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0.6%讀者去實體書店享環境

60.6%讀者去實體書店享環境

60.6%讀者去實體書店享環境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網路書店和電子書的擠壓下,實體書店正逐漸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9.9%的受訪者還會經常在實體書店買書,62.7%的受訪者偶爾買,7.4%的受訪者不再買。78.6%的受訪者表示實體書店仍有存在的必要,9.2%的受訪者直言沒有,另有12.1%的受訪者表示「說不好」。

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張小雯從小就酷愛讀書,是朋友眼中的「文藝青年」,「讀書時就像到了另一個生活圈,是豐富閑暇時間的好方法。」張小雯說自己每月至少去兩次實體書店,也因此結識了幾個好朋友,「在家閑著也是閑著,還能受一下熏陶。我主要是去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剛上市的書,或者參加書友交流會等活動」。


如今人們去實體書店是做什麼?47.0%的受訪者表示仍是去選書併購買,16.2%的受訪者則是挑書回去網上購買。其他還有:享受安靜的氛圍(15.4%),看書(15.3%),喝咖啡、吃點心(3.3%),參加社交活動(1.2%)。


人們多久去一次實體書店?33.3%的受訪者是一個月至三個月,25.8%的受訪者一周到一個月。其他依次為:三個月到半年(15.9%),半年到1年(8.0%),一周(7.1%),幾乎不去(6.5%),一年以上(3.3%)。


北京某互聯網金融企業員工胡晨(化名)表示,由於工作需要,自己偶爾會購置一些工具書,「作為工具書,還是紙質書翻閱起來更方便。」談到購買渠道,他坦言趕上實體書店有活動就在實體店買,但如果價格有些差距,網路書店就是不二之選,「網店還有二手書售賣,保證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不比實體店差」。

由於紙質書不易攜帶,張小雯買了一個電子書閱讀器,容納的書籍量多還輕巧,「這是閱讀方式的突破。如果一直購買紙質書,收納空間會成問題,會對購買造成限制。」她坦言仍會在實體店購書,但較以前少了,「我會購買非常喜歡的書,以及對色彩要求高的書籍」。


什麼情況下人們還願意在實體書店購書?調查顯示,60.6%的受訪者為了享受書店的環境,50.7%的受訪者買需常備的工具指導書,47.0%的受訪者則去買非常值得珍藏的書籍,36.6%的受訪者直言當價格與網上相差不大時,23.5%的受訪者則在無電子書版的情況下。


在網路發達、電子產品發展迅速的當下,與其他類型的商店一樣,實體書店無疑也在遭受這場變革的衝擊,昔日的顧客正在分流,為了適應市場,謀求生存的空間,實體書店做出改變是必然之舉。


在胡晨看來,實體書店仍有它獨特的可取之處,「優勢之一,就是能夠直接比較多本書籍的內容,有利於顧客作出購買選擇。還能提供一個集體的、安靜的閱讀空間」。


經常在各類書店穿梭駐足,張小雯有著自己的偏好。她認為,在與網上書店的競爭下,實體書店應該利用自己的特點來改善經營,吸引顧客,「實體書店能提供給讀者一個休閑放鬆的場所,除了圖書,還要提供咖啡、茶飲、甜點等不影響讀書氛圍的食物,還可提供借閱服務。甚至可擴大規模,與貓咪咖啡廳、裝飾品店等相結合。當然需要適當隔開空間,互不影響,但又能讓讀者自由切換。我認為應該是釋放壓力的好去處」。

實體書店要更好地發展,網友都有何建議?61.4%的受訪者建議書店與咖啡店等相結合,吸引顧客並消費,60.1%的受訪者認為書店可與出版方、作者等合作,多舉辦書友會講座等活動,54.0%的受訪者建議與網上書店合作,提供多元化服務,35.2%的受訪者建議適當降低售書價格,25.7%的受訪者認為應收取看書人群費用,篩選客戶。


受訪者中,00後佔0.5%,90後佔19.4%,80後佔53.5%,70後佔19.6%,60後佔5.7%,50後佔1.0%。

分享文章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朝陽職校女生因與男友分手欲跳樓 被校友勸回
即墨七旬老婦照顧癱瘓丈夫26年 維繫完整的家
只需在桌下掛上鞦韆就能減肥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提出 開窗睡覺或能減肥
瘦子也在堅持!睡前好習慣能提高代謝燃燒脂肪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8㎡書店起家15年服務150萬讀者!他把小劇場咖啡館搬進書店
三聯書店2016讀者選書
北京2005年的書店
滬扶持實體書店發展 每8萬人居住區需預留200平書店面積
81.7%受訪者希望自家門口能開實體書店
2017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24小時共享書店
210天、35噸鋼、200噸水泥……我們重造了一家書店
200餘家書店還剩下了20家 海淀圖書城即將翻篇
冬日裡,廣州最有溫情的24小時不打烊1200書店
69歲老人開舊書店20多年 藏書萬冊
成都實體書店超700家,周末亞洲書店論壇約你共同綻放
他從公司高管辭職開了家書店,只賣300多本書,還要收100元門票
濟南首家「24小時書店」停業 兩年虧損40餘萬元
日本最「勤奮」小偷?書店原職工1天偷書近300萬
實拍大陸首家誠品書店 書店佔據1.5萬平方米
吳清友28年「創業史」:40歲創辦誠品書店,虧損15年,最後影響整個華人世界
這三家北上廣的超人氣書店,養活了5000千萬人的靈魂...
171002 日本書店偶遇ARASHI,簡直太幸福!
1500人的小村莊開了41家書店,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二手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