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諾獎為何只給三人?——科學大獎之「三人原則」與培根之暴虐美學三聯畫

諾獎為何只給三人?——科學大獎之「三人原則」與培根之暴虐美學三聯畫

導讀


你可知,諾獎只給三人並非諾貝爾遺願?你可知,諾獎只頒給不超過三人的規定始於1968年?近日,1985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拉斯克評獎委員會主席約瑟夫·戈斯坦(Joseph Goldstein)在《細胞》撰文,揭秘科學大獎的「三人原則」。


撰文Joseph L. Goldstein

編譯木東


花開花落談笑間,又到一年諾獎季,只不知此次群雄逐鹿,論劍華山,又會有幾人歡喜,幾人落寞。諸多科技大獎,如諾貝爾獎和拉斯克獎,皆明確規定每屆獲獎人數不得過3。科學獎項中的這個「三人原則」不禁使人聯想到藝術,尤其是繪畫領域裡著名的「三聯畫」。偉大的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就慣用這個繪畫模式,肆意揮灑,奠定其暴虐美學肖像畫始祖級之大師地位。值此2016年諾貝爾獎頒獎之際,待筆者從科學大獎和培根繪畫入手,掰扯一下「3」這個神奇數字,聊作諸君茶餘飯後之談資,豈不快哉!


說起來,「3」這個數字的確奧妙無窮,有它特有的神奇之處。西方宗教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之說,東方中國亦有所謂天界、人間、冥界三界之說;西方文學有膾炙人口的《三個火槍手》,中國亦有《三國演義》之三顧茅廬而三分天下,成語更有諸如「三個(非四個亦非五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或「新官上任三把火」(非四把亦非五把),余者不勝枚舉;古代科舉有狀元、榜眼、探花而位列三甲,現代體育競技獎牌亦大多取前三名;轉回至科學方面,諾貝爾獎和拉斯克獎得主每屆不得超過三人,而繪畫藝術上,更有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作之「三聯畫」價值連城,令人咂舌。由是諸君不禁心生疑問:如此三、三不斷,果真巧合耶?


1

諾貝爾獎「三人原則」之由來


初始,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所立之遺囑中並未有提及每年獲獎人數之規定,然細數諾貝爾各獎項自1901至1950年長達半世紀之獲獎者,每屆或一位,或兩位,鮮有一次授予三人者。如1903年之諾貝爾物理學獎, 獎金半數頒予天然放射性現象發現者,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可勒爾(Henri Becquerel),另半數授予著名的居里夫婦,獎勵此賢伉儷尋得測量放射性之方法,兼有發現放射性元素鐳。此後50多年間,物理學獎再未有三人同得,直至1956年頒予威廉·肖克利、約翰·巴丁和沃爾特·布喇頓,以表彰三人在半導體研究領域之貢獻。而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第一次授予三位科學家則要牽延至1934年,獎給發現貧血肝臟治療法的喬治·惠普爾、喬治·邁諾特和威廉·莫菲,第二次是1945年,獲獎者分別是青黴素髮現者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恩斯特·伯利斯·柴恩和霍華德·弗洛里爵士。諾貝爾化學獎方面,更是到1946年才出現三位同台獲獎者:詹姆斯·薩姆納(發現了酶可以結晶)以及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利(製備了高純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質),而此後20多年,化學獎再無三人同時獲獎之情況,直至1967年頒給研究高速化學反應的三位科學家:曼弗雷德·艾根、羅納德·諾里什和喬治·波特。


1968年,諾貝爾基金會做出正式決定,將諾貝爾獎各個獎項之獲獎人數每屆限制在3名以內,確定「三人原則」,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約有1/3的諾貝爾物理學、化學和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3位科學家。而繼諾貝爾獎之後,拉斯克基金會於1997年也開始採用此「三人原則」,自此至今,亦有約1/3拉斯克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獎項得以三人同享殊榮。


2


三聯畫(Triptychs)之由來

第一幅三聯畫可追溯至中世紀東正教教堂里的祭壇畫,其最著名者,要數安特衛普大教堂里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完成於1612年的一幅祭壇畫(圖1A)。魯本斯此幅名為《下十字架》(Descent from the Cross)的三聯畫,從左至右,依次向我們展示了耶穌受難於十字架上,後抹大拉的馬利亞及耶穌眾門徒深夜將其屍身從十字架上取下之情景,觀後使人身臨其境。中間一聯,有四個男子用裹屍布獎耶穌從十字架上放下,其中一架木梯上的灰頭髮男子用牙齒咬住裹屍布一角,另一架木梯上的棕色頭髮男子用左手拉住裹屍布另一角,而耶穌一隻腳落在馬利亞肩頭,一旁恰是她美麗的金黃色頭髮。後來,拿破崙在安特衛普大教堂見到魯本斯的這幅三聯畫,喜愛之情溢於言表而一發不可收,遂將此畫運至盧浮宮,以便能時時賞玩。拿破崙死後,這幅畫於1815年得以重歸安特衛普大教堂。

諾獎為何只給三人?——科學大獎之「三人原則」與培根之暴虐美學三聯畫



圖1. 三聯畫:從魯本斯到培根。(A)魯本斯畫作《下十字架》;(B)培根畫作《受難》。(圖片來源:Cell (2016)167:5)


3

暴虐美學之三聯畫聖手:


弗朗西斯·培根


花開花落,彈指百年,繼魯本斯之後,生於愛爾蘭的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橫空出世,於1944年開始闖蕩藝術圈,終成為20世界後半葉響噹噹的畫家,其粗獷、犀利且具有強烈暴力與噩夢般衝擊力之抽象肖像畫風,與畢加索和威廉·德·庫寧的畫作一樣,不斷挑戰世人審美之極限。


培根深受魯本斯畫作之影響,很快也玩起了三聯畫。1944年至1986年四十幾年間,培根共創作大型三聯畫31幅,小型三聯畫45幅,不可謂不高產。其創作之主題,多與受難死亡、抓狂教皇、醉酒同伴,以及著名藝術家和腰纏萬貫的商人有關,凡此種種,皆為培根之最愛。圖1B 所示,乃培根於1965年創作的三聯畫,以展示三種不同暴虐死法,中間一聯有一半人半獸,頭下腳上,倒掛於鐵鉤之上,構圖實為魯本斯《下十字架》之絕妙翻版。

15至17世紀,許多知名畫家,如像拉斐爾、提香和委拉斯凱茲之流,皆為教皇創作過畫像,以示其不朽。因見教皇權傾朝野,培根甚為惱怒。1951年,培根自教皇庇護十二世的一張照片處獲得靈感,創作教皇畫像三聯畫,題為《教皇I、教皇II和教皇III》(圖2A)。此三聯中所畫實為同一人,卻擺出三種不同坐姿;與其餘頌聖畫像不同,此畫中所描繪之教皇如鬼似魅,做尖叫狀;其所坐亦非教皇寶座,實為行刑電椅,所穿亦非聖袍,而是花俏連衣裙。嗚呼,此畫一出,著實是嚇壞了不少人呢!在培根所創作之「教皇尖叫」系列中,最出名的,也是培根自認最滿意的一幅,要數1953年教皇英諾森十世之肖像(圖2B),其暴虐粗獷弔詭之畫風,果真是超凡脫俗,精湛至斯!

諾獎為何只給三人?——科學大獎之「三人原則」與培根之暴虐美學三聯畫



圖2. (A)培根畫作《教皇I、教皇II和教皇III》;(B)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左邊一幅為培根1953年所作,右邊一幅為委拉斯開茲1650所作。(圖片來源:Cell (2016)167:5)


在20世紀後半葉的倫敦書畫圈,與培根同時代的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算是有名的,此人與培根之關係,也是亦敵亦友,梳理難清。在培根廣受好評的一幅名為《對盧西安·弗洛伊德的三項研究》的三聯畫中(圖3),他將弗洛伊德塑造成來自地獄的三位一體:穿捲起的白襯衫,著深藍色襪子,關於籠中,軀體扭曲,坐姿如彈簧一般,彷彿要彈出畫框,呼之欲出——我料定此畫斷斷不可深夜賞玩,恐有不妙,諸君萬萬謹記!2014年,此三聯畫拍賣得一億四千二百萬美元,該記錄於去年方才被畢加索一幅拍得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的畫作打破!

諾獎為何只給三人?——科學大獎之「三人原則」與培根之暴虐美學三聯畫



圖3. 《對盧西安·弗洛伊德的三項研究》(圖片來源:Cell (2016)167:5)


4


為何是三聯畫?


又為何是「三人原則」?


到底是怎樣的機緣巧合,促使培根選擇三聯畫之創作形式?魯本斯的畫作對他當然頗有影響,但更重要的,培根認為這種三幅畫並排聯在一起的形式,一則讓他的創作主題之表達更能得心應手,二則,「三聯「之限制又能迫使他把想要表達的複雜故事進行高度濃縮和提煉,如照相抓拍一般,將故事中的重要事件按時間、邏輯順序高度概括地呈現出來。


那麼,這種三聯畫的創作和敘事方式,跟科學大獎中的「三人原則」又有何關聯?為什麼諾貝爾獎和拉斯克獎獲獎者不得超過三人?要知道,很多重大科學發現,其中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又何止三、五人,有時還可能是一個很多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這些人當中,那些最終沒能獲獎的科學家,有人完全有理由感到自己的貢獻被無情的忽視,甚至抱憾終生。


既然如此,為什麼仍要設定一個如此無情無義的獲獎人數上限呢?這其中有一個理由極好,很有說服力: 設立一個嚴格的上限,無形之中會迫使評獎委員會對候選人精挑細選, 不敢有一絲馬虎大意,盡量選出開創並繼續領導某個重要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個人。一般來講,評獎委員會成員之研究背景各異,其個人偏好、判斷力和決斷力也大相徑庭,因此,倘若沒有設定人數上限,最後評獎委員會可能會列出一個長長的獲獎名單,而其中很多人的科學貢獻可能並非根本性重要成果。如此一來,那些做出根本性的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就顯不出來。以1972年拉斯克獎為例,評價委員會顯然未能費心思優中選優,最後將臨床醫學獎頒給癌症化療領域的16位科學家 。倘若彼時拉斯克評獎委員會就已採用「三人原則」,可能會產生兩個評選結果:要麼從這16位科學家中選出對癌症化療研究領域貢獻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三人,要麼乾脆把該獎授予其他研究領域。


二則,各類科學大獎之評選頒發,恰是科學界向普羅大眾展示和宣傳科學研究、科學發現的一個絕好機會。 一項實至名歸的科學發現,倘若能夠追溯其最根本的研究源頭,通過科學大獎的評選頒發,像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聯畫一樣, 以生動有力的方式把最重要的節點向大眾展現出來,較之為使各方滿意而列出一長串有貢獻科學家的名字,讓普通大眾無從分辨,反而更能捉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科學想像,燃起他們的科學熱情。


5


2016年拉斯克獎


不得不說,今年拉斯克獎獲獎人的科學發現,實為弗朗西斯?培根「三聯畫」在科學界之翻版。


基礎醫學研究獎


今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獎人有三:哈佛醫學院/丹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 William G. Kaelin, Jr. ,牛津大學/克里克研究所的 Peter J. Ratcliffe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 Gregg L. Semenza。這三位科學家的研究,集中展示了我們人類和其他大多數動物的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濃度變化的分子機制。這個生物學過程對動物,包括我們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其中涉及到一個關鍵蛋白分子——缺氧誘導因子 HIF-1α:在環境氧氣充足的情況下,脯氨酸羥基化修飾的 HIF-1α 會被迅速泛素化,進而通過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迅速降解;而在環境缺氧條件下,HIF-1α 脯氨酸羥基化修飾被抑制,細胞迅速積累大量 HIF-1α 蛋白分子,激活 HIF-1α 下游基因轉錄,這些下游基因包括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等,調節細胞狀態,應對低氧環境。此氧氣感受信號通路之發現,不但讓我們對與之有關的基本生理過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我們認識很多病理過程,找到治療方法,亦可謂意義重大。


臨床醫學研究獎


臨床醫學研究獎 3名獲獎人的研究則圍繞丙型肝炎病毒(HCV)展開。其中,海德堡大學的 Ralf F.M. Bartenschlager 和洛克菲勒大學的 Charles M. Rice,建立了一套運用體外培養人源肝細胞研究丙型肝炎病毒複製的系統。第三位獲獎人是來自生物製藥界的 Michael J. Sofia(原來在Pharmasset製藥公司,現供職於 Arbutus Biopharma 生物製藥公司),研發出第一個有效、無毒丙肝治療藥物——丙型肝炎病毒複製酶抑制劑——索非布韋(sofosbuvir /Sovaldi),該葯於2013年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該藥物之發現,為後來研發現在行之有效的丙肝複合藥物治療奠定了基礎,使病人免受傳統治療藥物——干擾素和病毒唑的毒性之苦。其中由 Gilead Sciences 公司研發,第一個獲批的複合藥物—— Harvoni,就採用 sofosbuvir 與 lepidasvir 聯合用藥,為丙肝治療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此項開創性的研究工作,拯救了無數遭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苦的患者生命,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可謂功德無量——當然,製藥公司因此賺得捧滿缽滿,也是必然有的!


特殊貢獻獎


今年特殊貢獻獎有一人獲獎,獲獎者是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 Bruce M. Alberts。今年該獎項雖只 Bruce M. Alberts 獲此殊榮,但此人在長達55年的科研生涯之中,對科學界之貢獻大致有三,可謂身負「三重武功」,著實了得。 其一,在 DNA 複製和蛋白質化學研究領域做出重大發現;其二,對國家或國際科學機構富有智慧和遠見卓識之領導,當中包括其1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生涯;其三,對加強和提高自然科學和數學教育事業所投入的巨大熱情和作出的重要貢獻,其中值得稱道者,乃是他與另外5位科學家一起,共同撰寫了一部最具影響力的生物教科書——《細胞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自1984年第一版問世,該書2015年已出到第6版,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11種文字,所講知識之準確,敘述邏輯之連貫,實為其他同類教科書之典範;且書中圖文並茂,可讀性強,為世人推崇,在世界各國學生和科研人員中廣為流傳。該書 2015年第6版雖有7位作者,但書成之後,讀來風格統一,儼然出自一人之手——這無疑是得益於 Bruce M. Alberts 所開的好頭!


因此種種,今年拉斯克各個獎項之頒發,真可謂實至名歸,未知諾貝爾各獎項陸續又將花落誰家?——遙想當年,先賢輩出,群雄並起,令我輩神往;而弗朗西斯?培根所作之三聯畫,亦是愈久彌珍,誠不予欺也!


譯者註:本文譯自拉斯克獎評獎委員會主席 Joseph L. Goldstein 發表於9月22日《細胞》雜誌上的評論性文章。行文為適應漢語讀者,略做增改編譯。原文參見: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6)31137-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先生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獨一無二的數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頒給什麼人的?
理論物理學也能用來攻克癌症轉移難題?
愛飆車的非典型女科學家黃超蘭:像玩車一樣玩質譜
諾貝爾獎不為人知的一面:爭吵、抨擊與科學

TAG:賽先生 |

您可能感興趣

三人談:麻醉與腦科學
三國演義里死於意外的八大武將,五虎大將佔三人
韓國人評選的東亞六大武將:中國三人入選,兩人姓韓
三人搶位置兩人爭球權,一原因或讓林書豪競爭最佳第六人?
第八屆華語科幻星雲獎影三人蔘賽作品《時空懲戒》推薦
李業甫教授當選「國醫大師」 為安徽獲此殊榮第三人
一代鐵血帝王皇太極娶大玉兒姑侄三人,為何只獨寵海蘭珠一人
男籃五大最強三人組:阿聯郭少周琦領銜 一隊或可沖奧運最佳戰績
華夏歷史最長壽的三人,其中兩人兩百多歲堪稱活神仙
韓國評選古代亞洲五大名將:中國三人入選,其中有一人姓韓
「一夫二妻」TT邀請前女友參加卡戴珊真人秀,三人生活其樂融融
三國諸葛一族,兄弟三人分居三國,竟只有諸葛京一根,令人唏噓!
水滸遼國五大將領,三人能敵八虎騎,二人堪比五虎將
NBA6大主帥:四人最佳教練,三人拿過總冠軍,一人堪稱骨灰級
美國加州小學槍擊案三人喪生 槍手與被殺女教師為夫妻
澳洲煙草業大亨生活奢華,妻子女友「三人行」
二戰德國元帥命運:被判絞刑寥寥,隆美爾等三人自殺
中烏之戰三人堪稱最失意國腳,其中兩人或遭里皮棄用!
二戰德國元帥命運:被判絞刑寥寥,隆美爾等三人自殺,老死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