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點擊播放 GIF/2046K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中國的書籍可謂是卷帖浩繁,浩如煙海,普通人窮其一生也難閱盡十之一二。古人明知學海無涯,但也要用「苦」做航船,駛向那無盡無窮的彼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卻也悠然自得的享受著「苦」中的樂趣。書山又何嘗不是呢?書山雖有路,但路的盡頭又在何方,無人可知無人可曉,所以,我們只能把自己的無助委身於「勤為徑」。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雖有路,但盡頭無人可達,學海既無涯,彼岸又在何方。書山就是讓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無人可達其之巔。明知書山之高,學海無涯,但有人卻惋惜「自己已到無書可讀的境界」。


陳寅恪先生一九一二年第一次由歐洲回國,拜訪他父親(散原老人陳三立)的老友夏曾佑先生。曾佑先生對他說:『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興你懂得很多種文字,有很多書可看。但我只能看中國書,可惜都看完了,現已無書可看了。』寅恪告別出來,心想此老真是荒唐。中國書籍浩如煙海,哪能都看完了。寅恪七十歲左右,卻也與夏先生有同感。中國書雖多,不過基本幾十種而已,其他不過翻來覆去,東抄西抄。

文中提到的陳寅恪和其父親(陳三立)的好友夏曾佑老先生都毫不避諱的說道自己已到無書可讀的地步,換言之,在文學界就是已達到獨孤求敗的無上境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到底是那幾十種書,有這麼大的威力,歷來學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並提出了不同的必讀書單。在此之前,梁啟超有為讀書人提出的必讀書單,胡適又有胡適的書單,魯迅也有自己的書單,在此之後,金克木、臧克家、余秋雨都有為讀書人提出其認為必讀的書單。但不論是誰提出的書單,還是何種書單?讀這些書,而不是走馬觀花的一閱而過,甚至要達到合書能背誦的地步。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1946年,陳寅恪一直難以治癒的眼疾,最終導致失明,成了瞽者。因此,此後他也只能依靠助手協助工作。但他的寫作、授課如常,並無大的問題,甚至他只需口述,助手們便能記錄得大致不差。並依靠自己的助手為其讀書,並洋洋洒洒的寫出了八十萬字的《柳如是別傳》,正如其助教黃萱所言:「寅師以失明的晚年,不憚辛苦,經之營之,鉤稽沉隱,以成此稿。其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這不由的人想起中國古代早期樂師——瞽師的卓越貢獻。商代曾建立一種學校稱之為「瞽宗」由盲樂師來教育貴族子弟,因此,古代早期的教育職責是由盲樂師來承擔的。假如沒有盲樂師,中國古代早期的《春秋》這部書被稱為是史記其事,師誦其事。中國早期的史學是口述史學。如何把這些史學能傳承下去,盲樂師可謂功不可沒,史學是由他們全部背誦下來,代代口傳下去。雖《春秋》由史記其事,但史所記只是大體的綱目流程,真正的具體內容卻是在瞽師的心中。中國古代,有左丘明失明作《左傳》,今有陳寅恪失明著《柳如是別傳》,外國有盲詩人荷馬所作《荷馬史詩》。雖身殘而志不殘,能成書立著,可見他吃了平常人難以想像沒有吃過的「苦」,付出了平常人難以付出的「勤」。


陳寅恪雖一生沒有獲得過博士學位,但他的「苦」和「勤」,讓他在而立之年已成為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之一。就連獲得30多個博士學位的胡適先生,讀書和學問也不及陳寅恪先生。胡適曾評價他,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曾經評價胡適,說「胡適先生讀書並沒有王國維,陳寅恪,章太炎多,胡適最珍貴的是他的思想。論學問,顯然不如陳寅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據說,陳寅恪就是差點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無緣清華。當然清華也差點失去了一位超大師級的人物。1925年,清華成立國學研究院。梁啟超向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推薦陳寅恪,作為校長的曹雲祥當然要知根知底,於是問道:「他是哪一國博士?」梁卻回答的利索:「他既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曹納悶了,又接著問道:「他有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著作?」梁又不假思索的答道:「也沒有著作。」這讓曹也著實為難,說:「既不是博士,也沒有著作,這就不容易了!」梁卻不耐煩了說道:「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寅恪)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接著,梁啟超介紹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幾位教授對陳寅恪的高度評價。曹校長一聽,既然外國人這樣推崇,梁啟超也認為此人不可多得,才決定聘請陳寅恪。後來,證明此舉乃文學界,也是清華史上一大壯舉。


上面提到,夏曾佑先生對陳寅恪說過:『我很高興你懂得很多種文字,有很多書可看。這就是一個更令人無法解開的謎團。陳寅恪到底懂得多少種語言。他本人也從來明確的說過,在執教中山大學期間,在他填寫的履歷表上「懂何種外語」一欄,只寫著「德語」二字。但從他的學生和家人口中,也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說十幾種,有的說二十幾種,甚至還有說三十多種的。總之,沒有低於十種的。可能陳寅恪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懂得多少種語言,別人懂得他懂,別人不懂得,他也懂。


據說,有一次,陳寅恪閑得無聊,隨便翻了一下侄子陳封雄中學所用的世界史教科書,此書是根據當時美國出版的教科書編譯的,圖文並茂,而圖片尤為精緻。其中一張圖片的注釋是「刻有巴比倫文的出土碑碣」。陳寅恪見到後感覺有誤,待仔細一看搖頭道:「這不是巴比倫文,是突厥文,寫書的人用錯了圖片。」雖只是一件不足為奇的小事,足可看到即使是生僻的語言文字,也逃不過陳寅恪的法眼。同時,不由得為他的博學所讚歎。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陳寅恪之所以如此文淵似海,博學多識,早年就成為一代國學大師。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家學淵源的影響。江西修水縣的陳家被稱為民國文化界的三大望族(江蘇無錫的錢家、江西修水的陳家、河南唐河的馮家)之一。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曾官至湖南巡撫,支持維新變法,推行新政,湖南被當時的輿論稱之為「中國最富有生機的省份」,人們把當時的湖南比作日本幕末明治維新時期的薩摩和長州。父親陳三立被公認為同治、光緒時期同光體詩派的領袖。錢鍾書曾說,唐以下的大詩人可以用一個地理詞語來概括:「陵谷山原」。「陵」是杜少陵,「谷」是黃山谷,「山」是李義山,「原」即陳散原也。可見陳三立在詩壇的造詣之深。1936年,英國倫敦舉行國際筆會,邀請中國代表參加。當時派了兩位代表:一是胡適之,代表新文學,一是陳三立,代表舊文學。但當時陳三立由於年事已高,最終沒有成行。陳寅恪的大哥陳衡恪是一名著名的畫家,木匠齊白石的畫之所以能享譽海外,是與陳衡恪的幫助分不開的。陳衡恪曾把齊白石的畫作拿到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並得到認可。齊白石的畫在中日聯展上大獲成功,花卉畫作每幅竟賣到100塊銀元,山水畫價格更高,還成了搶手貨。齊白石畫界的知名度從這才慢慢積累起來。齊白石難忘知遇之恩,曾寫詩道:君我兩個人,結交重相畏。胸中俱能事,不以皮毛貴。牛鬼與蛇神,常從腕底會。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我言君自如,九原勿相昧。陳家以後也是人才輩出,所以說陳寅恪家族家學淵源深厚,成為民國文化界三大望族當之無愧。


另一方面,得益於他海外遊學13載,從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他在語言方面的積累就是從海外遊學中獲得的。從而為以後歷史學的研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為以後中西結合的考證方法運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深厚的家學氛圍,精通多門語言,這讓他可獲得許多學者,甚至大師都無法企及的材料和知識,更加豐富了自己的學問。陳寅恪在自己的學問上所吃的「苦」,所付出「勤」只有他自己知道,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不外乎三點:一、家學的淵源,二、大師級的老師,三、自己的「苦」與「勤」。三者中,家學淵源,我們無法選擇,大師級的老師又是那樣的鳳毛麟角,也只有自己的「苦」與「勤」才是真正自己可以選擇的,但無大師指點,全憑自己的「苦」與「勤」,又著實不易。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學校里總是培養不出大師級的傑出人才?」不也有幾分答案了嗎?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以陳寅恪之經歷來解答錢學森之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大地白霜,蒼茫智慧;漫山紅葉,激情人生
霜降詩詞10首: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回頭雲破處,新月報黃昏
三大戰役定三國!三國簡史,簡到崩潰!
聰明父母和普通父母的11個差別
梁啟超力薦4本古書,必讀!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為您解答周瑩的身世之謎
科學家解開長久以來未得解答的DNA構造之謎
這幾個未解之謎,當今科學都難以解答
我們如何記憶?神經學家給出了意料之外的解答
說說這幾個未解之謎,神秘之處目前科學無法解答
孕媽疑惑專家解答之宮縮與陣痛
你的問題,我來解答
王者榮耀 盤點遊戲中的未解之謎 至今沒人能夠解答出來
習主席的達沃斯時間:解答世界經濟之問
現代人能穿越到古代嗎?愛因斯坦回答不了,道德經可以解答!
很奇特的幾個未解之謎,科學目前無法解答
麥克弗森解答對聖經疑慮:聖經是活潑的 令人生畏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易經》又作何解答
肺癌患者要三忌,中醫名師來解答!
鄭爽爸被問「胡彥斌是不是女婿」2句話解答女兒戀情
劉院長解答健康問題?
辭演《愛樂之城》後悔么?艾瑪·沃森解答敏感話題
答案之書!超有趣的解惑遊戲,幫你解答心中疑問!收藏不謝……
最新消息:科學家來為你解答金星和火星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