》等。


2016年是陳夢家在「文革」中罹難五十周年,或許可以說,整理出版他的作品是對他最好的紀念。《陳夢家學術論文集》是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編集的一部論文集,收錄了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西周銅器斷代》《漢簡綴述》《尚書通論》《六國紀年》幾部專著之外的全部論文,共計46篇,其中《漢簡小學匯考》《漢代銅器工官》等六篇文章整理自作者遺稿,系首次與讀者見面。這些論文涉及古代文字、器物、制度等考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我們的中國》


作者:李零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6月


怎樣的一套書,敢以「我們的中國」這樣宏闊的書名加以統攝?學者李零遊歷中國大地,詳參地上遺址,考玩地下文物,苦讀傳世文獻,親身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與思考方式,希望為這樣的問題尋找答案:「中國」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到底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一個民族概念,還是一個文明的概念,或者一個政區或國家的概念?四冊書,「茫茫禹跡」,講述中國大一統國家形成的歷史進程;「周行天下」,跟隨孔子、秦始皇、漢武帝的足跡尋訪古今變遷;「大地文章」,考察山川與鄉土;「思想地圖」,探究中國作為文明漩渦的輻輳和輻射。


《我們的中國》是一套文集而非專著,李零在其中收錄了自己不同年份的論著、學術隨筆和考察筆記,由背後一個統一的核心問題意識有效地凝聚起來。雖然文章之間會有論述和觀點的交叉,可讀性也不盡相同,但李零漫遊於歷史、地理、考古、文學諸界之間的這一「有野心」的著述,為中國自上古以來的人文和精神世界又找到了一個大地上的維度,乃開拓之舉。


《李太白全集校注》(全八冊)


作者:郁賢皓 校注


版本:鳳凰出版社 2016年4月


對於李白這樣一位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詩人,相關的研究著作、集校注本、選本幾十年來不斷問世。即便如此,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李白研究會會長郁賢皓先生的《李太白全集校注》依然堪稱是繼往開來、集大成之功的重量之作。


郁賢皓先生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把李白研究確定為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之後的四十多年裡,郁先生憑藉超常的毅力和長期堅守,在李白研究方面,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長期存在的疑點和難點,將李白研究一步一步向前推進。這部以一人之力完成的《李太白全集校注》彙集了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是郁賢皓先生在前賢和今人研究的基礎上,用「竭澤而漁」的方法搜集資料,將李白的全部詩文重新整理編集,刪除偽作,補入遺詩逸文,進行校注評箋,方才完成的。這一著作堪稱當代李白研究的最新總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獻意義。而郁賢皓教授以數十年之功,甘坐冷板凳做傳世精品的精神,也足以作為學風之典範。


《杜甫集校注》(全七冊)


作者:謝思煒 校注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5月


對杜詩的注釋和研究,早在宋代就有了「千家注杜」之說,由宋到明清,注杜名家和版本不勝枚舉。這一方面為研讀杜詩提供了堅實的文獻基礎,同時也為後人新注杜詩增設了很大的難度。


謝思煒教授曾經完成《白居易詩集校注》和《白居易文集校注》,均為高質量的整理之作。今年出版的《杜甫集校注》是杜甫全集整理的巨著,是謝思煒教授集三十餘年研讀杜詩之功夫和豐富的文獻整理經驗,持之以恆,方能完成。作為一部以個人之力獨立完成的著作,它延續了自宋代趙次公、蔡夢弼、黃鶴等到清代錢謙益、朱鶴齡、仇兆鰲、浦起龍、楊倫等以一己之力注釋研究杜集的傳統,具有人文學科的鮮明特徵,在當代學術環境下,其付出的艱辛與其膽識令人欽佩。而無論是在版本、校本的選擇,還是體例、編年考訂上的考量,都足見作者的審慎與功力,同時又吸收了許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足以作為當代杜學研究又一扛鼎之作。


《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


作者:孫機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8月


古文物學家孫機先生曾以《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一書成為書評周刊的年度致敬作者,今年出版的新書《從歷史中醒來》是孫機先生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他立足於古文物的鑒別與欣賞,強調歷史、科學、藝術三重價值,全面整體地解釋和重新發現那些不可再生的古文物,收入書中的50篇文章,涉及眾多門類,與華夏文明共生的動物世界、古代先民的飲食生活、武備軍事、科技工具,以及中外藝術交流等等。


孫機先生不僅在文物研究方面有深湛的造詣,更為難得的是,他擅長用曉暢的文筆講述古代社會生活,把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識介紹給讀者大眾;在他的筆下,古代古文物因歲月的積澱更加迸發出美的閃光。考證得出的結論固然令人信服,剖肌析理的過程也同樣引人入勝。書中兩百多幅嚴整精細而不失生動的線圖,更都出自作者手繪。本書不僅考證文物本身,更力圖掘出和復原歷史場景的細節,正因如此,才能讓文物「從歷史中醒來」。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作者:劉宗迪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6年5月


《山海經》無人不知,卻又無人敢說自己真的讀懂了《山海經》。這部令人著迷的上古奇書,給人們帶來的除了奇思妙想、怪獸異物,便是困惑和迷亂。關於《山海經》的研究雖不少,但一直都是從神話學和地理學的角度解讀《山海經》,而且其中流於迂詭奇怪或信口開河者為數甚多。


劉宗迪的《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是《山海經》研究領域難得的好作品。作者採取了民俗學、文化史的研究視角,超越了現代性知識架構之外,回到歷史的源頭,置身於《山海經》所處的文化傳統之中,對《山海經》中的「神話」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讀。《失落的天書》跳出了固有知識框架和解釋模式,是一部紮實厚重又極具想像力和解釋力的著作。而作者深入淺出、曉暢明達的文字表述更讓這本書毫不顯枯燥繁冗,甚至時而引人入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網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敘事映照著時代的良知
為增量尊嚴和愛所做的努力從未消失
「秋天,總是好的」
讓我們在時間的河流里相遇
構想一個可能性的世界

TAG:新京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故宮的文保與文創:從文物到萌物
跟隨文物追尋古代犀牛消失的足跡
身上有故事滄桑的文物
埃及向中國歸還13件走私文物 流失文物如何追索?
被盜墓賊竊取 又失而復得的珍貴文物
千年藏紙經書:真正的文物被遺忘在寺廟角落
博物館的文物醫生:我給文物做手術
驚艷的琥珀文物
博物館文物醫生:我給文物做手術
中國歷史上的兩大文物「罪人」:他倆下黑手,文物被破壞消失
造假奇蹟!特級文物被毀舉國哀傷,現身故宮後才知被燒文物乃假貨
惊艳的琥珀文物
圓明園流失文物撐起了多少海外博物館?每一件都是上千萬的文物
這些古墓出土的文物太稀奇,最後三件文物專家都不知道幹啥的!
民族的苦難 文物的災難——中國文物流失達千萬
集古雅玩文物的故事之——米芾《非才當劇帖》創作的故事你可聽聞?
埃及著名博物館遭受洗劫,千餘件文物失竊損毀,誰該來負責?
田野文物盜竊背後的走私鏈
河道施工惊现文物,其它工友掘地三尺也要挖出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