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一刻,王健林贏了馬雲?

這一刻,王健林贏了馬雲?


這一刻,王健林贏了馬雲?



在10月13日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至少馬雲已經承認線下實體店的價值,不再只鼓吹電商才是未來零售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一直以來就對電子商務抱有類似的觀點,但聽到這樣的觀點從馬雲嘴裡說出來,還是有些驚訝的,這顛覆了他以前的很多觀點。


在很多人眼中,阿里巴巴就是電子商務的代名詞。如今馬雲卻說純電子商務將會被淘汰,這或多或少會讓人有些不適應。要知道,馬雲一直在鼓吹電子商務的優越性,他曾喊出「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的口號,並認為電子商務很快會超過實體零售的市場份額。


在2012年的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馬雲和王健林打下著名的1億賭局:如果2020年中國的電子商務佔零售的份額不到50%,他將輸給王健林1個億,反之王健林將輸給馬雲1個億。很多企業家也選邊站隊,比如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葉國富就表態,如果王健林輸掉了這場賭局,他會替王健林出1個億,看來這次他可以省下1個億了。


我不認為馬雲改變了做法和觀點有什麼不好。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改變做法和觀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往往也反映了企業和企業家的成長。此一時彼一時,馬雲在為電子商務鼓與吹的時候,他的商業版圖還集中在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阿里巴巴上。四年過去了,現在除了阿里巴巴之外,馬雲還布局了螞蟻金服和菜鳥網路。由此可見,馬雲的目標不限於電子商務,而是整個零售商業,包括數據、金融和物流——這恰恰是商業的三大支柱。

企業家的觀點往往是由他做的事情決定的。馬雲開始唱衰電商,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不僅和他現在的商業布局有關,確實也反映了零售行業的一些變化趨勢。


其實,把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二元對立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是典型的從業者視角,對消費者來說這個視角並不成立。在消費者看來,他關心的是能否方便地買到質優價廉的產品,至於這個產品是從電商渠道購買的,還是從實體零售渠道購買的,並不是他關心的重點,這些都只是渠道和手段,而非核心目的。


當初把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二元對立的人恰恰是那些電商企業。他們希望舉起一面「顛覆性創新」的大旗,好像他們是一個「新物種」,而實體零售則是要淘汰的「舊物種」。這種一分為二的觀點很有傳播性,大眾也容易理解,但並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要搞明白這件事情,先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當中國的實體零售被電子商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時,日本的實體零售並沒有受到電子商務太大的衝擊?

我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實體零售的用戶體驗比電商渠道好很多,但商品價格卻和電商渠道相差無幾,因此很多人願意在實體零售店買東西。同比中國的大多數實體零售店的用戶體驗做得不好,商品價格又比電子商務的同類產品高很多,因此人們喜歡在電商渠道購物。準確點說,不是中國的電子商務做得有多好,而是傳統的實體零售做得太爛了,不僅用戶體驗不好,運營效率也非常低!實體零售行業的普遍蕭條恰恰是因為他們自己不行!


這種局面正在改變,很多實體零售開始醒悟過來,他們開始意識到用戶體驗的重要性,努力營造良好的用戶體驗,以期吸引和留住客戶。同時他們致力於提升運營效率,主動拒絕傳統零售的高毛利,產品價格也和電商的價格趨於一致。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失,電商渠道的獲客成本不斷提升,原有的運營效率和價格優勢也被削弱。而很多人還是喜歡實體零售那種「眼見為實」的購物體驗,這恰恰是電商渠道的短板,即便最新VR技術也無法替代女人們逛街時的那種快樂。此消彼長,實體零售和電商零售的市場份額正在趨於平衡,電商渠道永遠也無法取代實體零售的位置。


手機行業最能反應這種趨勢。四年前,當小米挾「互聯網思維」橫空出世時,他們利用了互聯網營銷和渠道的效率優勢橫掃整個手機行業,當時給人的感覺是互聯網渠道將會很快取代實體零售渠道。但幾年過去之後,互聯網渠道的銷售佔比並沒有超過20%,那些利用了線下渠道的品牌越來越好,OPPO、VIVO、華為和金立都是依靠線下渠道崛起的,新的市場均勢形成了。小米也在開設線下零售體驗店,也反映了他們開始意識到實體零售的重要性。


零售行業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我認為最核心的能力無非兩個: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用戶體驗關乎價值,包括更多的產品選擇、優質的產品設計和舒心的購物便利。運營效率關乎價格,那些擁有價格優勢的零售企業,背後則是強悍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和運營效率,以及獨特的商業模式。不管你是電子商務還是線下零售,都要圍繞這兩個能力展開,甚至要利用各自的優勢,構建一個線上和線下並重的零售網路,為用戶提供一個全面的用戶體驗。

我們從電商發達的美國來看,實體零售依然佔主要消費渠道,而線上只是補充,線上做得好的企業依然是有實體零售做基礎。同樣,電商和線下零售不是相互替代的關係,而是相互融合,未來很難有純電商或者純實體零售了,這就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新零售」不是一個簡單的電商渠道和實體零售的疊加,而是利用多種手段把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做到極致,並利用零售的渠道優勢向後整合供應商,向前為消費者提供一攬子服務,把零售和金融結合起來,改變原有零售業的商業模式。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個定義,我以最近幾年迅速崛起的名創優品為例來說明。國內還沒有做得已經非常成熟的「新零售」企業,但名創優品最接近「新零售」的商業模式。

名創優品是葉國富和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2013年在東京聯合創辦的一家企業。企業的運營總部在中國,由葉國富負責運營,而設計中心在日本,由三宅順也負責設計,定位是「日本快時尚設計師品牌」。這個品牌在不到3年時間裡在全球15個國家開了1500家店,並計劃未來3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7000家店,幾乎每天都有海外新店開業。


這幾年許多實體零售店紛紛倒閉,而名創優品逆勢擴張,且擴張速度非常驚人,很多人都看不懂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因此各種猜測流言四起。但看到名創優品發展那麼紅火,還引來了幾十家模仿者,但這些模仿者又沒有學到位,往往開業沒多久就關門了。


其實名創優品沒有秘密,無非是做好了兩件事:提升用戶體驗,提高運營效率,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這恰恰是零售最核心的兩個要素,無論實體零售還是電子商務都是如此。


從用戶體驗上來說,名創優品選址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商業中心,店面設計簡約大氣,產品設計也是偏日式簡約風格。每個品類的產品種類都不多,主打「爆款」產品。消費者到了他們的店面,很容易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產品的設計感比較時尚,容易打動消費者。


從運營效率來看,名創優品最強的是它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名創優品找到那些有專為大牌代工經驗的企業,一下子就下上千萬的採購單子,把採購價格壓到最低,而且明確提出拒絕暴利,因此價格普遍低於同行。和無印良品設計相近的產品,價格只有後者的不到三分之一,讓消費者有「賺到了」的感覺。


通過提升用戶體驗、降低銷售價格的「一加一減」方法,名創優品幾乎每開一家新店,都會引發搶購狂潮,單位面積的銷售業績遠遠高於同行。名創優品讓消費者掃碼加微信公眾號就送購物袋的做法,還讓品牌積累了近2000萬的微信粉絲,這個粉絲數在國內可以排在前5位。


名創優品還重塑了商業模式,除了零售賺錢之外,他還通過金融賺錢。名創優品通過渠道優勢用很低的價格向採購商採購產品,同時給一些現金流緊張的優質企業提供貸款,利用供應鏈金融來獲得利潤。


綜上所述,同步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並實現零售和金融的「雙輪驅動」,就是名創優品能快速擴張的「秘密」,而這將會是未來「新零售」行業的「標準配置」。


在「新零售」時代,零售的本質和基本法則並沒有改變,變的只是各種工具、手段和方法來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利用零售和金融「雙輪驅動」。


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這一刻,王健林贏了馬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一線 的精彩文章:

BBC人體實驗:雙胞胎醫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後誰變胖?
健身的你應該注意這些生活和訓練當中的細節!
命運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想讓肌肉蹭蹭瘋長,你得選對合適的時間!

TAG:健身一線 |

您可能感興趣

王健林、馬雲、劉強東的出行架勢,誰最愛排場?這幾張圖一目了然
王健林比馬雲有錢,但這點馬雲比王健林強太多了!
王健林退出前三甲,馬雲,馬化騰靠邊站,這次他竟然拿了第一!
中國新首富許家印有這麼厲害?把馬化騰馬雲王健林都擠下去了!
笑以苛:滄海桑田,我們從賈躍亭,孫宏斌,王健林那裡學到了什麼?
蘇寧張近東竟然是這麼評價黃光裕,王健林和馬雲的?
目睹王健林和馬雲的保鏢,再瞄瞄王思聰,他們都弱爆了!
淘金「一帶一路」,馬雲王健林出大動作了,跟著走不會錯!
看完王健林、馬雲戴的手錶,再看李嘉誠的,這也太節約了吧!
王健林罕見合影,首富王健林也有頭疼的時候!馬雲在後面大笑了!
王思聰竟然是這個明星的表哥?王健林竟是他的姑父?這是誰?
林丹竟鬧出這麼一番事!馮小剛和王健林二人也是表示無語!
為什麼崇拜馬雲的那麼多,崇拜王健林的卻沒有幾個?
目睹王健林和馬雲保鏢,再瞄瞄王思聰,他們都弱爆了
王健林、馬雲、李嘉誠,首富們都是怎麼玩玉的!
王健林做地產,馬雲做電商,是造福了,還是禍害了?
王健林,王思聰,馬雲的日常三餐,看看這些人生贏家平時都吃什麼
馬雲,王健林很有錢?在這三個人面前,真的不算啥!
前有王健林馬雲,後有劉強東…這些大佬們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