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馬克思從小教導我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影響生產力,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是生產力發展;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也是生產力發展……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人類世界裡最後的列車


因為天冷的緣故,最近看了部不算太老的科幻電影《雪國列車》,活脫就是一個政治寓言。電影說的是人類為了對抗溫室效應發射了某種物質,造成了全球大冰封,只剩一列列車載著最後的人類繞著地球一圈圈狂奔。這個諾亞方舟遠沒有傳說中美好,頭等車廂酒池肉林,末等車廂饑寒交迫。底層人民也是見過世面的,當然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於是每隔幾年就會造反一次。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最後起義領袖深入引擎間,見到了火車的主人。主人這才說,你們 Too Young,Too Naive,我們的火車就是個生態系統,所有這些都是算計好的,調節人口啊,造反啊,只是我們微小工作的一部分。但你領導的革命規模超過我們預計啊,很好很好,我也老了,這把交椅就給你做了。主角頓時目瞪口呆,頓悟列車既是諾亞方舟,也是萬惡源泉。最後的混亂中,一群人七手八腳把火車炸了。最後的鏡頭是列車剩下一少女一小孩哆哆嗦嗦走出車廂,只看到白茫茫的大地上一隻北極熊咧嘴旁觀,面對不可知的命運。


作為反烏托邦電影,影片自然大大描述了一番上層驕奢淫逸下層生不如死,渲染反抗的必然性。作為現代人,造反是必然的;但作為一個社會人,那可未必。現代人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教育,自然路見不平一聲吼。但如果是古代人,或是低種姓的印度人之類,那確實是 「老子英雄兒好漢」,有人天生比別人更平等。


馬克思從小教導我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影響生產力,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是生產力發展;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也是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為什麼牛逼,就是因為它發展了才有冗餘資源供給給其他人,慢慢解放下層階級,才能落實平等博愛,人類大同。電影中那些幹活的童工讓現代人看了大為震驚,直呼殘忍,但在18~9世紀的英國造船業司空見慣,專門讓童工往最狹窄的地方鑽。原因無他,成人和機器都鑽不進,只有小孩行。電影里那些不生產的下層人只能吃蟑螂膏,在不少古人眼裡,就是天經地義的。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車廂里的童工是影片最後的轉折點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歷史上的童工

現在工人女兒也可以輕鬆地學以前貴族千金才能學得鋼琴,咬咬牙,也可以買買香奈兒,很多地攤貨第一眼看上去和名牌也沒啥區別。人類社會比以前平等了很多,以後是不是會繼續平等下去,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答案也許會未必的。


《銀翼殺手》和遊戲《殺出重圍》就給了我們兩個不同案例。《銀翼殺手》里人類已經進入了太空時代,為了做苦活臟活,特意發明了複製人,主要任務就是在太空里干苦力。他們吃得苦中苦,一生人下人,偷偷跑回來就會被警察追殺。人類就生生給自己造了個豬狗不如的奴隸階層。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銀翼殺手》遊戲版依然是新舊人類相愛相殺


至於《殺出重圍》,則是人類進入了身體改造的時代,不僅能長命百歲,還可以飛檐走壁百步穿牆。但改造不是人人都改的起的,改到牙齒的上等人比上海的房價都貴,於是普通人突然發現人生不平等了,感慨著 「階級固化了啊」,紛紛走上街進行抗議,無奈反動派武裝到了牙齒,只好被老老實實按到地上挨揍。


《銀翼殺手》是人類強大後造了個玩物任自己擺布,《殺出重圍》則是在革命性技術尚未普及時社會的天枰又一次翻覆,形成了新的貴族階級。《銀翼殺手》受困於人們的偏見,《殺出重圍》則是社會資源無法平衡。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殺出重圍3》主打概念就是新時代的伊卡洛斯


同樣社會不平等,哪個更穩定些?當然是《殺出重圍》,因為《銀翼殺手》中社會資源十分充沛,就算利益階層不肯再分配,也不免元氣外泄,最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殺出重圍》中,改造技術確實是只有少數人才能獲得的尖端科技,身體一旦強化,就像騎士叔叔面對農奴伯伯,具有碾壓性優勢。


《生化奇兵:無限》的背景,位於一座富麗堂皇,秉承白人至上主義的天空之城,白人為王,有色人種只能為仆。就物質而言,有色人種物質生活並不差 —— 製作人 Ken Levine 大筆一揮就把貧民窟的爛污砍了,因為在這作天堂之城裡,窮人也不會被允許住在搖搖欲墜的房子里。但社會矛盾的根源在於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城市有足夠的生產力可供匹配,一旦有色人種有機會握住槍杆子,我們就會見到許多以血報血,以牙還牙的慘劇。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有色人種團結起來


當然,重歸不平等社會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重新把自己炸成一片白地。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社會史重演,還能看到許多關公戰秦瓊的鬧劇。《輻射》里就有許多範例,廢土上的人們在重建文明時,採用了千奇百怪的政治制度。在《輻射2》中,有寡頭壟斷的黑幫之城,以及古羅馬式的奴隸制共和國;到了《輻射:維加斯》,採用現代民主制的新加州共和國與古羅馬制度的凱撒軍團乾脆就在胡佛大壩決戰。在《輻射》的背景中,許多避難所本身就是社會試驗,它們設計就是用來挑起矛盾,本文特意選取幾條恭錄於下:


Vault 15 —— 它是第一個被建成的避難所,也是唯一可靠、安全並堪稱完美的避難所。15號避難所預期封閉50年,被塞入了大量超過設計總人口數目的居民,而且這些居民的文化與意識形態之間存在著極端劇烈的衝突。


Vault 19 —— 居民被人為劃分為兩種不同的色彩 —— 紅色與藍色。他們之間採取物理隔離的形式,使用不同的鑰匙開啟大門,走不同的動線,彼此接觸十分有限。它的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模擬測試種族主義,或政治立場對立。


Vault 21 —— 這裡的規則是人人平等,採用完全對稱布局,一切衝突和問題靠賭博來解決。倚賴運氣來解決問題,創造了無政府狀態的完美現實:在一個社會中人人真正平等,沒人能比其他人能有更多的優勢。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2000年後的古羅馬軍團與新共和國戰士


《輻射》整個系列都充斥著這類腹黑故事,雖然避難所集舊世界精華於一身,但是,「大家都知道避難所並不能拯救任何人」。在這些社會因為不斷內訌總會走向崩潰。那麼有什麼辦法即保持矛盾又能讓社會變的團結?也許一大批外敵可以。


二戰爆發前,英國面臨著嚴重的階級分裂問題,除了大資產階級和貴族,中下層工黨和支持蘇聯的工人黨也鬧得不可開交。但等德國炸彈一落地,內部矛盾就煙消雲散了。先是皇室發表紀錄片:銀盆子從牛肉改裝午餐肉了;等炸彈落地之後,倫敦東區的工人階級突然發現西區的交際花和大老闆也都只能鑽防空洞了。德國人的炸彈大大撫平了工人階級原先的不滿,等到德國佬誤炸英國王宮時,工人階級和貴族們一起憤怒了,踴躍參軍,對抗外敵。


在《文明》這樣的遊戲里,在我被鄰國痛揍時,即沒見百姓對我提升好感的,也不會提高勞動力,圖存救亡。不過在其他遊戲中,我們也許可以找到些許蛛絲馬跡。《抵抗3》最早的預告中,主角跌跌撞撞爬進一列列車,被另一群難民接納。火車駛過原野,難覓人蹤,魅影橫行。原來前作的外星人早已佔領北美大地,人類只有團結剩下的力量做拚死一搏。


《抵抗3》真人預告片


《抵抗3》的預告只不過是背景介紹,沒想到最近有人製作了類似世界觀的遊戲,它就是《最後一站》。和《抵抗》一樣,這款遊戲中人類大量變異,人類文明的範圍不斷縮減,終於到了最後的時刻。主角作為一列火車司機,需要運輸人類最後的希望,一路上也可以搭救倖存者。為了養活這麼多嘴巴,玩家除了殺死變異人,還要在路上搜刮各種飲食與醫療包來救助傷者,回報除了能提升一些屬性,就是各種無盡的嘮叨。就算主角厚此薄彼,乘客也不會說一個不字,畢竟漫天明晃晃的異型威脅更直觀一些。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雪國列車》與《最後一站》的海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威脅不同


和《雪國列車》一樣,《最後一站》的故事十分絕望,區別是前者充斥著被壓迫者的吶喊,後者則是人類文明最後的抱團取暖。我很好奇,如果《雪國列車》的作者也像《最後一站》一樣,去掉不斷被質疑的冰天雪地,換以更直接的外敵,故事會變成什麼樣子。


沒想到玩個遊戲也這麼苦大仇深,關機,睡覺!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玩遊戲的時候我總在思考階級鬥爭的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VICE 賴床簡報:運動腕錶式心率監測器並不能顯示出你真實的心率
這個鏡子裝置和你面面相覷
我在男更衣室里惶恐不安,因為我的內心深處是個女孩
VICE 賴床簡報:對不起,你們喜愛的青蛙佩佩是一種 「種族主義仇恨符號」
VICE 賴床簡報:科學證明,成年後還長青春痘是長壽的標誌

TAG:vice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在跑步的時候,我們在思考什麼?
當我在評論朋友圈的時候,我在思考什麼?
在廣闊無垠的時空里,像質子一樣思考
選擇海南的背後 九洲競技有著這樣的思考
二戰戰場的一具屍體讓人膽顫,如今引發了人性的思考
神奇的宇宙,地球竟然有動物能在思考和創新上與我們人類競爭?
教練大會 後的一些思考
在人生的旅途中,這些觀點值得你思考
從紙質雜誌的衰落,思考轉型的時機
1.雖然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這些事人類必須認真思考
好科幻!這就是人類大腦思考時的樣子
外星人有怎樣的思考?科學家做的實驗顛覆我們的思維
你需要超越時間的思考
這個時代不缺爭論,而缺思考
一隻有心事思考人生的喵,發現這樣坐不舒服還是靠牆癱著吧
愛思考,又不沉迷電子遊戲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
世界上最奇怪,卻引人入勝的旅遊項目,說不定會給你一些思考
一個不讓跑者思考人生的比賽不是一個好總的賽事總監——金華山賽紀
睡前思考的一段話