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作者圖片和持有槍支在北美,不違法我國法律)


槍手當然喜歡槍,一支又一支地增加庫存,到最後就算是自己評價都覺得非常過分了,所以買槍的理由越來越難找,也越來越沒有說服力.也多虧了領導算數不好,也不計較,所以多出來幾支也不明顯。


最近因為潛心研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緣故,對自衛防身多有關心,趁機鍾情口袋槍,先後比較了Beretta的Mono,金伯(Kimber)的Solo,其實最要的目標還是集中在魯格(Ruger)的LC9s Pro。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之所以沒有選擇LCP,主要還是因為子彈的口徑問題,實在不想再handle另外一種子彈,9mm子彈已經在用了,多一支槍也罷了。


按照槍手的老毛病,新槍到手,自然要大吹大擂一番才算對得起又一次衝動帶來的反思。

一方面顯示自己的鑽研精神,還要通過種種甜言蜜語來描繪特徵優點,就算是牽強附會也要證明買槍的決定正確。這次新入手的LC9s不能算是個例外,但總是沒有鼓足幹勁,在前面鼓吹買槍速度的日誌中沒好意思提起。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當然去商店買槍之前當然已經下定了決心,也是日積月累下來的感覺體會加上節價格優惠,更有好幾次機會把LC9s拿在手裡把玩,蠢蠢欲動之情再不能壓抑。其實這種間真的發現什麼不如意的地方,也會用口袋槍一切不必太認真來搪塞過去。等到這次真的買槍的時候,碰到可能就是槍手第一次買槍的那位老先生,說話慢條斯理的,非常的友好加上專業,所以不免多聊了一會兒。


這中間除了槍手定義要買的LC9s,又把Kimber Solo和Sig Sauer 拿出來把玩一會兒,只是這兩支槍的價格都遠遠超出了Rulger LC9s,自然不會考慮。這不過幾乎同時拿過著幾支小手槍,則明顯地感到了LC9s的不足,不是真正厚度的問題,而是感覺中厚度的問題。

寫到這裡,真的上網細查著幾支槍的參數,結果如下,Beretta Nano 0.9",Kimber Solo 1.14",Sig Sauer P938 1.1",Ruger LC9s 0.9「,但可能是稜角部分加工的問題,總覺得Luger和Beretta兩支槍是最厚的。當時也不知道數據,還真的以為以前記錯了,差點當場打了退堂鼓。其時各種準備工作都做好了,騎虎難下至於還是像非誠勿擾裡面的模範男一樣,堅持的心動的目標。但是想必下來回家之後,也不免心裡鬱悶一兩番。


有了這個心思,回到家的第一件事經就是要比較Ruger LC9s與S&W M640的厚度,到底有多少差別,準備買槍的時候已經查到了相應的數據,M640的厚度是1.25",好像還是挺有區別的,沒想到拿在手裡,還是覺得有些厚。


僥倖的是照出來的照片還算明顯,自然槍也不算浪費錢。其實哪支槍也不會浪費錢,這種寶貝絕對是保值購買,至少槍手堅信不疑。多說一句就是領導也同意這個觀點,想必在美國民眾之中更是家喻戶曉,藏富於民這裡也成了武裝群眾的擁泵。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前面說過買這支槍的重要理由,除了體積特別是厚度更適於在口袋中攜帶之外,槍手現在正用的不鏽鋼S&W M640稍顯累贅也是一個理由。記得槍手已經大張旗鼓地為M640選擇同寬設計的略鋁合金伴侶了,但是那樣一來,左輪實在是太多了,加上了無新意,故此還是選擇了這支LC9s。


這支槍大部分是塑料做的,結不結實只好聽天由命,至少重量減輕了不少。S&W M640空槍重量是23 oz,這支LC9s空槍的重量是17.2 oz,還是有些可以誇耀的。可是的反應到具體革命實踐中來的話,還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說這支槍不裝子彈的話,絕對是頭重腳輕的,因為上面是金屬,下面是塑料,拿起來感覺有些怪。當然拿空槍的時候都不必太嚴肅。


其次就是如果兩支槍都裝滿了子彈的話,S&W是6顆點357瑪格南,總重量大約是24.2 oz (685 g),Ruger是8顆9mm,總重量大約是20.6 oz (585 g),馬馬虎虎就算是威力差不多吧,可是重量的差別也相對減少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這支槍的擊發,設計的是擊針(Striker)擊發方式,注意槍手翻譯成了擊針,以區別於撞針(Firing Pin)。在此以前槍手所有的槍清一色都是採用擊錘(Hammer)模式擊發的。這兩種模式自然也是糾纏不清,槍手索性簡單解釋如下。


擊發子彈,自然要用到撞針,擊錘模式下,撞針貼近子彈發火帽,如同準備好要往牆上釘釘子,擊發的時候釋放擊錘,如同掄起鎚子在釘子後面一敲,釘子(撞針)順勢在子彈發火帽上一擊,大功這算告成。而擊針擊發方式就相對簡單一些了,把上面的撞針弄得大一些就成了擊針,可以把擊針想像成一支箭,放在弓上向後拉,擊發時候好像弓弦一放,箭自然射在了子彈的發火帽上,馬上大功告成。


不用解釋也能看出撞針式擊發的方式過程簡單一些,中間沒有那個輪鎚子的步驟,扳機力度可以比較小,自然也會提高精度,之所以以前不太普及,想必是材料設計加工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吧。之於那種方式更好的討論或者爭論,想想半自動手槍之於經典的左輪槍,一切問題也都顯得不重要了。


這是一支DAO (Double Action Only),就是只有雙動模式的手槍,所以干火練習是比較方便的。不同於擊錘式擊發的S&W左輪,甚至經典的1911,干火的時候明顯的感覺到兩點,一是扳機的力度小了很多,行程也長了一些 (這部分與1911沒關係);另外一點就是在擊發的時候,相當於左輪單動或者1911射擊的瞬間,Ruger LC9竟然沒有明顯的門檻,而左輪則會在較長的。為了進一步驗證,索性找來的拉力器,把三支槍的測試一番。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上面的圖片是槍手匆忙畫的,中間曲線是估計的,但是各個節點都是實測的數據。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出,這支魯格的扳機力度很小,而且扳機擊發在扣動扳機的過程中,扳機行程(Length of Pull)長而且力度平緩,所以子彈發射實際上是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實現的。


不像S&W,力度達到了18磅,而且擊發前還有明顯的力度變化做提示。另一方面,著名的1911有同樣輕的力度,和魯格LC9s一樣都是7磅,但是扳機行程太短,所以擊發有非常突然的感覺。


不過按照槍手上面的分析,好像擊針式手槍的扳機扣動應該更流暢一些,那麼想必射擊的精度也會好一些。


關鍵是心裏面固有的對1911的崇拜之情難以卻懷,潛意識裡面就不希望有比1911更好的手槍出現。比如當初見到朋友的Beretta 92F一樣,竭力找出些缺點來安慰自己對1911的偏愛。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關鍵是今天的對象是一支小巧的口袋槍,所以對比射擊精度好像有些不公平,可初次之外又沒有了其他的途徑。更離譜的是射擊精度沒有顯出明顯的區別,反而覺得小手槍的精度更靠譜一些。看來槍手還要多多練習1911的射擊。


無論如何,結果大大出乎意料。本來拿到手以後,重量和體積的感覺都有些喜憂參半。最後射擊的結果雖然喜出望外,但是原來對1911的信賴好像有點被打了折扣,還是喜憂參半。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防衛測評,魯格輕便手槍LC9s Pro親手測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魔力「小火舌」-前南斯拉夫.22衝鋒槍
俄羅斯唯一的航母開赴地中海 7艘軍艦護航
現代軍用無人機發展及未來
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官方圖集之瓜達卡納爾戰役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TAG:戰爭事典 |

您可能感興趣

PaintCan:Adobe 出品的 App,讓你親手把照片變成油畫大作!#iOS
佐香智久玩後作曲靈感多,GARNiDELiA望親手「血屠」B站
Bjergsen親手在UOL經理胸前寫下「NA>EU」
智能手機時代終結!蘋果會親手結束iPhone生命嗎?
邁巴赫exelero,由義大利著名設計師Stola親手打造
王嘉爾最新單曲《Papillon》MV正式首發!親手用靈感穿針引線,才是自己的衣服
維密甜心米蘭達與snapchat創始人埃文舉行婚禮,穿著DIOR高定婚紗卻親手為婚宴做拿手菜
採訪 | 佐香智久玩後作曲靈感多,GARNiDELiA望親手「血屠」B站
韓國女團GFRIEND成員Ye Rin親手抓住偷拍粉絲
親手DIY!如何用手鑽輕鬆打孔
安卓之父親手打造的安卓手機上市開售:撞臉iPhone8尷尬了
榮耀暢玩7X上手:千元全面屏CEO親手測試抗摔
Jessica新輯歌單曝光 整張專輯親手操刀
世界頭號黑客凱文·米特尼克CSS2017秀絕技:親手演示WannaCry
亞洲第三餐廳 Amber 主廚 Richard Ekkebus 親手設計菜單的餐廳在哪兒?
夏天一定要親手做冰滴綠茶Mojito
親手製作3D食物模型,手殘黨也可以嘗試
AR應用ARQUA登陸App Store 親手打造增強現實版水族館
千里之外也能親手喂獅子 《Virry》登陸PS 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