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今年秋天,颱風活動十分頻繁,今年9月以來,西北太平洋上和南海上已經生成11個颱風,「莫蘭蒂」、「莎莉嘉」、「海馬」這些來自海上的風暴為什麼會有自己的編號和名字呢?


為啥要給颱風命名


颱風都有些奇怪的名字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當然,這只是一個戲說,真正必須給颱風命名的主要原因,一是颱風的危害大,需要引起人們足夠重視;二是颱風生命史長,海面上經常同時出現多個颱風。就拿我國來說,每年颱風季,都有幾十個颱風生成,並且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會登陸我國,氣象部門要密切監測它的動向,發出預報預警。

正因為這一點,美國軍方在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戰時習慣給各颱風取名字。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我國氣象部門從1959年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雲繫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強度比較弱的熱帶氣旋,我們一般稱為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因為它們強度不高,生命史也較短,編號的意義不大。


颱風命名有什麼講究?


對颱風的正式命名始於20世紀初。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設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以下簡稱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之所以用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也是考慮防災減災的需要,便於人們的記憶。


颱風是一種突發性的氣象災害,這麼多的颱風,如果等他們來了再取名,很顯然會來不及,怎麼辦呢?世界氣象組織讓亞洲各國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循環重複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日本、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成員國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颱風的命名也是有規矩的。具體而言,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瀏覽颱風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稱,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悟空等。「杜鵑」這個名字是中國提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杜鵑花;「科羅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對於國外提供的名字,為避免一名多譯造成的混亂,我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台經過協商,已確定了一套統一的中文譯名,但是台灣省氣象部門有時候的颱風譯名會跟我們有些不同,這一點需要注意。


為什麼有些颱風要除名?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他的颱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


2013年11月,由我國命名的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登陸菲律賓,給當地造成重大傷亡。為此,颱風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將海燕除名,並要求我國提供新的名字來補缺。為此,中國氣象局面向社會開展了「我給颱風取名字」活動。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颱風海燕登陸前的衛星雲圖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海燕所到之處,掀翻房屋,吹倒汽車。


經公眾通過各種渠道為颱風提名或投票,同時,專家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為颱風命名的一些要求,最終選出「白鹿」、「布穀」、「斑竹」作為候選名字,並提交颱風委員會審議,颱風委員會最終決定讓「白鹿」接替「海燕」成為新的颱風名字。


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來自西太平洋和南海。實際命名的工作則交由區內的日本氣象廳(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負責。每當日本氣象廳將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熱帶氣旋確定為熱帶風暴強度時,即根據列表給予名字,並同時給予一個四位數字的編號。編號中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熱帶風暴在該年生成的順序。例如2016年第14號颱風,1614,就是颱風編號,「莫蘭蒂」就是颱風名字。


有時候,當我國監測到可能影響我國的某個熱帶氣旋已經到了颱風級別,但日本氣象廳還沒有命名時,我國就會先編號,然後說明名字暫缺,所以說,大家有時候會看到無名颱風也不要吃驚,大多數在幾個小時後日本氣象廳就會命名。這也是一件稍微有些尷尬的事情,不過大氣無國界,為了統一,採取這個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區別?


實際是一碼事。颱風和颶風都屬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只不過是因為它們產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國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稱謂而已。


在北半球,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到格林威治子午線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氣旋稱之為颶風,而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颱風。一般來說,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颱風。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左邊海域生成的叫颶風,右邊叫颱風。


最近影響海地和美國的颶風「馬修」,就帶來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被西方媒體稱為「怪獸」。對任何一個受「馬修」影響的國家而言,都經歷了對國家防災減災能力的嚴峻考驗。


來源:氣象知識


『 中國氣象科普 』


不談時政,不聊財經,專註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


有趣,有料,有生活


關注訂閱號:qxkpw2014


關注服務號:qxkp2014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科普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和藝術家作妖啦!果蔬拼接出別樣的景象
降溫來敲門,寒冷來光臨!聊聊冷空氣那些事
科普閱讀:天氣圖上的那些「線」
十五的月亮十七圓!今年中秋月有九大特色
天空中出現了絕美血月,為什麼它會那麼紅?

TAG:中國氣象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知道颱風名字的故事嗎?原來這麼有趣
颱風「天鴿」這麼肆虐,你知道它名字背後的故事嗎?
那麼多顏色,你知道它的名字嗎?
知道嗎?色彩的名字原來可以這麼美
一聽名字就知道它是女人們的好葯,它的這些妙用您知道嗎?
你知道「動漫人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這種美食有誰吃過啊,知道它的名字嗎?
這幾部動漫角色的名字很複雜!你們知道嗎?!
王者榮耀:太乙真人那麼搞笑的技能名字是怎麼來的,這四條原因你知道幾條?
這麼美的動漫,我就是不知道她的名字,你呢?
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
有條魚的名字富含詩意,你知道是哪條嗎?
文物‖你肯定知道它的名字,但你真的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嗎?
明朝皇帝的名字都這麼怪,你知道為什麼嗎?
都是名字惹的錯!哪些被名字坑了的優質動漫你還不知道?
鬼知道這些明星為啥給孩子起這麼「奇葩」的名字!
這些花草你都知道叫什麼名字嗎?
話題:你有沒有過因為名字奇葩,而被嘲笑的故事?
刀劍名字原來是這樣來的?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