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袁紹與曹操火拚後被公孫康所殺,只怨他太蠢了

袁紹與曹操火拚後被公孫康所殺,只怨他太蠢了

建安十二年,袁熙與袁尚二人來投奔公孫康,有人向曹操建議,乘此機會,以追擊二袁為名,派兵將公孫康解決,曹操說:「不必,我有辦法,叫公孫康把二袁的頭顱送來。」



袁紹與曹操火拚後被公孫康所殺,只怨他太蠢了


曹操的辦法十分簡單: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孫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孫康反而會與二袁及其殘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孫康就不懷疑曹操有順便解決他的企圖,就會殺了二袁,向曹操討好。


曹操而且不等公孫康有所表示,就率領大軍從柳城向南撤退。為的是:讓公孫康放心。


曹操這一次從柳城撤退,冒了他自己所不曾預料得到的險。當時,季候不過是深秋,塞外卻已經冷得很;他的部隊被凍得受不了,更可怕的是,走了二百多里,沒遇到水(來時,灤東地區泛濫的水,上不了長城南北兩旁的山,而且已經流掉)。後來,他吩咐軍士鑿井,鑿下去三十幾丈才有水。軍糧也吃光了,塞外本就不產多少糧食;牛羊之類,多數都被烏桓人之中不肯投降的帶走了。曹操的錯誤,是忽略了在開拔以前向歸順了的烏桓人,多徵發一些牛羊。於是,只得殺馬充饑。殺了、吃了幾千匹馬,才回到了長城以南出產穀類的漢人耕種區域。


倘若二袁知道了曹操在歸途如此狼狽,他們大可以率領殘部來追,像俄國人在1812年追擊拿破崙那樣,中國可能另是一個局面。

二袁之蠢,蠢在沒有先與公孫康接洽好,就貿然去投奔。他們第一是不懂政治,公孫康怎麼會在他們與曹操之間,選擇他們,而不選擇曹操?公孫康怎麼會情願為了他們,而公然與曹操為敵?


第二,二袁也似乎從未對公孫康及其父親公孫度的作風,稍作研究。公孫度與公孫康父子何嘗有過不計利害、鋤強扶弱的行為? 《典略》這一本書上說,袁尚有意思於公孫康接待他的時候,出其不意,憑自己的膂力把公孫康抓住,殺掉,代替公孫康作遼東的大軍閥。《典略》又說,袁熙對這個餿主意,還頗為贊同。


我認為,二袁雖蠢,還不至於蠢到這個程度。即使袁尚力大無窮,有匹夫之勇,也不能斗得過公孫康的成百成千的衛士。用空手道之類的功夫,也許能打死公孫康一人,卻無法抵擋衛士們的成千的亂箭。再退一步說,袁尚有本事將公孫康的若干衛士一一打死,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接收整個遼東的地盤。


《典略》的作者,是一個比起二袁,更沒有政治頭腦與軍事常識的人。


公孫康準備宰了二袁,向曹操討好,用不著先知道二袁有意對他下手。換句話說,二袁有沒有餿主意,不影響公孫康的「既定計劃」。

於是,公孫康就埋伏下刀斧手,二袁才到,向他行拜見之禮,他就一聲令下,刀斧手就把二袁踢倒,砍下了血淋淋的頭。


這兩顆頭,加上活該倒霉的遼東烏桓的單千蘇仆延的頭、被裝在籠子里,用極迅速的驛遞方式,送到鄴縣曹操的新的辦公處(曹操已經在擊敗了袁尚之時,改兼冀州牧,把兗州牧讓給了一個聽話的部下)。


曹操欣然接受公孫康的這一份厚禮,吩咐左右:一面把三顆頭掛在鄴縣的馬市,一面派遣欽差去遼東,以獻帝的名義拜公孫康為「左將軍」,封公孫康為「襄平侯」。這襄平侯是屬於「縣侯」的一級,比「永寧鄉侯」高。作者:黎東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兵軍事 的精彩文章:

二戰老照片,這個武器德國人至戰爭結束都不敢公開
1944年血戰馬紹爾群島:美軍慘揍的日寇
三國時期鮮為人知的第四國,此人霸佔遼東50年
二戰德美第一役,德國陸軍把美國王牌部隊給教訓慘了
1950年代被美國封存的好萊塢女星禁照

TAG:老兵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袁紹能夠打敗公孫瓚,後來是怎樣敗給曹操的?
孫堅與袁紹的人打架誤殺公孫瓚堂兄?亂上加亂公孫瓚和袁紹掐上了
曹操袁紹年輕時曾一起搶新娘,被發現後曹操賊喊捉賊坑袁紹
曹操身邊的忠臣,劉表袁紹都想拉攏他,最後為救猛將不幸陣亡
許攸是曹操發小,為曹操戰勝袁紹立下大功,為何最後卻被曹殺死?
曹操擊敗袁紹後,為什麼沒有霸佔袁紹妻妾?原因很簡單
霸氣側漏公孫瓚,為什麼反被袁紹逼的殺妻自焚?
他是曹操打敗袁紹的最大功臣,因為說了一句話,被曹操無情斬殺
袁紹滅了公孫瓚,劉備投奔袁紹,不為大哥難過?
袁紹死後曹操為何要親自去祭拜袁紹
袁紹第一悍將,曾全殲公孫瓚王牌軍,演義中卻被趙雲秒殺
曹操最忠心的部下,袁紹多次都挖不走他,結果為救曹仁而死
此人是袁紹的謀臣,卻為了曹操,害死哥哥一家,後來拖死諸葛亮
袁紹最大的叛臣,幫助曹操贏得官渡之戰,卻因「貪」被曹操斬殺
袁紹敗給曹操的兩步敗招,不救劉備讓他錯失最後機會
為何說袁紹不如曹操?抓了四個二卻單出,被曹操王炸一端鍋
曾是國舅爺,曹操、袁紹也是他的手下,最終竟被宦官害死
袁術如與此人聯手,何懼袁紹曹操,可惜自己不爭氣
袁紹輸給曹操,並不是因為官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