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基弗特展將攜87件作品亮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基弗特展將攜87件作品亮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基弗特展將攜87件作品亮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藝術家安塞姆·基弗

經過多方參與以及兩年多的籌劃,「基弗在中國」巡展開啟首站已確定於2016年11月19日至2017年1月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亮相。展出包括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基弗創作的繪畫、雕塑、裝置、攝影作品共87件。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曾舉辦「博伊斯在中國」特展,博伊斯作為基弗的精神導師,倆人曾經常在一起探討問題,為了突出兩位世界級大師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特殊的緣分,故基弗的展覽名稱依舊延用了「博伊斯在中國」的標題模式。


安塞姆·基弗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主要代表,也是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風格始於20世紀60年代。它的興起在現代主義行將結束之際延續了歐洲長久以來的繪畫傳統,一度在上世紀80年代掀起關於繪畫的回歸的討論。它以德國表現主義為基礎,關注當下的歷史和現實,推動繪畫語言的革新,打破了美國波普藝術、極簡主義和抽象藝術佔據主導地位的局面,成為當時西方藝術的主要形態之一。


基弗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攝影等,但每一種類型又都超越其本身的固有形態。他的作品無論從體量上還是主題上,都具有史詩般的特質。在其中,他直面德國歷史中曾經的黑暗,挖掘隱藏在集體回憶中的禁忌,並將它們與日耳曼式的神話、宇宙觀以及對信仰本質的深入思考交織在一起。他擁有同時把握強烈情感因素與嚴肅主題的非凡能力。他的藝術創作為歐洲藝術的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基弗曾於1980年,與喬治·巴塞利玆一起,代表德國參加第39屆威尼斯雙年展。

人們初次接觸基弗的藝術,總會在瞬間被其強烈甚至是震撼的視覺效果緊緊抓住。他的作品中充滿宏大、壯闊、凝重的空間場域,具有強大的視覺力量。除了尺幅龐大之外,這種力量,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的作品材料中對「物性」的借用、轉換和表達。鉛、鋼鐵、泥土、水泥、水、灰燼、感光乳劑、石頭、柏油、塑料、樹枝、乾花、麥稈、紙片、照片等等,都參與到作品的建構之中。對此,基弗曾談到,「我把繪畫當作對材質的檢驗。」他又說,「我覺得在物質中存在著精神」「當我使用稻草或鉛等物體時,我發現這些物體的精神,我提煉它們並展現它們」。


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向媒體及觀眾透露了這次基弗展覽的特色,其一,展出基弗作品數量眾多;其二,作品類型包括了繪畫、雕塑、綜合材料等等,充分體現其藝術特點;其三,部分作品體量巨大,最大的裝置長度達到5米以上;其四,作品重量之巨也是對於美術館的一項挑戰;其五,作品運輸到展覽布置以及之後的完善工作會合理有效地進行;其六,美術館方會舉辦一系列與基弗相關的學術活動和出版工作。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在評價基弗的歷史地位及影響時說道,當時的美國藝術文化過於強調觀念性,這對於繪畫、裝置、雕塑等形式的藝術創作是一種巨大的衝擊,基弗的作品既是對美國的觀念藝術的一種反叛,又吸收了觀念藝術的積極因素,他的歷史價值以及現代意義很明顯,對中國的藝術家也有很深遠的影響。


安塞姆?基弗與中國當代藝術淵源很深,遠在「85』新潮」如火如荼並開始轉入理性及批判性思考的時候,基弗就被介紹到中國。1990年代初,基弗已在中國藝術界受到普遍關注。而1992年,基弗本人來到中國,逗留了3個來月,從北京到西安,進入新疆,走到絲綢之路南線,最後輾轉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在20多年之後,基弗的作品終於得以在中國展出,無論是對於藝術史研究,還是當代藝術觀念、認識論、方法論等方面的碰撞,以及對於歷史和現實的認知、思考與反思等方面,都可能帶來不同尋常的反響與震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作為巡展的首站,希望藉助此次難得的機會,從中國歷史現實與藝術現實的角度來展開對基弗的解讀和研究,以期對中國當代藝術文化的發展,以及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藝術責任感的樹立,有一些幫助和推進。


然而,基弗並不止步於「視覺」的魅力,而是藉由它,將人們的眼光引向共同歷史的深處,也引向個體記憶的深處。基弗說過:「我很了解歷史,所以當我看到風景的時候,我不只看到的是純粹的景色,還有戰爭和歷史的痕迹。所以風景對我來說不是純粹的風景。」他的作品探討戰爭、民族、集體意識、文化、神話與傳奇等等問題,他以各種方式不斷地去重新喚起人們對它們的反思,刺痛民族集體記憶的神經。曾有評論談到,「他努力正視納粹時期的恐怖及德國的歷史、文化和神話,並且希望為德國理想主義療傷,助其復興」。安塞姆·基弗是首位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的造型藝術家,這個旨在獎勵全世界在文學、科學和藝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並致力於和平的人士的獎項的評委們一致認為,安塞姆·基弗是一位「迫使所在時代面對那令人不安的廢墟般的、瞬間即逝的道德信息」的藝術家。

德國湯若望科學與藝術基金會常務理事、德國貝爾藝術中心大中國區總監龐博表示,在當前,全球多元化的時代潮流中,藝術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已經成為全世界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德國貝爾藝術中心正是想通過該項目,助力、推動中德文化間深層次的交流。


此次展覽由德國貝爾藝術中心與中央美術學院及其美術館,清華美術學院,藝銘東方文化傳媒及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共同主辦,經過各方長期艱苦的努力,終於使展覽得以實現。除了作品的展示之外,本次展覽還將開展研討會、系列學術講座、特別主題開放日等多種學術和公共教育活動,並出版展覽畫冊和學術文論集。


據悉,展出作品均來自德國MAP收藏和路德維希科布倫茨博物館館藏。展覽也將以特展形式展出,會收取相應門票費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名人書畫:誰挖坑誰遞鏟
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大勢所趨
世界級收藏家才是國民藝術審美價值的推動者
抗美援朝為題材的藏品成為新熱點
自動拍攝的照片不一定都具有獨創性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2017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雕塑系
中央美術學院2017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版畫
「鑒古開今」軍旅書法家作品展覽亮相81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2017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
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2017屆書法本科班畢業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集中展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經典作品
九大美院作品PK——中國美術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畢業設計作品展
九大美院作品PK——魯迅美術學院
九大美院作品PK——廣州美術學院
九大美院作品PK——西安美術學院
九大美院作品PK——湖北美術學院
學院派:中國九大美院畢業展優秀書畫作品集
五月光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作品展登陸國展美術中心
中國藝術研究院2017屆訪問學者作品展
美國藝術家 安德烈.柯特茲攝影作品選(1)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護生:王德芳作品展
盛世丹青美術館美術作品創作活動
九大美院作品PK——天津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