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皇懺》,全稱《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皇懺》,全稱《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皇懺》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作者:李信軍


《皇懺》,全稱《玉皇宥罪錫福寶懺》。「皇」者,指玉皇大帝;「宥」(yòu)者,指寬容、饒恕、原諒之意;「懺」者,指懺悔以往之過咎也。

我們為什麼要懺悔,懺悔能改變什麼?《皇懺》經中這樣說:「蓋本過尤之寡,從生入死,端由踐履之乖。性一縱,則積甚丘山;心一悔,則釋如冰雪。故本行(指該經)經教之昭示,乃罪福因緣之了明。敢不萌於悔心,敢不收其縱性」。通過這些說明了,人從出生到死,一生當中可謂口業、身業、心業,過咎頻而行為多乖,故須「投誠懇切,望聖矜憐,十惡五逆,隨跪拜以消除。三業六途,遂稱揚而洗滌」。

《皇懺》,全稱《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誦此真經,必按聖訓,先念玉皇寶誥(即彌羅誥):「太上彌羅無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闕,太微玉清宮。無極無上聖,廓落髮光明。寂寂浩無宗,玄范總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qióng)高上帝」。然後再跪拜依次誦念,志心朝禮,發諸願力:「願無起疑惑,願無起貪嗔。願無起淫慾,願無起嫉妒。願無起殺害,願無起凡情。願無起凡思,願無起昏垢。願無起聲色,願無起是非。願無起憎愛,願無起分別。願無起高慢,願無起執著。願凝神澄慮,願萬神調伏。願心若太虛,願內外貞白。願身得清靜,願超度諸難。願得睹慈顏,願咸蒙護度。願普聞妙法,願親奉供養。願永無輪迴,願惡根斷絕。願玄都記名,願諸念不生。願萬緣頓息,願舍諸妄想。願受持是經,願無所不容。願無所不納,願外邪不亂。願真宗不失,願靈根不敗。願不墮凡流,願不入俗網。願萬魔不攻,願得聞正法。……願善護真宗,孝養父母;願恭敬三寶,竭忠於君;願不殺不盜,不淫不妒;願不嗔不恨,不驕不詐」。

誦經之前,需齋戒沐浴。登臨寶殿,需清靜身心。玉皇聖前,虔恭發願。口持寶號,心依聖訓。發懺悔心,生憐憫意。退淫慾之念,證進道之志。


通過誠心發願,除罪減過,解冤釋愆,經力可感「上及九玄七祖,普同六道三途,蠢蠢群生,茫茫下土」。均可「悉仗玉皇之德,同消廣劫之愆」。

《皇懺》,全稱《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皇懺》,乃玉皇之帝訓,先聖之真言,如能常誦此經,或信徒家中供奉,必獲吉宅康寧、仕事順遂。此正如經中所言:「粗知習誦,罪福兩途。罪既除,則福必蒙賜。災祥二理,災既消,則祥必可儲。惟除罪於前,及消災於後。諒蒙慈憫,俯徇懇求,敢伸禮拜之誠,庶沐簡禳之降。露香懇請,望帝仁慈。……百祥來介,後裔繁昌。世躋仁壽之鄉,長享綿延之福」。

最後,誦此大讚懺悔之韻:


酬天地,蓋載恩,蒙日月照臨身形。


中華水土萬萬春,報父母養育深恩。


四大深恩實難報,登寶殿諷演仙經。


焚香禮拜眾高真,求懺悔罪滅福生。

《皇懺》,全稱《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疆道教中心 的精彩文章:

幽冥問答錄
正一道「正一」二字的涵義

TAG:新疆道教中心 |

您可能感興趣

《梁皇懺》的起源與基本內容
白雲道觀正月初七玉皇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